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经济理论”_失业率论文

“新经济论”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夏天以泰铢危机为导火线引发的金融危机从东南亚蔓延至整个亚洲,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迟迟不见缓和迹象;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也随之掀起狂澜,险象迭生;日本尚未从长期停滞中恢复;欧洲正忙于协调政策以稳定“新生”欧元,同时仍被高失业率所困扰。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却是一枝独秀,其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势头至今年4月为止已连续保持了九年,道·琼斯指数连创新高, 继4月初突破万点大关后又于5月3日冲破11000点。

为解释美国这一轮创和平时期最长记录的低通胀高增长,一种“新经济论”应运而生,认为信息技术革命、企业规模缩减和经济日益全球化已使经济运行机制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借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话来说,美国以信息通讯革命为契机发生了100 年一次的大规模结构变化,由此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高生产率经济,今后不再受通胀和经济周期的困扰。

目前“新经济论”主要还是以实务家、政策制定者的演讲和会谈报导形式出现的口头理论,发表论文进行深层次分析的极其有限,所以对其具体内容和概念界定也无准确一致的意见。就笔者拙见,“新经济论”主要是由两个密切相联的论点组成的:(1)通货膨胀已经消亡, 即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已经改变,可能实现无高通胀伴随的高增长;或者换而言之,有可能在不增加通胀的情况下实现较低的失业率;(2)经济周期已不存在,即繁荣期延长而波动幅度降低。

如果这两个论点都是正确的话,那么它们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形成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美国股价从1995年初到1998年7月达150%的涨幅(年增30%)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而传统经济模式却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由于扩张性更强的货币政策将有可能不引起通胀,所以这一新论对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但笔者在对美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新经济论”所持的上述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美国经济运行遵循的仍是传统模式。目前的高增长并非真正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持续九年繁荣在美国经济史上亦非罕见的例外,欢呼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为时过早;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同时出现有其特殊成因,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框架

本文将运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对美国经济进行分析,以探讨美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否仍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等式(1):P=P[e]+α(Y/Y[,trend])来表示,P代表通胀,P[e]代表预期通胀,Y代表实际GDP,Y[,trend]则是Y的潜在值。这一等式表明,若GDP高于GDP 的长期趋势值, 即经济周期中繁荣期的Y/Y[,trend]>1,那么将出现加速通胀;若Y/Y[,trend]<1,则会引起通货紧缩。

Y[,trend]的增长由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共同决定。 劳动力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由投资水平(包括新技术的引进以及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决定。Y[,trend] 的增长对于GDP的实际增幅十分重要, 因为潜在增长率能在长期内实现而不引起加速通胀,可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速度限制。私人部门的情绪在乐观与悲观之间的波动、经济政策的变动再加上暂时性的供给变化,将使GDP增长偏离其潜在值,经济就呈周期性波动运行。 预期通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者低通胀政策的声誉,大的供求冲击则会导致通胀发生很大变化(在既定的α下),即沿着给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大幅移动。

美国潜在的GDP增长率确实提高了吗

“新经济论”认为潜在的GDP增长率已获提高, 因为信息通讯技术的革新与推广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筹集、工厂现场生产、质量管理、存货管理、流通等全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从而使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率的上升使企业利润和投资收益率提高,吸引海外资本向美国集中,进而诱发新的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投资,使生产率再次上升,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了的潜在GDP增长率表明,据等式(1), 经济的实际增长可以在无通胀压力的情况下获得提高。

但是,美国的生产率确实已经充分提高了吗?让我们来考察一下美国生产率的有关数据。为避免因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测算方法而可能产生的不当影响, 可以选用从周期的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的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与年平均生产率上升率为考察指标。

表1 实际GDP增长率(%)

期 间 增长率

1960-1974年 3.9

1974-1980年 2.9

1980-1990年 2.9

1990-1996年 2.0

1990-1997年 2.3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企画厅调查局海外调查课“关于新经济论的考察:生产率在上升吗?”,1997年9月9日。

表2 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期 间 全体制造业非制

耐用品 非耐用品

造业

1960-1974年 2.7

3.13.5 2.9 2.5

1974-1980年 1.3

2.01.6 2.2 1.0

1980-1990年 1.1

2.93.5 2.0 0.7

1990-1996年 0.9

3.04.0 1.9 0.4

1990-1997年 1.2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1可看出,美国实际GDP增长率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的3.9 %下降到70—80年代的2.9%,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2.0%左右,长期来看呈下降之势。尽管1995年以来各年GDP增长率在缓慢上升(1995年2.0%,1996年2.4%,1997年2.8%,1998年3.9%),但仍达不到70—80 年代的水平。再看表2,1990—1997年平均上升率为1.2%,也不过与80年代的1.1%大体相同,不足以说明美国生产率已大大提高。 但若仅限于制造业特别是耐用品,则1990—1996年的生产率上升率为4.0%, 确实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由此看来,美国经济从7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实际GDP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仍处于停滞状态, 所谓的“新经济论”至多只能解释制造业的有关现象。

既然不能认为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获提高,那么美国经济繁荣期是否延长了?即是不是象“新经济论”所说的美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新时代”?据美国国家经济调查局称,当前美国经济的上升之势正式开始于1991年3月。考察美国从1854 年起历次经济繁荣期持续时间的长度(假设目前的上升态势终止于1998年末),可以看出,90年代的上升势头持续的时间与80年代大致相等,但却短于60年代。自1854年以来,所有繁荣期的平均长度为37个月,二战后延长为49个月(数据来源: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US Business

CycleExpansions and Contractions,1998)。因此,从美国经济史上来看,尽管当前的经济增长确实持续了较长时间,但并不能算十分特别的黄金时代。决定GDP潜在增长率的根本因素仍是生产率和劳动力的增长, 在这些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能暂时超出潜在增幅却不引起传统型通胀,但可能并不会持续很长时期。美国还远未进入所谓的“新时代”。

图1 劳动力市场

图2 美国1982—1999年的失业率和工资上涨率

资料来源:OECD经济展望,1998年6月。

通胀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复存在了吗

我们再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来透视一下“新经济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还可以表示成等式(2):P=P[e]-β(U-U[,N]),表明通胀率与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程度之间的反向关系。若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那么通胀将加速上升;U>U[,N]则反之。因此,U[,N]是指通胀率稳定情况下的失业率水平。自然失业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包括失业救济等具体规定),所以它并不一定是个常量,甚至可把它看作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函数。如,持续较长的繁荣期与低失业率相结合将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降低U[,N]。

图1简单描述了劳动力市场的情况,GDP潜在增长率的提高会引起就业的增加。纵轴代表实际工资率,而横轴表示就业水平。D[,L] 是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对劳动力的需求,S[,L] 是劳动供给(即在既定情况下将在给定的各种实际工资水平上接受一份工作的人数)。S[,R] 是登记的劳动供给,超过S[,L] 是因为还包括正在更换工作的人以及由于激励方面的原因处于劳动力大军中但却没被雇用或不符合雇主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的人。在就业水平为L[,O]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中,登记的失业是AB, 与U[,N]相对应(L[,O]与GDP趋势的一个值相对应)。 若假设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D[,LO]将移至D[,LI],均衡就业将位于L[,I]水平, 若给定S[,I]的真实工资敏感度高于S[,R],自然失业率将降为CD。

“新经济论”还用工会影响力减弱以及由于企业规模缩减而导致的雇员对失去工作的加倍担心,来进一步阐明其通胀已经消亡的论断。这些理由按图1所示将使S[,L]向右移,并引起U[,N]的下降。同时,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大,雇佣机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就业形态也从长期雇佣向短期契约型变化,劳动者为了优先确保被雇佣,只好降低对工资上升的要求。这些都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增高,用图1来解释,就是经济在遭受冲击时, 劳动力市场会更快地重新达到平衡。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预期就业和GDP波动更小, 从而经济的周期更平缓。

但“新经济论”的上述观点并不能用美国的数据来加以证明(参见图2与图3)。尽管大势确实趋向于工资涨幅降低(特别是1992—1994年)与失业率下降,但实际上决定性因素是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按照菲利普斯曲线理论,U>U[,N]时,若通胀预期大致保持稳定,那么将准确地预见到递减的工资涨幅;图2与图3清楚地显示出,在1994—1995年,当失业率开始低于U[,N]时, 工资上涨开始加速——这些都完全符合传统模式。

图3 美国1994—1999年的菲利普斯曲线

资料来源:同图2。

图4 美国1992—1999年的消费物价和工资上涨率

资料来源:同图2。

“新经济论”关于通胀的讨论基本上集中于消费物价膨胀,与本文所用的数据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用图4 中的工资上涨率和消费物价通胀来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尽管工资上涨率在提高,物价上涨率1988年前却一直在下降。原因既在于美元的强势也在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递减。如果我们把这外部价格的影响因素也纳入考核范围,1996—1997年的价格水平就会高于图4所显示的水平。换言之, 潜在的通胀高于实际通胀。通胀率在这段时期降低并不是美国的特有现象,而是80年代初即开始的全球现象,当时遏制通胀已成了头号重任。当各国通过紧缩的经济政策成功抑制了通胀后,工业国家的低通胀政策的可信度增加,也就是说,等式(1)、(2)中的P[e]降到了一个低而且比较稳定的水平。

按OECD的说法(OECD经济展望,1998年6月), 自然失业率在美国已略有下降的事实也许可以用“新经济论”的论点(企业规模缩减,全球化等)来解释,但这或许也能用更加众所周知的因素来解释,如在繁荣期中长期失业者的失业率会降低。

经济全球化真的能大大降低物价吗

除GDP潜在增长率外, 通胀预期对于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见等式1)。在“新经济论”倡导者看来, 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将促使低通胀预期的产生。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革命固然会降低成本、扩大产量从而降低价格,但全球化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却并没有“新经济论”所宣传的那么显著。

首先,全球化是通过影响相对价格(没有外部竞争与有外部竞争的部门产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来影响物价的,而且仅在能刺激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才会降低一般物价水平(通胀)。来自生产率上升的积极作用充其量只能是一次性的效果,但从表2并不能看出这一生产率效应。 另外,由于服务产业(包括公共部门)一般只在很小程度上实现国际化,同时正逐渐占据GDP以及就业越来越大的份额, 因此全球化的贡献只能是有限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50和60年代就已出现了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并已使物价大大降低,因此,没有理由去预期90年代还会有一个划时代的物价下跌效应。

结论

上述已经论证,“新经济论”关于美国经济无通胀的论断是不正确的。当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增大(失业率低于U[,N]时), 特别低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归因于暂时和外部的冲击(美元汇率和原材料价格)。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对衡量标准问题尚存在争议。“新经济论”的倡导者认为现实比官方统计所表明的要有利一些,因为通胀和生产率分别被高估和低估了。通胀被高估是因为质量的提高很难准确衡量;生产率低估常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大了准确衡量服务部门对GDP之贡献的难度。由于关系到股价究竟是高估还是低估, 准确衡量生产率和GDP增长就很重要。如果GDP增长高于官方统计数字,则表明企业利润将增长较多,形势有利。在这种情况下,股份高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正常的。但迄今为止,并未证实相对其他而言存在着普遍的计量错误,因为信息技术对资本的贡献仍相当小,如果90年代例外的话,其计量错误较之以前应有所增加。

美国自1991年起的经济上升之势一直是平缓温和的,因为有较小和较少的经济冲击以及合理的经济政策做辅助,此外经济中较高的灵活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经济政策制订的重点从8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放在调低通胀预期上,这从较低的长期利率就可充分体现出来。可以说,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有利组合是幸运与眼光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潜在增长率并未被确证已经提高,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运行还是应该描述为“传统型”。因此,也就有充分的理由把延续至今的股价上涨看作是一种以明显高估为特征的“泡沫”,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上涨可能是由于股市盲目相信会有新的更有利的获利机会而引起的。

标签:;  ;  ;  ;  ;  ;  ;  ;  ;  ;  

论“新经济理论”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