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反复发作麻风反应1例报告论文_孙德伦1,李明荔2,张健3

顽固性反复发作麻风反应1例报告论文_孙德伦1,李明荔2,张健3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8200

摘要:目的 探讨及时发现、规范治疗麻风反应的方法与措施,为有效防治麻风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麻风反应病例的诊治资料。结果 在治疗麻风病人时的麻风病防治专业知识,是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麻风反应的主要手段,及时足量的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和激素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结论 加强对治疗麻风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诊治水平,是减少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反应;病例;报告

我们在多年的麻风病治疗工作中,曾及时发现和处理多例麻风反应病例,多数病例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即可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在整理全县的麻风病防治资料时,发现在2010年治疗的一例麻风反应病例,按现有的治疗方案处理效果不好,前后持续3年多未得到有效控制,给患者增加过不少痛苦,我们也深感疑惑,特对该病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病历摘要

患者陆某,男,1981年生,布依族,退役军人,农民工,初中文化,家住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更哈村麻仰组。患者从2009年6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务工期间开始渐感左侧颜面部和耳垂部出现0.2—0.5mm不等大小的多个暗红色结节,不痛不痒,呈渐进性增大并伴同侧耳垂肥大,在务工地多家医院就诊,按一般性皮肤病诊治近半年没有明显疗效,在2010年1月18日因回家过年路经我省省会贵阳市,自行到贵州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就诊,被该所确诊为麻风病BL多菌型,于2010年1月20日按属地转到我中心慢病科进行规范治疗。转入时患者自诉颜面部多个暗红色结节6+月,伴左侧耳垂肥大2+月,呈渐进性加重。查见患者整个颜面部10多个大小在0.5-2cm不等边缘不清、浅感觉缺失的暗褐色斑块,双耳垂肥大,双上肢前臂内侧和右小腿外侧有多个1—5cm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斑块,边界清楚,浅感觉消失。全身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血压120/90mmHg,胸腹、外生殖器、四肢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无异常。麻风病专科检查:双眉稀疏,各斑块结节表面毳毛消失,左尺神经稍有增粗但无压痛,畸残分级检查为“0”级,双眉弓、耳垂及左下颌组织液细菌抗酸染色结果:阳性,BI =3.2。结合省级检查结果,从2010年1月20日开始正式以麻风病BL多菌型早期按WHO的联合化疗(MDT)方案MB患者(RFP+DDS+B663)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案为利福平600mg每月一次监服;氨苯砜100mg/日,自服;氯苯吩嗪300mg每月一次监服和50mg/日自服;疗程24个月。由于患者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加上曾在部队服役2年,退役后一直在广东省广州市东莞一带的某家电器厂务工,知晓一定的防病知识,对自身康复有强烈意愿,故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服从管理,完全做到定时复诊,按时复查肝肾功能和规范用药。病例记录中记载,在开始服药治疗到2011年4月的15个月中,除伴有颜面部轻度色素沉着外,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表现。首次发现异常是在2011年5月13日复诊时自诉有双上肢前端内侧有疼痛感,尚能忍受,查见颜面部明显变黑,原各个斑块呈轻微隆起,无明显异常感觉,先行观察,继续抗麻风药治疗,嘱患者随诊。期间曾要求带药外出务工,时有电话联系反馈用药情况。到2011年8月19日复诊时,发现患者右上肢前臂有多个1—2cm大小不等皮下结节,疼痛难忍,明显压痛,同侧尺神经触痛,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考 虑伴发Ⅱ型麻风反应,给予强的松60mg/日,计划1月后逐步减量,2周后复诊,右上肢多个结节消失,未发现其他部位皮损和结节,继续MDT方案加强的松治疗。2011年9月19日复诊,自诉3天前停服强的松后次日即发现四肢远端先后出现多个2—4cm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皮下硬结,触痛明显,经报请省、州级麻风病防治专家组后认为患者系麻风反应加重持续,建议加用沙利度胺400mg/天,2周后复诊,四肢多个皮下结节逐步缩小,触痛减轻,病情得到有所控制,嘱继续完成MDT方案,强的松、沙利度胺改维持剂量治疗,之后自带药物外出务工。2012年1月20日复诊,来诊时自诉,在外治疗期间颜面部和四肢远端部位时有疼痛性皮下1—2cm大小不等结节反复出现,此消彼长,特别是颜面部色素沉着明显,整个颜面和颈项部呈明显暗褐色伴散在浅黑色斑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施行的MDT方案已满24个月,先行停止MDT用药方案,嘱患者继续维持服用抗麻风反应药物,期间我们曾建议患者自行购买贵州省某药厂生产的雷公藤片服用,但感觉效果不明显,因颜面部明显的肤色改变给其在当地的各种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患者悲观情绪加重,自感在当地生活有诸多不便,故自2012年春节后即外出到广州东莞某电器厂务工至今1年多未回过原籍,期间虽与其偶有电话联系,并告知其用药和康复的相关注意事项,但从与患者的电话联系中,得知患者的麻风反应病情没有得到根本控制,颜面部和四肢皮肤疼痛性结节时有出现,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度有所降低,为此我们报请了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防专家组请求帮助,所幸省级专家组已与其务工所在地的麻风病防治部门取得联系并通报了该患者的情况,对方麻防机构专业人员也承诺将追踪和继续指导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这总算了却了我们一份不平静的心愿。

2.讨论

麻风病[1]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现有资料记载,麻风病在人类已有二千多年的流行史,算得上是个古老的传染病了。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曾一度成为引起人类畸残的一个重大疾病。在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问世之前,麻风病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对麻风病防治的深入研究,有效的抗麻风病药物相继产生,使麻风病不再是可怕的“不治之症”,而仅是一个“可防可治不可怕”的普通慢性传染病了。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麻风病高发地区之一,而贵州省确又是麻风病疫情重中又重的省份。据现有的普查资料表明,贵州省在1984年麻风疫情曾一度高达55/10万,达历史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专病防治工作,到2013年下降至0.51/10万,但仍居全国第二位,相对贵州而言,要实现消除危害目标,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防治工作中的许多技术难题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破解。个人体会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难点是制约消除麻风危害的直接因素,一是麻风病的人群易感性,二是麻风病传染途径的不确定性,三是麻风病发病过程的隐匿性,四是麻风病治疗周期的长时性,五是麻风病人对化疗药物的依从性,六是麻风病对抗麻风药的敏感性,七是麻风病治疗过程中麻风反应的难治性等等,这些复杂因素决定了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仍会面临更多的困难,本文仅就麻风病治疗中经常并发的麻风反应进行探讨。

麻风反应[2]是由于机体免疫平衡失调引起的对麻风杆菌抗原物质产生的一种急性超敏反应过程,是一种变态反应急性炎症病变,发病的过程较为复杂,根据发病的不同有不同的分型。由于目前对麻风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针对麻风反应的治疗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在治疗的实践中,对麻风反应的处理重在早期发现,及时给予规范有效的治疗,如处理方法得当,大多数麻风反应可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实现有效减轻病患者痛苦、降低畸残发生几率的目标。回顾报告的本病例,对其麻风反应的处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患者反复发病3年多,我们只认识到可能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联,一是该病人的确诊时间有拖延,发病后6个多月才得到规范的抗麻风药物治疗,失去了及早实施针对麻风病用药机会,给有效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二是我们在观察过程中有失细微之处,出现早期麻风反应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可能在3个月左右;三是实施抗麻风治疗过程中,因患者间断性在外务工,生活规律性差,致使患者在针对麻风病和麻风反应的治疗上有可能存在没有完全做到规范用药,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对于是否还存在其他制约因素导致该患者病程延长,麻风反应反复发作,在针对本病例的处置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技术方面的瑕疵,我们确实还没有认识到,切实希望能得到同道的指教,便于我们在今后的治疗实践中针对麻风病以及麻风反应能做到更有效的处置,更大限度地减少麻风病患者痛苦和畸残发生几率,促进病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1.

[2] 张学军,陆洪光,高兴华,等.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8—80.

作者简介:

1、孙德伦(1962—),男,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和慢性传染病防治工作

2、李明荔(1969—),女,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医师,主要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

3、张 健(1968—),男,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医师,主要从事慢性传染病防治工作。

论文作者:孙德伦1,李明荔2,张健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顽固性反复发作麻风反应1例报告论文_孙德伦1,李明荔2,张健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