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刘金银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刘金银

刘金银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3

摘要:随着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与建筑设计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使其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概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BIM 技术,阐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意义,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BIM 技术;意义;应用

BIM 技术是指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技术基础建立多维模型的信息集成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并且应用BIM 技术能够有效发现、排查以及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进 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 BIM 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而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存在的差异在于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建筑图纸绘制、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从合作单位上看,安全管理涉及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等。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要求,由此可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 要性。BIM 即建筑信息化模型,能够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 所有信息并建立建筑物的模型,使二维的图纸以直观立体形象展 示给受众,BIM 技术更能模拟施工过程,紧急疏散,日照等现实 因素;另外,BIM 技术具备在3D 建成模型之上对工程造价的分 析估算能力,因其多维度、多功能的优势,BIM 技术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建筑行业所青睐。BIM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工程项目全周期的模拟与控制,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意义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许多优势。该技术可以通过完善的模拟功能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模拟,并对建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实现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控制和预防。BIM 技术是一种三维数字化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和施工环境的检测,从而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BIM 技术的准确性可以准确地判断安全隐患的位置,有助于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及时消除。此外,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人员的分配更加合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可以精确地计算整个工程的造价,同时对各部分施工的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BIM 技术属于高科技,因此,施工单位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 BIM 技术的各项操作,防止在今后的测量工 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效避免经济损失,促进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 BIM 技术由于需 要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使其应用成本较高,但从造 价控制质量的角度看,BIM 技术控制工程造价更加精确可靠,能 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 BIM 技术应用分析

1、建立模型制定安全指标。BIM 技术将工程建设的技术标 准和规章制度当作模型依据,在建筑施工领域普及 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保证工程的最 终施工质量。由于 BIM 技术能够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规划、设计、施工、勘察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等各种阶段中,并且其所具有的建立施工模型的能力还可以对施工环境、技术、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和模拟,为具体施工过程提供优化方案和科学依据。施工单位将 BIM 技术应用到实际建筑施工中,可以基于BIM 技术的数据库信息建立并完善施工三维模型结构,模拟实际施工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 BIM 模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细化、完善,整合模型分析结果制定施工安全指标,对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进 行检测,避免实际施工出现建筑构件不符以及施工安全问题。例如施工单位的设计人员在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建筑设计之后,为了保证该设计与客户期待标准一致,可以利用 BIM 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将该模型上交给建筑施工结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根据自 身经验将实际施工中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对其进一步补充,随后将施工模型交还给设计人员,要求设计人员将施工数据信息录入到 BIM 模型中,安全管理人员根据 BIM 模型可以制定施工安 全指标。如此做法,不仅保证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还能有效促进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提升建筑施工流程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2、标记危险区域。由于现代建筑施工环境比较繁杂,在施工进程中会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此技术能在施工初期把搜集 到的施工数据输入进去,然后展开全方位的剖析。在实践进程中,BIM 技术能按照这些数据推断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 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此技术预估出危险区域后,相关人员便 可有针对性的选用保护措施,以此确保施工安全性,避免引发安 全事故。现阶段,通常使用颜色标记法来标注危险区域。例如:最高层次的危险用红色警戒标定,在施工进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然而此种标记红色警戒的区域在建筑施工中的比例较低,例如起 重机作业范围内等等。针对施工人员来讲,标记红色警戒的施工 区域仅有规定的从业人员可进入。另一个则是橙色警戒标识,此 种标识的危险等级位居第二,一般用于标定需要添加安全保护措施 的区域。不仅有红、橙亮色,一般常见的还有黄色与绿色,代表 的危险程度也随之降低。

3、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施工人员在进场之前需要接受安全教 育,安全教育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施工入场须知、操作规范等。BIM 内含有的各类信息不但可以实现可视化,还包含诸多内容,所以在职工安全教育中,能够利用 BIM 技术展开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多维度的动态展示与施工模拟,加大施工人员对安全教 育注重力度,在常规教育的前提下,依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展开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让不同工种掌握自身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安全问题,与传统的安全教育工作相比,以 BIM 技术为基础 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果较显著,切实增强了建筑工程安全培训教育水平,让建筑施工人员切实的感受到安全隱患所带来的危害,减少了建筑工程安全教育中的时间、精力等各方面投入,依据施 工人员的具体状况展开多样化培训,确保建筑施工人员培训效果 达到最佳,进而影响员工们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施工人员防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优化空间冲突。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大型施工设备集中于某个区域,而区域覆盖面积狭小不利于多个设备同时运行,若不合理的扩大空间会使造价飙升,若分离设备,则施工效率降低,此为空间与效率的矛盾。若置之不问,运行时间愈长,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越高。因此,施工单位开始着手 优化空间及设备两者之间的关系,BIM 技术被提上议案。通过 BIM 建模技术可模拟动态施工,设备运行情况及所占空间协调性都得到充分展现,以此为根据,设计人员便可重新规划施工空间,避免了设备与空间碰撞的窘境,最大化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作为现代建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其应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不仅可以规避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施 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銮.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

[2]张帅.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6)

论文作者:刘金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刘金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