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论文_易国栋

易国栋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511495

摘 要:目前,伴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基于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在探讨诸如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贴近岗位需求,强调实用,突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符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特点,深受中职学生欢迎。为此,对《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实一体 机床控制技术 模块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培养学生机电设备电气控制能力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交流异步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与原理,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及常用机床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与理论知识相配套的实践技能训练项目,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机电传动控制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阐述知识,再讲解例题,这样做的结果是知识的衔接不够紧密,学生感到学习目的性不强,无主动参与意识,学完之后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难做到综合应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迈出教改实践第一步。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自2005年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师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将原理进行认真的分析,但在实操的过程中,学生仍不能运用理论,需要教师不断重复解释理论。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上理论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与实践直接联系的情境,无法体验原理性知识的价值,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因此,尝试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各个相应的项目,使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缩小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差距,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一线要求,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中的实践与应用

1.《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课时的分配。本课程内容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课程能力目标制定,并注重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合理衔接,把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教学内容更系统连贯。课程总课时为132学时,理实一体化课程和独立实践教学的课时统计表见表1。

表1.《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各模块课时统计表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力求体现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实际,尽可能地降低理论深度和难度,要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事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动画以及相应用的学习任务书,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再通过课堂实验、模拟与仿真,在课堂上通过虚拟的实践操作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20学时,各章的参考教学课时见表2课时分配表。

表2.《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时分配表

 

3.理实一体实践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应依照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来设计,应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应使学生掌握电机及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的一般规律,获得电气设备维护和电气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技能训练中应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安装控制电路等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转向完成工作任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技能训练,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实践项目,将关键知识点融合在完成任务的工作中。每次技能训练都要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以适应现代企业需求。

整个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理实一体化课堂实践教学、实训、实践考核三部分。其中实训课时为62学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具体的实践项目或任务为驱动目标,将知识点嵌入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表3.《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4.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比如:通过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白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选手考核方法有助于学生踏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考完就忘记。当然平时成绩是由多次实操小考和作业等成绩构成的,这样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压力要大一些,但有了平时的扎实基础,期末时就会相对轻松些。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习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六个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技能模块的组合考试和操作技能的综合鉴定相结合。(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4)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5)评分采用学生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6)实训评分采用实训评价、技能鉴定、获奖加分相结合。将考核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占50%。理论及实践考核的评定标准如表4及表5所示。

表4.《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理论成绩综合评定标准

学生最终成绩由理论与实践合成得到:

课程成绩=理论成绩×50%+实训成绩×50%

三、效果与反思

模块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不可否认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有限;教学改革的步伐、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2]吴言《项目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7月。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2009年5月。

论文作者:易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  ;  ;  ;  ;  ;  ;  ;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研究论文_易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