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策略_教育论文

论我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策略_教育论文

论中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及其改革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学考试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时代和政治背景,是对中国传统考试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知识增长迅猛,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结果。它的发展还受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自学考试制度和自学考试教育形式的改革与发展应注意几个方面: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放在科技兴国、放在未来教育领域里,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来认识、改革和发展高等自学考试教育;要以未来教育、大教育的投资方式,对高等自学考试教育进行较大投入,并采用先进的传递手段;建立综合化的考试机构;要建立健全社会助学网络,创造更好的个人自学环境,充分发挥高等自学考试的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改革

经过15年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了巨大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约300种,全国报考生累计超过2000万,在籍考生逾600万,毕业生已达110多万;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学考试机构,已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专兼职队伍,有近300所高等学校担任主考学校。这说明建立和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实行国家考试与教育形式相结合的自学考试教育制度(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关于自学考试两种属性的规定,笔者认为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提法,能准确概括其性质),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一项伟大事业,它把千百万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极大地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和助学的积极性与中国“四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国家培养大批有用的专门人才,而且对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格局,优化教育结构,构建以未来学习社会为目标,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交流、职业变动的诸多变化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人才选育和流动等制度方面的改革将会越来越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本文试图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出发,结合国际社会发展新潮流,对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的产生及其改革发展战略目标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时代和政治背景。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创建,是经过充分酝酿准备的。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给各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1977年8月我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新时期总任务的实现,要求大力提高干部素质,逐步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指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这就要求科教与经济紧密结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培养和扶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就《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时指出:“目前重要的问题不是干部太多,而是不对路,懂得各行各业的人太少。办法就是学。一个是办学校、办训练班进行教育,一个是自学。要下苦功夫学。”他提出了办教育不囿于学校的重要思想,倡导自学。这些都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形式的建立和实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实践依据。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建立对自学者的考核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开学路和才路,是调动广大群众、干部学习积极性的重大措施。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80年5月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要对自学者进行考试。1980年6月,人民日报等相继开辟专栏,热烈开展广开学路、改革教育的讨论。总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科技与经济结合,需要人才,发展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1981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按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经过充分酝酿和调查研究后于1980年12月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这个报告对考试对象、考试方法、组织管理、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等几个主要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国务院批转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遵照执行。至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完成行政立法程序,在我国建立起来。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开才路的一项重大措施。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和体系,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说,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战线上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这项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强有力的支持。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基础的。10年动乱,使众多青年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深感知识的贫乏,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改变单一的学校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发展教育,广开学路,走穷国办大教育的道路。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中国各地不少部门和单位积极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补习班、进修班、培训班,其中就学者多达上百万人。社会上更多的人在自修大学课程。群众自学、社会办学和自学辅导,不要国家投资,不受条件限制,学习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一切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参加。这是一条宽广的求学之路,如能得到必要的扶持和引导,必将为各种专门人才的成长开辟一条重要渠道。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建立,正是顺应了这种历史潮流。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实行,是对中国传统考试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是考试的“故乡”,通过考试造就和选拔人才的历史已有3000年,科举制度也有1300余年了。其影响不论是在国内,还在国外,都是深远的。自古以来,自学是人才获得智能的重要渠道之一。经过自己的努力,古今中外自学成才者大有人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无数为后世乃至世界仰慕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大都是通过自学的途径名就天下的。成才之道不独在学校教育,自学亦是人类社会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能给学校育才和考试选才以有益的补充,并与教育和考试一样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而这种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它就为社会所利用,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们为适应改革形势,促进经济建设,并为人类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服务。增强竞争能力,更需要自学,走自学成才的道路。在今天的高等学校中,学生获得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传授。在社会上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广大青年则占绝大多数,许多有志于学习的人,只能通过自学接受教育。在继承传统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推陈出新,纳入新内容,就自然而然地适应了社会的这种客观要求。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科学知识增长迅猛、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结果。科教兴国,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新潮流,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者大多是在职在岗的成年人,处在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的实际环境中,鼓励他们自学,使人们把终身学习同继续教育联系起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有利于按需施教,按需求学。在自学考试中,坚持以自学和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有利于减少教育资源的投入,减少工学的矛盾。在这样大规模的自学考试中,自然可以帮助人们形成现代社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它可以促进职工乐于求学,锐意进取,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它可以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它可以使职工认识和理解现代大生产、现代大经济以及技术革命和职业流动的必然性和继续学习的必要性,自觉学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都赋于积极向上的活力。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及其指导下的学习,不仅能给人们提供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们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从精神到体魄上完整地塑造一个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在中国,人们的业余时间愈来愈多,各种现代化设备进入家庭,也要求人们不断掌握新的生活知识。实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为人们掌握新知识提供了可靠的机会。

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迅速发展,除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没有这种推动,也是难以想象的。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党中央早就确定了的方针”,“为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专业人才,必须大力加强干部的教育和训练工作。今后使用和提拔干部必须把学历、学习成绩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一样作为重要依据”。应该说,实现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和训练工作,是中共中央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要求,1982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出《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的通知》,并转发《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党政干部基础科的考试计划》,把干部的教育、训练工作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结合起来。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把国家“鼓励自学成才”写进相应的条款中,从而把“自学成才”作为中国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载入史册。这是进一步开展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把“鼓励自学成才”建立在更加切实的基础上。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必须贯彻改革思想,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民族素质上,放在人才的造就和选拔上,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做贡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还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和发展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充实自学考试机构,逐步扩大开考专业的范围,按照社会需要调节应考者报考专业的比例。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未经批准的学校,学生要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中专毕业证书,应按国家关于自学考试的有关规定办理”。这些,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都是有力的推动。

1988年3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对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考试经费、毕业生待遇与使用等内容,以国家最高行政立法形式作出政策规定。《条例》是对已经实行8年的自学考试制度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的颁布是开展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的基本依据。李鹏总理对自学考试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正确总结。1990年10月18日他为北京市自学考试10周年展览题词称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鼓励自学成才的检验制度是成功的。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建立这项制度不是权宜之计,要长期坚持下去”。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同时又强调“鼓励自学成才”,“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作法”。1994年6月14日李鹏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对函授教育、业余进修以及自学辅导等各种办学形式以及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都要予以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继续重申:“积极发展电视教育、业余进修和自学辅导等多种办学形式”。这些都必将给自学考试以巨大的推动力。

三、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教育是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方针,要从‘三个面向’出发,确定教育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使教育的体系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要从三个面向出发,深入改革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的质量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未来教育的观念正在替代传统教育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扩大化、综合化的发展,教育领域则出现了“大教育”的趋势。所谓大教育,不仅是指它的规模大,与大经济、大生产、大科学紧密相联,而且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即是以大经济为基础、以大科学为内容、以大生产为服务对象的,具有全面性、开放性、多样性、民主性的系统教育活动。未来教育、大教育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全社会,是一个包括所有教育在内,并将它们有机综合起来的多样的、开放的、综合性的教育系统。在教育目标和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时间和场所、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特征。它是社会化的、产业化的、系统化的、科学化的、大众化的教育,也可以说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是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的教育。大教育的兴起,使教育管理通向了全社会,要向全体求学者开放,向经济建设开放,向全社会开放,因此,大教育必须把培养、造就现代化生产需要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把全体国民作为培养对象,使之普及化并逐级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体现着中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要求,体现了“大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大教育的发展,将是中国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国际社会教育变革中,经过酝酿准备,在中国建立和实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深刻体现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它的推行,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实行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具有未来教育、大教育的特色。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也为未来教育、大教育观念增添了新内容。全日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凡是有志于学习而上不了高等学校的公民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使中国雄厚的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它较之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则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归纳起来,在其领域内具有最大的开放性、最广泛的适应性、极大的灵活性及其社会助学的多样性等。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中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产生完全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又体现了未来教育的基本特色。大力发展中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不仅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的重要措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推行学历文凭、岗位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教育法》中提出“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都对自学考试制度和自学考试教育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看,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放在科教兴国、放在未来教育领域里,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来认识,改革和发展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仅仅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是难以满足和完成的,必须大力发展自学考试教育。这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职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的职业人员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要。作为继续教育的具体目标可归结为:更新和拓宽知识,提高知识层次和水平,为转换新职业而重新系统地学习一门或数门新的专门知识。对此,许多国家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对策。

作为未来教育、大教育的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特别是国外的继续工程教育对自学考试教育有很大借鉴作用。例如美国规定公司领导人在继续教育中必修一套课程,就包括电视工程基础、人工智能、实用机器人、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程序语言、项目管理等内容,但仅有131学时,可谓内容新、学科交叉、知识结构配套、层次高。欧洲共同体目前每年向各国提供高级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达1168门,并由300所学院、研究所提供该课程。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必须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用现代化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考试)内容,不断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和完善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的知识结构系统。

第二,要以未来教育、大教育的投资方式,对高等自学考试教育进行较大投入,并采用先进的传递手段,建立综合化的考试机构,办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随着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企业、国民三方面对大教育包括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深化。近10年来在大教育观念下,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国1987年的继续教育共为360万人提供了2.9亿课时的课程,用于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经费350亿法郎,其中继续工程教育约合200亿。仅150所大学和高等学校,就接收了34万名学员,签订了7.9亿法郎的合同,培训面涉及个人或企业在职和社会失业人员。近50%是学位课程,40%是专门的短课程。英国职业培训与企业发展理事会是由英国政府提供经费的机构,1993年至1994年度,为全英各地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经费预算高达22亿英镑。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优势就在于面向社会,面向人的一生,可以接受各种培训教育认定学力的考试,真正把它可以担负的那部分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任务担当起来,只要提高认识,领导重视,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投入问题,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它的多功能作用必将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

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同各种远距离教育一样,可以采用先进的传递手段,使“学、助、考”手段向经济、快速、覆盖面大的方向发展。高等自学考试教育是一种远距离教育形式,完全可用远距离教育手段加以装备,它的功效就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远距离教育的先进传递手段包括电视、广播、计算机联网、电子黑板和卫星通讯技术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发展利用计算机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和家庭的继续教育课程,一些专门系统还具有师生对话功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具有这种优势和条件,这些手段是可以利用的,只要我们经过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目标都是可以达到的。

许多国家为了确保继续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重视继续教育的国家立法和地方法规,公司内部法规建设,而且注重严格程序执法。日、英、美、德、法等国家均已有相应立法,使继续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各国均重视大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学在师资、设备、资料信息、科学门类综合方面的优势。他们强调技术与教育、学校与工业之间的伙伴关系,强调企业对科技竞争的需求。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可以通过国家立法,企业资助,高等学校的大力支持,增加投入,完善组织机构,使自学考试机构逐步综合化,提高工作效能,依法治考。只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能进一步办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就必然会有更大的作为。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助学网络,创造更好的个人自学环境,充分发挥高等自学考试的社会教育功能。自学考试教育要承担起大教育要求的部分任务,必须在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工作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学考试辅导系统和学习网络,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这里所指的社会助学,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个有机整体中联结个人自学与国家考试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组织动员、依靠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广大自学者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推动自学考试事业向前发展。可以按照考生不同特点和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和布局,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建立健全灵活的辅导和学习制度。要面向广大农村、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城镇第三产业。为照顾广大农村成人学习需要,也可将部分辅导内容通过电视和广播发送。通过全国自学辅导中心,开展和协调社会助学,不断完善“社会助学”体制,加强对自学考试制度的指导和管理,为应试者解惑答疑,供应学习资料,像英国开放大学那样建立学习和教学网点,结合实际,办各种培训班,为考生提供学习包等,形式灵活多样,帮助解决学习困难,以及提供一切必须的学习条件,尽力方便考生,改进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学者有其校”。成立全国辅导中心,建立助学网络,加强自学辅导,完善教育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考试科学化、标准化进程,必将对自学考试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这种考试是与人们一定程度的利益调整相联系的,因而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为了顺利完成选育人才的目标任务,应进一步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在学历考试的基础上,凭借国家考试的权威发挥其优势,拓展其功能。自学考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真正把重点放在发展应用专业上。要举办以岗位培训为目标的、实行多种专业证书考试制度。专业证书考试可以与学历考试相衔接,亦可单独进行。把民办高校纳入自学考试的轨道,不宜另立名目。自学考试可以运用国家考试的权威和对成人高校组织评估与认定学历的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加强与高等学校和其他办学形式的横向联系,不要把自己禁锢起来。发挥优势,取长补短。采取措施,建立实践环节训练指导中心,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积极开展考试研究工作,完善自学考试教育形式,加强德育教育。以大教育观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进行自考体制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考试质量和效益,使自考发展与未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要及时调整开考专业,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容量大、专业比较齐全、结构较为合理、调整方便、费省效宏等优势,积极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协调配合,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制度就能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的社会教育功能,完成选育人才的多种任务。

在今后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中,确信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必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6-04-30

标签:;  ;  ;  ;  ;  ;  ;  

论我国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策略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