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城市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不应盲目地一味追求钢筋水泥的建设工程,而应该重视城市中的园林景观建设,不应只把眼光放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仅如此,还要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使之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生态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做到更好地呈现生态规划理念,是当前园林设计的重点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必须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建设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
引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意识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生态环保意识更为凸出。而生态理念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社会环境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中对提高园林的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生态理念概述
对于生态设计工作,其主要内容为将现代化景观设计充分融入到自然生态当中,包括水源、生物和地形地势,并利用自然生态各类景象,将其作为设计景观组成部分,使人和大自然达到和谐。另外,生态设计过程中,还应对包含自然和社会经济在内的宏观信息予以全面分析了解。然而,不能与园林现代化相偏离,作为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现代人审美观和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作品应将生态保护作为核心,并兼顾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实现对人类生活环境进行改善的根本目标。对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将对美的追求逐步引导至大自然,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同时合理应用大自然来发挥缓解压力的作用,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最终自主的保护自然生态。
对现代园林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高度重视自然规律,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将对自然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使园林景观环境尽可能贴近于自然,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作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再生,这是对现代园林进行景观设计时的重要理念。比如,采用林地代替草坪,采用地方性的树种代替从外地进口的园艺品等。
2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求设计者因地制宜地去规划设计,做到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即在园林建设前,充分保护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及遗留下来的地区文化,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园林设计,使之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且要将生态理念完美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去,努力打造绿色园林。
2.2环保性原则
只要充分达到环保的基础要求,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真正实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此一来才可以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真正的消除过度美化城市园林的问题。真切的把美学、景观以及植物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全方位提高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有效性。
2.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回看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虽然是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但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这一举措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近年来国家提出“公园城市”的概念,旨在建设可持续城市生活空间,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为了弥补此前生态建设缺失带来的后果,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在引入生态规划理念的同时,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如今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仅如此,在秉持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去更好地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助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良好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
3.1生态种植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当中生态种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利用生态种植的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地方生态环境的需要,而且可以加强植物的地方适应水平,真正做到地理环境与植物的统一,为植物健康良好生长带来有利的条件。第一,园林景观种植当中,要尽量的应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加强植物地方适应性,真正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保障本地植物的灵活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生态种植中,要良好的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在混合搭配的过程中,加强多种植物间的适应程度,方便把园林植物建立起统一体,真正满足在营造多样景观的需要,对充分发挥出生态植物景观设计当中群植、丛植的价值有重大的作用。第三,生态种植当中,科学合理利用不同的植物,这种情况下有助于加强景观生态平衡性,展示出多种植物的地方适应性,真正实现合理配置植物资源,进而满足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需求。比如,我们在成都麓湖生态城开发建设过程中,以人工珊瑚状湖泊为主要景观,在水体中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清澈见底、水草摇曳、鱼翔浅底的生态水系。在陆地上水岸边构建了乔灌草生态多样性的立体种植,同时引入花境种植手法,极大的丰富了植物种类,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可观赏、可参与的立体生态系统,基本达到了“公园城市”典范的标准。
3.2园林景观分散建设
园林景观生态建设的方法比较多,包含绿化带、公园以及植被护坡的方法。园林景观与城市的各个角落有很大的关系,能够大大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可是单纯追求建设公园和景观,将会让绿化公园给城市发挥出装饰的效果,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和价值,造成生态园林无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园林要展开分散性的建设,园林景观规划要良好的处理好园林景观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小、形状、容量、密度、位置间的关系,这一点在麓湖生态城的总体景观规划里面诠释的较为全面。此外,生态园林景观的分布要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而且所建设的空间密集程度相同,人工环境要科学合理的加入其它的景观,比如利用原有的水体建立水体景观,水在总体流动中形成特殊的视觉盛宴。如此一来满足人们的亲水需要,不断增加空气的湿度,科学合理的对气温进行调节,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建立生态景观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规划休闲运动场地和设施,提高人们身体素质,打造出优质的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3.3植物物种之间的协调统一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代谢排放物因植物种类不用而不同,很多植物之间的代谢排放物是有互惠互利作用的,这样的植物在统一个生态环境下就能够呈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并且对于人工协助手段的以来也会小得多,但是同时有些物种的植物其各自的代谢物质不仅不能对另一种植物形成有利影响反而会对其造成诸多不利结果,那么这样相克的植物在市政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有效避免,例如桧柏不可与蔷薇科海棠共同种植否则容易染病。同时,生长环境要求不同的植物也应该注意其栽种范围,有些植物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有些则喜潮湿阴暗,有些植物喜欢土壤潮湿度高的环境,而有些则喜欢较为干燥的土壤环境,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则会产生烂根等情况,这些都需要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利用生态规划理念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社会良好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生态规划理念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生态理念的核心理念,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重大的保证。可是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园林景观功能单一,造成城市景观不具有持久与适用性。针对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需要景观设计师及时找到问题并且进行改正,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完美结合,实现人与生态和谐统一,发挥出景观的价值,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创建出更多优良的可持续的适合人们生活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凯蕾.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60.
[2]吕彬.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8):89-90.
论文作者:高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生态论文; 植物论文; 理念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