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论文_黄艳芸

浅谈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论文_黄艳芸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401121)

摘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设备配置、检定校准、使用维护、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设备管理 检定校准 日常维护 完善管理体系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是确保特种设备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特检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特种设备检测事业快速发展,仪器设备投入不断加大,对加强和规范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合理配置仪器设备

(一)明确配置原则。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配置既要考虑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准确度,又要考虑仪器设备的实用性、便携性。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技术法规要求;二是满足被检设备和场所要求;三是质优价廉;四是适度超前。

(二)编制配置方案。按照仪器设备配置原则,结合近几年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增长情况和检测工作需要,由各专业检测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科学合理编制仪器设备配置五年规划和当年计划,报经院务会审定后执行,避免仪器设备配置的随意性和资源浪费。对因工作需要临时采购的设备按程序申报购买。

(三)集中统一购置。纳入当年购置计划的仪器设备,由院资产设备管理部集中统一购置,可采取集中采购与个别采购相结合,政府采购和临时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属于固定资产类的应按照规定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进行购置。在购置中应充分了解和比较各供应商的信誉、设备性能、参数、价格、售后服务等,货比三家后确定供应商。

(四)严格入库验收。由相关部门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要及时开箱进行实物验收,检查外形是否正常,备件是否齐全,技术资料是否完整。大型仪器设备应由厂家技术人员指导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逐项验收其功能。根据需要对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表, 存入设备档案。

二、做好检定校准核查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涉及力值、时间、温度、适度、几何量等做种量值参数,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种类多、精度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仪器设备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检测质量、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设备类别,按照强制检定、校准和核查进行分类管理。

(一)进行检定。对纳入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仪器设备,必须按照检定周期要求,由资产设备部统一定期送取得资质或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周期检定,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检定合格状态和有效期内。比如:电阻测量仪、压力表、有害气体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天平等。

(二)进行校准。对属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但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采用校准、比对、测试的方式进行量值溯源。并根据检定规程和检验检测要求、使用频率、使用环境及质量体系文件等,判断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合理的校准周期。如:超声波测厚仪、X射线机、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硬度计、百分表等。外送校准的由资产设备部负责,自校准的由使用部门负责校准。

(三)进行核查。对应用于检验检测,但对检测质量几乎没有影响的仪器设备,由各使用部门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如:放大镜、电工工具等。

不论是强制检定还是校准,都应编制明确的检定或校准计划并按期检定或校准,检定不合格或过期的不得投入使用,经校准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的仪器设备应采取措施纠正。仪器设备在使用中损坏或出现异常情况后,应及时修理并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

需要注意的是,对使用比较频繁、示值容易漂移、性能不太稳定的仪器设备应制定年度期间核查计划,根据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期间核查方式,如比对、检定、测试等进行有效核查。通过期间核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格,防止仪器设备误用,确保检测结果的持续准确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规范日常使用维护

(一)做好使用管理。一是进行“三色标志”管理。对检定或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粘贴绿色合格标识,对自校验合格的设备和部分功能丧失但主要性能指标能满足检测工作要求的仪器设备粘贴黄色准用标识,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仪器设备粘贴红色停用标识。二是规范使用管理。对日常使用的常用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设备管理员和检验人员保管和使用。对其他仪器设备,由资产设备部统一管理使用,需要使用时由使用部门到资产设备部办理领用手续。检验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和操作要求。

(二)做好维护保养。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做好维护保养尤为重要。一方面,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由检验人员负责,在检验完毕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擦拭、除尘、润滑、防震、防潮等,并转入专用工具箱(包)。另一方面,做好定期维护保养,根据设备分类和目录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由资产设备部和使用部门分别负责进行。对存放在资产设备部库房的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三)做好报废更新。仪器设备因使用年限过长、技术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损坏的,根据检定、校准和核查情况,分别进行降级、报废、报停等处理。对精度等级下降的,可降级使用;对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的,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请,由资产设备部组织审核,并按程序审批后报废。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和销账:对报废后急需补充的设备要及时纳入年度采购计划购置。

四、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一)明确管理权限。仪器设备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资产设备部,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分发和日常管理,指导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做好归口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二是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明确一名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领、保养和日常管理;三是仪器设备使用者即检验人员,负责设备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二)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等规定,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并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仪器设备采购、验收、建档、领用、使用管理、检定校准、维护保养、报废更新等全流程进行全流程制度化管理,并做到每个环节均有记录可查。

(三)建立设备档案。

对纳入固定资产范围的仪器设备应按照“一台一档”的要求逐一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采购申请表、采购合同、发票、复印件、验收记录表、设备清单、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书、保修卡、检定校准证书等。并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每台设备粘贴一个固定资产标牌,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状况、使用人、保管人等内容。

(四)实行信息化管理。利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将全部仪器设备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完善查询、统计、分析、自动提醒等功能,自动生成各类表册,提高管理效率。为便于管理,可利用条码技术,每台设备编制一个条码(与固定资产标牌合二为一), 通过条码识别器识读信息,方便快捷获取设备信息。若自建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应完善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的接口,避免重复录入信息。

(五)加强监督检查。一方面,将仪器设备管理纳入实验室内审与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进行整改,不断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全院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奖励和处罚。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管理是特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全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检验人员共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有效运行,从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指南(CNAS-GL12:2007)

2、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管理评审指南(CNAS-GL13:2007)

论文作者:黄艳芸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浅谈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论文_黄艳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