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环境艺术特点及其绿化功能的分析论文_李芳

(江苏恒大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园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们将人文与自然景观在园林中有机融合,以建筑的形式将自己的审美追求固化下来。可以说园林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反映了园林建设者所处时代的历史环境和生活形态。

关键词:园林环境;艺术特点;绿化功能

前言

园林环境艺术,就是园林环境中蕴含的艺术美。它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人,是园林设计和创造的主导元素,但是,园林有自然特性,例如地理条件的稳定性、时空分布的不可逆转性等,决定了它的布置并不全以人的意志为向导,也决定了园林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的一大特点。

1园林环境艺术的概念、特点、分类

园林的任何一次变化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我们对园林艺术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园林设计规律的总结和把握,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按照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的角度的不同,世界上的园林大致可分为:自然园林、规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三种。

1.1自然园林

自然园林也称作不规则式园林、风景式园林、山水派园林。这类园林以自然为基础,注重自然景色的仿效和创造, 山水风景在园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方园林特别是中国园林,绝大多数属于自然园林,例如,著名的苏州园林。

1.2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是经过精心设计所造,因为它对几何等科学知识应用较多,所以这种园林又被称为几何式园林、整形式园林等。这种园林形式在西方最为常见,古希腊、罗马、埃及和巴比伦的园林,大都属于这种形式。

1.3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是指自然式和规则式的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控制全园的主要轴线或者副轴线,只有局部的建筑与景区以中轴为中心对称分布,全园没有明确的山水骨架,没有形成统一的自然格局。如果地形比较复杂,具有起伏的山谷、丘陵和洼地等地形,通过结合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方法来进行设计,就形成了混合式园林。

2我国园林环境的艺术特点分析

中国园林,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极深,在设计和造型上都侧重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看法和追求。 因此,中国园林更强调情境结合和视觉上的诗画享受。中国美学家认为,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其中,人的自然化,体现了人对环境物质文明的要求,而自然的人化,属于艺术创造层次上的精神文明建设。

鉴于此,中国园林的最大特点就是园林与环境紧密相连。创造、重现自然,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 我国的许多园林,都讲究“物我交融”的境界,希望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和诗意享受。这些园林,在性质上都可以划分进自然园林的范畴。除了追求自然美和诗意美之外,中国园林还具有以下特征:模仿自然,因地制宜进行园林建设;喜欢以山水为主来构造各种景观;造境手法高超,借景、框景、造境等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艺术风光的层次感和多样性。

苏州的狮子园是中国自然园林中的佼佼者,下面,我们就以它为例,来领略一下中国自山水园林的魅力。狮子园整个环境都弥漫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门楹对联、字画雕刻、游道廊桥、粉墙灰瓦互映成趣,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假山水景、池塘庭院处处透露着天然图画的美好。 这样的地方,可游玩、可赏析、可聚友、可隐居。身在其中,既能领会自然之美妙,又能愉悦性情。因此,说它是世外桃源和人间天堂,应该也不算为过。狮子林只是苏州园林的一个代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艺术价值的苏州园林,为何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一朵奇葩了。如图1。

3园林环境设计的绿化功能分析与实现

3.1园林环境设计的绿化功能分析

园林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演变,满足了人们绿化、美化环境的精神需求。园林的绿化功能主要有:园林艺术通过艺术的创造,美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对美、对艺术的精神需求;利用花鸟树木等自然环境,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通过环境的美化来完成对人们精神和情操的熏陶。

中国人通过园林装饰来绿化环境、装饰生活的做法,可以追溯到殷商中期,那时的园林虽说刚具雏形,但是,以山水为主的思想却已经占据了创造的主导地位,并影响了后世园林的发展。 历唐汉,至明清,园林环境设计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到了今天,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园林环境艺术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主要有: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们心理和精神的有益发展。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园林绿化中种植的大量植被和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工厂、车辆和生活运行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降低空气的污染度,改善小气候。 此外,城市的园林环境还有减少噪音,防风防火等功能。再次,在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构成的城市环境里,不同性质的园林,为人们找到了情感依托和活动交流的场所,比如植物园、动物园、烈士陵园、欢乐园等。此外,人们在花草、山石、流水交融的环境里,消遣和娱乐,有益于身心健康。 花草树木有助于优化环境,净化空气,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可以减少沙尘、清洁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3.2园林环境设计的绿化功能的实现

3.2.1以水为主

水景本身便是景观,但只有水景如若没有周边的环境相衬托,也不能完全体现水景的优势,所以在水景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水景的背景作用、纽带作用和焦点作用,借助水景的这些功能,互相烘托,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总体效果。大的水面,可以象草坪一样起到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的作用,对天空和一些景物进行倒映。如果水体是带状的曲折分布,则可以利用其蜿蜒的特点,尤如一条线一样把园林景观的各个景点进行串连,发挥其纽带的作用,使得各个分散的景观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流动的水往往是让人神往的所在,有动态、有变化、有声音,喷泉、瀑布、水帘、壁泉无不都是园林景观中的焦点所在。

3.2.2亭台楼榭为中心

在设计中,将亭台楼阁作为构图和布局的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设计围墙、隔墙,努力实现中国文人画中的艺术美景。如图2是北京的颐和园中的一景,其很好的利用的亭台楼榭与水景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园林的观赏与绿化功能。此外,我国的大多园林也都离不开的亭台楼榭的设计与应用。

3.2.3留白不空

虽然中国园林设计讲求空间和布局上的留白,但却并没有出现西方园林那种大片草地。中国园林设计师往往会采用大量栽植不规则形状的树木或花卉对草地加以点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植物的配置。可分为孤立种植与多种类种植。单个植物在园林中种植时,由于本身可以形成孤立的庇荫植物从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多种类种植是把各个种类的植物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搭配种在一起。通过各种植物的合理搭配设计营造出一种新的美丽画面,从而营造出整体美的效果。这种配置方式在很多园林建设中都经常被应用。

3.2.4堆土造山

山水庭院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主角。在园林中设计假山,一方面可以将景区进行自然划分,又可以使其成为独立景观以供观赏。

假山属于一种人造山石景观,其可以在一个不大的空间范围之内,模仿自然山体的秀美赴人更加便捷地领略自然风光。在园林工程中,假山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l)作为主景以及地形骨架。如某些自然山水园林,其地形骨架、地表起伏、道路曲折等均立足于假山而进行相关变化。(2)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国内园林重视“各景”手法的运用结合造景特色以实现对庭园的分化处理,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这一点和假山所具有的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功能密不可分。(3)点缀园林空间。在江南园林中,山石的运用较为常见。如苏州留园东部便多采用山石以发挥点缀作用。

4结语

如今,很多国家都将城市园林绿化当作最能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经济、快速、有效发展的要素,都将园林环境建设当作城市环境建设的头等大计来抓。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强化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影.园林环境艺术的特点及绿化功能[J].北京农业,2014(03)

[2]吴杰玲.园林环境艺术的特点和绿化功能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4)

[3]蔡宏信.谈园林环境艺术的特点和绿化功能[J].大众科技,2008(02)

论文作者: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园林环境艺术特点及其绿化功能的分析论文_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