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术语与“科举”概念体系_秀才论文

科举术语与“科举”概念体系_秀才论文

科举术语与“科举学”的概念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举论文,术语论文,概念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9;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0)04-0084-06

“世纪转换之际,科举考试史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它预示着一门新兴的学科‘科举学’正在形成。”[1](P7)作为一门正在形成和完善的专学,“科举学”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而其研究对象又具有重要性、广博性和现实性,因此其研究规模日渐扩大,形成气候。除此以外,“科举学”之所以能够成立,还取决于它拥有特定的概念术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科所下的定义,形成专业术语和词汇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重要标志之一。“科举学”虽然是以科举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或学问,并非严格意义的学科而只是类似于敦煌学、红学一类传统学科所称的“学”,但在中国各种专学中,可能“科举学”具有最多的专有名词。[2]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形成了成千上万个科举术语和词汇,这些科举术语加上现代人在科举研究中概括出的一些词语和概念,构成了“科举学”庞大而专门的概念体系。本文着重探讨作为“科举学”概念体系中主体部分的古代科举术语,从中可以看出“科举学”是一门内容广博的独特的专学。

科举是中国古代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制度,它曾长期左右着士人的命运和文风时尚。1300年间,传统中国官僚政治、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皆以科场为中心得以维系和共生,科场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场域。由于科举制度复杂精细,系统庞大严密,而且影响广泛深刻,历时漫长久远,因此形成了许多专门术语和相关词汇。这些科举专门词语既不属于官制名称,也不属于学校教育或其他哪一类制度的范畴,而是一个大的独立的“另类”。所以《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须将科举词汇独立类别,《教育大辞典》等学科辞典也不得不列出“科举”的专门栏目。

大体而言,科举术语可以分为科目名称、科第名位、贡院规制、考试内容、科第习俗等几个大类。

科目的兴废消长是“科举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是科举制度本身的变动,而且往往反映出政府取士政策的调整和社会风尚的变化,甚至关系到一代文学与经术的矛盾互动。科目又可分为常科、制科、武科三类,唐代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五经科、四经科、三礼科、三传科、学究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道科、开元礼科、一史科、三史科、童子科等16个。宋代以后新设有九经科、开宝通礼科、春秋科、新明法科、律科、经童科……德行明经科等,这些科目聚散离合,最后归并为德行明经科一科,因所取最高科名为进士,故通常仍称进士科。不定期招考的制科在唐代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详明政术可以理人、洞识韬略堪任将帅、经学优深可为人师、辞殚文律、文词雅丽、下笔成章、武艺超绝、儒学博通、才高位下、志烈秋霜、文史兼优……计120余科。此外还有兼具制科与铨选性质的考试科目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等,加上宋代的制科和词科、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以及古代韩国(朝鲜)、越南、日本科举所演变出的各国科目名称,此类科举术语约有300个左右。科目名称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科举术语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类别之一。

与科目名称密切相关的是科第名称或科第名位,简称科名,即秀才、举人、进士一类科举头衔。唐宋时期明经、进士登科或称明经及第、进士及第,或直接称为明经、进士。到明清时期科举定为童生试(包括县试、府州试、科试等)、乡试、会试、殿试4级之后,便形成了生员(俗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等固定的科名。每一级科名又有相关的称呼,如进士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称状头、榜头、榜首、殿元、龙首、元魁等,第二、三名称为榜眼、探花,与状元合称鼎甲或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与其他名列前18名者都称为会魁。从唐至清又有乡贡进士、国子监进士、成均进士、太常进士、前进士、诗赋进士、经义进士、策论进士、律科进士、女真进士、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等固定称呼。除部分进士考选为翰林(又称点翰林)外,进士是最高的科名,因此一些较低层次的科名要搭上进士之名作为美称,如岁贡又别称为“岁进士”,举人则称为“乡进士”。举人也有孝廉、乙科、乙榜、一榜、一命、一第、乡荐、乡选、乡举等别称,举人头名为解元,前五名为经魁或五魁,至今各地酒令都还用五经魁、五魁手的叫法。又秀才头名称案首。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第名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位,其学位性质在清末学制建立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按高等学堂和大学堂专业分类,分别奖给毕业生农科举人、工科举人、商科举人、师范科举人、文科进士、法科进士等名号,而且还是在学堂毕业文凭之外奖授的。[3]严复便是在多次乡试未中后以经济特科登第,并于宣统元年(1909年)受赐为“文科进士”。

贡院又称贡士院,或称贡闱、贡场、棘闱、棘院等,是专为科举考试而修筑的考场。唐五代的贡院规制较为简单,宋代则不仅省试有贡院,而且各州郡也建立了专门的贡院。到明清两代,贡院形制已经规范化、制度化,京师和各省贡院严整划一,壁垒森严。由于科名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无数士子参加激烈的科场角逐,舞弊方法好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科场条规和贡院防弊则力图做到密不透风、滴水不漏,二者不断在进行“魔”与“道”的智力搏斗。贡院规制则处处显示出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具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体现出维护考场纪律的精巧匠心。从棘墙、龙门、进题公馆、点名厅、明远楼到外帘区的至公堂、弥封所、誊录所、收掌房、监试厅,再到内帘区的聚奎堂、会经堂、经房,以及住在其中的主考官、副考试官、同考官(十八房)、誊录、对读等人员,均为全国各地统一的名称。而贡院中的主体——文场区排列着成千上万间的号舍,即每位考生一间的小考室,其形制整齐划一,仅与号舍相关的词汇便有号巷、号板、号灯、号门、号瓦、号军、坐号、乱号,等等。明清贡院建筑布局谨严有序,在京城中贡院是规模仅次于皇城(故宫)的建筑群,而在各省会城市中贡院则是最大的建筑群,成为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贡院形制是总结几百年科举考试经验和教训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经验的结晶。唐宋以后多数政治家都是通过贡院走上历史舞台的。号舍是明清时期许多名臣政治生涯的出发点,号板则可视为他们踏入仕途的起跳板。作为命题、考试、评卷实际运作的场所,贡院及其规制包含了大量科举专门术语。

考试内容指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和应试文体,即古代朝鲜科举所说的“科文”。唐宋科举考试的题型和文体有对策、帖经、墨义、口问、试帖诗、律赋、议论、判、箴、铭、表、诰等。明清时主要考制义,即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的来源不同,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每篇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其题型又分为大题、小题、连章题、全章题、一节题、一句题、半句题、数句题等。八股文年复一年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为防止考生互相蹈袭,不得不避熟就生,深求隐僻之题,于是便出现了截上题、截下题、截上下题、承上题、冒下题、承上冒下题、半面题、上全下偏题、上偏下全题、上下俱偏题。还有一类割裂经文所出的截搭题,其中又分为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等等。做八股文又称“举业”,八股专家称为“举业家”,仅关于八股文就有上百个术语。而从汉至清一以贯之的策问考试,也有一系列专门词汇,如射策、对策、方略策、时务策等,唐代以后甚至长期盛行着一门“策学”。

科第习俗指围绕科举所形成的一些相关习俗,其中有些是已经制度化的习俗。科第习俗也衍生出大量的专门称谓,如座主、座师、门生、同年、谢恩、期集、通榜、公荐、省卷、公卷、行卷、温卷等。欢送报考或庆祝科举及第所举行的宴会,前后就出现过鹿鸣宴、曲江宴、闻喜宴、恩荣宴、琼林宴、会武宴、鹰扬宴等。而放榜后相关习俗词汇如喜报或捷报、跑报、头报、二报等还有许多。另外,考试机构、考官称谓、考试场次等等也有不少专门术语。限于篇幅,不再详举。

美国学者贾志扬(John W.Chaffee)在《宋代科举》一书中列有“考试术语”专节讨论科举词汇问题,他认为宋代科举制度最引人兴趣的特征之一是往往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来代替比较枯燥乏味的制度术语。这些词汇有时强调的是古代的先例和皇帝在选举中的作用,如科举本身往往被称为“大比”,“乡贡”或“贡士”是指在贡院中选拔的“举人”。在另一些场合中,通俗的术语强调的是成功的光荣:殿试第一名“状元”,有时称为“大魁”或“龙首”;列出及第者姓名的“榜”,有时也称为“桂籍”。这些可以容易地增多的语言创造的例子,是科举在宋代精英社会中具有文化上的重要意义的证明。[4](P157)李弘祺在研究《宋会要·选举类》和《文献通考·选举考》中的有关考试的条目、词汇后感叹说,“宋人关于考试的概念是多么广泛和复杂”。[5](P246-248)实际上,到明清两代,除了科目名称减少以外,其他各类科举术语比宋代还要繁杂许多。这些庞杂的科举术语和相关词汇,构成了“科举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

现代人对大多数科举术语和词汇已很陌生,但这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术语在科举时代却是绝大多数读书人都耳熟能详、了然于胸的。这就像八股文,已没有多少现代人能够读懂,而在当时写八股文却是每一位读书应举者的基本功。相对中国古代其他制度而言,科举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十分突出的。围绕着科场这一中心,一千多年间不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这些科举术语便被不同年代的千百万读书人所重复使用,其中相当部分成为科举时代家喻户晓的词汇,超出科举的范围而广泛流行于社会,有的至今还有生命力,如状元、秀才、发榜、落第、八股、密封、科目等词语还常为人们所使用。

数量众多的科举术语和词汇的释义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字学研究就是相当专门的学问。由于科举历史悠久,某些科目名称在逐渐演变、分化和组合,一些术语的内涵发生变迁,一些概念的含义前后有所不同,相当复杂。例如隋代的“秀才”与明清的“秀才”含义不一样,“贡举”、“科举”、“科目”等名称之内涵前后也有所变化,若不加细究,便很容易发生错误。如现代常有人闹不清楚秀才名目的演变,对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苏轼《潮州韩文公庙堂碑》分别称同一人(赵德)为秀才和进士感到困惑。只有将秀才一词内涵的演进弄清,才能读懂许多相关文献。[6]今天学术界对科举起源问题聚讼纷纭,歧异颇大,也与对“科举”一词的定义看法不同有关。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理清大量科举术语和相关词汇的含义和发展脉络。

为了系统整理科举术语和概念并给研究者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或出版社计划编纂出版专门的科举辞典。按照专门辞典的编写通例,《科举大辞典》或《中国科举辞典》就不仅收录科举制度术语,还应包括重要的科举事件如科场案、重要的科举人物如状元和著名考官、重要的科举文献如登科记和题名录之类,以及科举典故和特殊科榜名称等等,从这几方面来看,“科举学”实在是一门研究内容极为广博的专学。

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历史上,科场风云变化多端,风波迭起,发生过一系列科举事件和科场案。由于“朝廷设文学之科,以求髦俊,台阁清选,莫不由兹”[7](P1382),科举不仅关系到士人的身家命运和家庭的兴衰荣辱,而且与朝廷中政治势力的升沉消长休戚相关,因此科名既是士子个人竭尽全力追求的对象,也是不同利益集团关注和竞争的目标。参加科举考试被举子视为“文战”,科场有如个人文化素养和智力水平较量的战场,有时也是政治集团和派别进行政治角力的场域。历史上发生的6次有关科举存废利弊之争,宋明两代的科举南北地域之争,便反映出各种派别的矛盾和斗争。而历代皆有、清代最烈处罚也最重的科场案,更是科举事件的典型例子。一系列的科举争论或科举事件往往都伴随着制度的改革变动,与之相关也产生了不少科举词汇。

状元为“人中之龙”和“一科之长”,在科举时代具有无尚的荣耀,宋代状元登第仪式风光无比,甚至有领兵数十万恢复幽州、蓟州,班师凯旋都不可与状元相比的说法。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和代表,民间不少人将科举直接理解为“考状元”。如果编科举辞典,自然应该收有状元,其数量仅文状元就有700余人,过去也已出版过《中国状元词典》。状元收了,那么榜眼、探花、会元呢?这也是科举时代非常难得的科名,其中仅清代就出过王鸣盛、赵翼、俞大猷、冯桂芬、张之洞等著名人物。还有解元呢?每三年全省才出一名,也相当难能可贵,但若收录的话明清两代多数省份都各有200余名解元。如果扩大到进士,即使是从10万名进士中挑选出最著名的一小部分,也有数千人之多,因为当时多数文学家是进士出身,其他如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等大教育家,从包拯到海瑞一类著名清官,从文天祥、于谦到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皆为进士出身者。仅列一流进士人物,便是一份十分壮观的名单。另外,皇帝是殿试的名义主考官,而且不少皇帝确也亲自出题和阅卷,并决定历次科举改革,算不算科举相关人物?如果不算也罢,但像白居易、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一类大臣学者,自己是进士出身,又当过中央一级考试的主考官,还提出过不少改革科举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总不应排除在外,而林则徐等人也主持过多个省份的乡试并有所改革,对这些著名人物确实是不易取舍的。“凡国之大柄,莫先择士。”[8](P3431)科举取才是国家大事,主持科举的考官职责重大,故唐代有“礼部侍郎重于宰相”的说法。[9](P5153)因此,对与科举密切相关的科举人物完全不录不行,收录的话则科举辞典人物部分几乎就等于中国古代名人大辞典。

科举文献是指科举制度及其相关内容的文字记录,它的外延非常大,包括考试教材、科目、试卷内容、格式、阅卷方法、规程、朝廷贡举律令、诏书、登科录、科举题名录、各地方志中的选举志等。[10]有的论者认为科举文献还包括登科的人物、科场事项以及为指导应付考试的有关程文、墨卷、拟题、选本、房稿、时文、类书等。[11]在浩如烟海的科举文献中,登科记、题名录、登科录、同年齿录、同年小录、科第录、科齿录、科名录、闱墨、朱卷等是核心文献,这些专门名词本身就是丰富的科举词汇中的一个类别,而登科录、进士录、朱卷等是当时官方编印的载有及第者三代或五代以上祖先的文献,其史料价值早已为海内外史学界所公认。20世纪60年代,何炳棣在美国根据明清各科进士题名录所载数万名进士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率作过详细的实证研究,曾引起西方社会史学界的惊叹。最近也有学者通过朱卷的准确记载来考证发现一些人物悬而未决的籍贯和生年问题。[12]由于科举与士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多数著名人物都经历过科举生涯,且中举及第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落第而归也是一生中痛苦而深刻的记忆,因此隋唐以后多数史志、文集、笔记、小说等都曾言及科举。中国有关科举的文献几乎可以说是广阔无边的,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穷尽所有与科举相关的资料。当然,专门的科举辞典只能选录部分登科录和古代主要的科举研究著作等核心科举文献。

成语典故为数众多也是科举术语包罗宏富的一个方面。科举制的长期实行形成了许多成语典故和谣谚,如金榜题名、名落孙山、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连中三元、沆瀣一气、英雄入彀、千佛名经、淡墨书榜、朱衣点头、破天荒、金举人银进士、秀才封肩举人封脚、秀才无假客无真,等等。科举故事逸闻是如此之多,以至现今有《科举故事百则》、《中国古代科举百态》、《科举奇闻》、《中华状元奇闻大观》之类的书籍出版。历代科榜不仅有春榜、秋榜、杏榜、桂榜、甲榜、乙榜、右榜、左榜等专门名词,而且还因各榜录取人物的特殊性出现过龙虎榜、五老榜、相骂榜、橘皮榜、南北榜、春夏榜等特殊榜名,朝鲜历史上也有“粉红榜”等类似情形,并称文科举榜名为“龙榜”、武举榜为“虎榜”。这些都是科举词典应收录的条目内容,也是科举术语和词汇的组成部分。

除了科举时代逐渐形成的术语词汇之外,20世纪现代人在科举研究中还发展概括出一些词语和概念,如科举时代、科举教育、科举社会、科第社会、科举文化、科举文学、科举文献、科举人物、科举生涯、科举生活、场屋生涯、科举传统、科举心理、科举习俗、科举学位、科举人口、科举地理、科第世家、正统科举、旁系科举、洪宪科举、科举学,等等。因为科举在一千多年中影响无所不在,所以许多事物和文化现象冠上科举二字都有特定的内涵而可以明白。如科举地理指的是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牵涉到全国各地的科名多寡和文风升降;科举人口指参加科举的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成份复杂、社会参与广泛的知识阶层[13];科举时代、科举文化等概念是被许多著名学者所使用的词语;欧美学者经常使用科举生涯这一概念来形容古代千百万官员、文人的共同经历;科举社会一词甚至可以用来形容当代重视考试的社会,1947年,费孝通针对美国父母很看重儿女的考试分数的情况,就曾说“美国真是个十足的科举社会”[14](P172),等等。这些新发展的词汇并非将科举与其他词汇生拉硬扯在一起故意拼凑,而是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概念。

这样,“科举家”中的术语和概念主体部分为长期流传下来并约定俗成的,还有一些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种种表象,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和比较后,抽象概括出来的。这些组成“科举学”的概念术语,虽数量巨大,达到数千个甚至上万个,但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彼此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从而形成了一门学科所必要的概念体系。[15]“科举学”庞大而专门的概念体系带有某种专业用语的性质,使“科举学”具有自身特定的话语系统和学术规范。它让研究者有一定的研究范式可循,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内容广博的专学得以逐步形成和确立。

收稿日期:2000-02-24

标签:;  ;  ;  

科举术语与“科举”概念体系_秀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