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论文_王树国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论文_王树国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教育局教研室 655500

摘要:学科教育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为此,学科教师在实施课程教育时,应该思考怎样将生活现象纳入到知识教育中,让学生在理解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对生活发展进行探索,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该积极改变之前固定化的教育思维,引导初中学生从全新视野探索作文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本文主要是从生活源泉的角度进行思考,探讨语文教师强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生活源泉;写作能力

前言:受到传统作文教学思维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作文写作内容时,主要是设定一个或者是两个主题,让学生依照写作要求写一篇文章。在收取作文之后,语文教师对作文进行评分,很少提出改进措施。这样不能让学生理解自己在作文创作中呈现的优缺点,不能让学生实现写作思维的拓展,制约课程的成效性。生活可以给初中生更多的创作素材,也能加深学生对主题创作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从生活角度创新作文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语文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对生活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增加学生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高水准的作文创作,就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各种事物,增加对生活事物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所蕴含的知识点启发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1]。例如在开展“济南的春天”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对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之后,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济南春天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本地春天又具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春天的特点,并记录春天一些鲜明的事物,然后让学生依照自己对春天的观察写一篇关于春天现象的作文,作文体裁和题目不限定,需要学生在作文创作中阐述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情感态度。教师在学生提交作文之后,需要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评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对本次作文写作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作文创作中所呈现的特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逐渐提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整体能力。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周边的景色和一些行业人员的特征,这样能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在进行相关作文创作的时候,初中生脑海中就会形成自己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作文创作空白的问题,以此逐渐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语文教师应该指导中学生感悟生活,积极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思考

语文教师要想让生活走入作文创作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事物进行分析和观察,也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深层面的感悟,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相应的学科能力,具备当前社会发展对学生成长所提出的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一些技巧,或者是运用优美的语言组织语句,更是让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对生活以及社会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和感悟,着重对自然以及社会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说,环境保护是全球发展的主题,初中生需要具备环保的意识,也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对环境进行保护的习惯[2]。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环境保护作为创作主题,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哪些行为可以保护环境。之后指导学生在观察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文章创作,并在文章中阐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考。语文教师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对学生体现的环保意识进行点评,引发学生对环保与自身成长之间的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一次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增加对环境保护和自我成长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层面的学科素养。

三、语文教师要指引初中生在生活中累积写作素材与语言

生活发展是人们应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体现出人们的行为与处世态度。同时,对生活进行思考和关注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也能增加人们对社会演变的理解。语文教师要将生活源泉纳入到作文教学中,改变初中生创作能力差的问题,需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累积写作素材和语言。

首先,语文教师在对初中生讲解教材内容的时候,需要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优美语言和写作方法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思路。人教版所节选的文章内容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文字应用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不同的文章体现出不同的写作内涵,所采用的写作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区别。语文教师引导初中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则可以汇总教材上所呈现的写作思路,打开初中生进行作文创作的视野和空间。

其次,语文教师需组织初中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名著或者是教育期刊。通过对文学名著进行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的知识储备量,也能引导学生感受名著创作的特点,将一些具有警示或者是行为指导的语句摘录下来,在作文创作中适当地引入这些语言则可以提升作文写作的质量。通过阅读也能让学生实现文学知识的累积,了解一些历史与名著中的人物,利于学生开展高水准的作文创作[3]。同时,通过对教育期刊进行阅读,可以分析当前中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中所呈现的水平,找寻自身在作文写作中所存在的缺点。这样可以激励初中生形成创新写作的思维,让作文教学更加鲜活。

结论: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师实施课程教育的主要部分,也能通过作文教学掌握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分析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保障作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形成较高的探索兴趣。但是,受到传统作文教学思维的影响,语文教师未能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科学培养,学生经常会出现空洞的写作问题。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将“生活源泉” 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累积生活经验,从生活角度进行创作,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旭朝.掌握作文教学真谛,感悟真实人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35):134-135.

[2]刘春华.真实生活,真实作文——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真情实感”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84.

[3]马鸣芳.引生活源泉 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3):12-13.

论文作者:王树国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论文_王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