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研究综述_绿营兵论文

绿色营研究综述_绿营兵论文

绿营兵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营论文,述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1-0127-06

作为清朝两大经制兵之一,绿营兵兵额在道光以前均保持在60万人左右,三倍于八旗兵。绿营兵不但是清朝军事行动中的重要力量,且因其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对清政府加强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绿营兵还在客观上对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绿营兵是清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咸丰十一年(1861年),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揭开了绿营兵研究的序幕。其后,虽有秦松石《中国历代兵制概论》(南京军用图书社,1938年)、凌霄汉阁主《清代步兵》(《实报》1938年3月21日)、汪世义《我国兵制沿革》(《新中国军事月刊》4期,1940年)、张其昀《两千年来我国之兵役与兵制》(《思想与时代》13、14期,1942年)、高峰《清代军事之腐败》(《新华日报》1944年12月5日)等中国军事史论著问世,但对绿营兵却只是进行了一般性的阐述;直到1945年,罗尔纲的《绿营兵志》一书才首次全面、深入地对绿营兵进行了研究。新中国建立后,绿营兵研究持续发展,在经历了“文革”的低潮后,逐渐迈向繁荣,除兵制沿革研究继续深入外,还出现了很多绿营兵军费、俸饷、名粮、马政、汛塘等专题性研究成果,对台湾、福建、西南等地的绿营兵区域性研究不断展开,一些研究还跳出兵制本身,就绿营兵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和边疆民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刊布绿营兵研究学术史方面的论著,本文不揣浅陋,对绿营兵研究做力所能及的梳理,并就以后的研究提出一点浅见,敬请专家指正。

一、关于绿营兵的整体性研究

咸丰十一年,清兵部员外郎翁同爵完成《皇朝兵制考略》一书,并于光绪元年刻印。该书共六卷,较全面地勾勒出了清初至道光三十年各省绿营兵的数额、饷需、马匹及马料费、枪炮及战船数的变化情况,且以“爵谨按”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故此,我们可将该书看成是绿营兵研究的发端之作。罗尔纲先生的《绿营兵志》于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由中华书局再版。该书对绿营兵的沿革、营制、任务、调遣、官兵的铨选考核、奖惩、俸饷、军器、马政等进行了考述,是绿营兵研究最为全面,也较有深度的成果,堪称奠基之作。台湾赖福顺的《清初绿营兵制》(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77年),以清世祖、圣祖、世宗、高宗四朝为时段,阐述了绿营兵制的重要性、绿营兵的建立背景、兵源、营制营规、饷源饷章、地位和评价。文后附清初绿营兵额、官兵弁收入、各省绿营驻地、水师船数等26张统计表,有利于对相关问题的准确把握。该文1978年刊于台湾《史学会刊》第9期。

此外,郑天挺先生的《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历史教学》1955年1期)、江新元《清代兵制概略》(《中国内政》26:4,1963年)、冷华民《八旗兵绿营兵述要》(《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1期)、苏贵庆《清军论》(《大庆师专学报》1989年3期)和《略论清军的三次变革》(《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2年1期)、蒋世弟的《清朝军制演变述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2期)、龚浩《清代兵制之兴废得失》(《军事杂志》49:3,1980年)、常江《绿营兵述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4期)、冯绍焜《清代军制演进及其得失》(《三军联合月刊》1卷3期,1963年5月)、陈崇桥《一八六○年后陆军军制的演变》(《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1期)、李泽琴《八旗兵、绿营兵、新军、北洋军》(《历史学习》2003年1期)、黄细嘉《绿营、勇营的互渗——防军和练军兵制》(《历史教学》1996年3期)、刘琼霞《论晚清军队的三次变革》(《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3期)、田玉洪《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裁撤绿营简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期)和《皈依与溢出:甲午战前清政府整顿绿营略论——以规复绿营兵额为主线》(《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4期),等论文,将绿营兵置于清代军制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程度不同地阐述了绿营兵的兴衰历程,论述了道光、咸丰年间以后绿营兵的裁撤及与营勇、练军和新军的关系,也讨论了绿营在清朝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军事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六、十七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军事史》丛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历代军事史丛书”(含《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中国历代军事工程》、《中国历代军事家》、《中国历代兵垒》、《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七种,解放军出版社,1991~2007年),则把军事学和历史学相结合,从军制、主要战争战役、军事人物、军事后勤、军事思想、军事地理等角度对包括绿营兵在内的中国军事史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以上整体性研究成果,以罗尔纲先生《绿营兵志》、赖福顺《清初绿营兵制》较为全面、深入,《中国军事通史》则在历史的基础上突显其军事学色彩,为认识绿营兵提供新的视角。从总体上看,这类研究主要偏重于绿营兵形成、发展直到衰落历程、各主要历史时期兵额数、绿营营制等方面的探讨,但在探讨中对绿营兵发展变化历史背景、区域及时间差别的关注明显不够。另外,这类研究对绿营兵的任务、调遣、官兵的铨选考核、奖惩、俸饷、军器、马政、社会历史作用的研究相对薄弱,对绿营兵分防驻扎的制度——汛塘制度的研究基本尚处空白状态(仅罗尔纲《绿营兵志》简要地涉及到了汛防问题),学术界至今不清楚该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历程以及全国不同地区间的异同情况。

二、关于绿营兵的区域性研究

台湾地区。许雪姬《明清两代国人对澎湖列岛的认识和防戍》(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年),对明清在澎湖的军事驻防问题展开研究。其后,许氏发表《清代澎湖的防戍政策》(《史原》8期,1978年),就清代在澎湖的军事防戍的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其博士论文《清代台湾武备制度的研究:台湾的绿营》(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82年;1987年被列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54号出版)以及许氏的《台湾的马兵》(《台湾风物》32卷2期,1982年)、《班兵与台湾治安》(《台湾风物》32卷4期,1982年)、《绿营中的台湾兵——附台勇》(《史原》12期,1982年)、《台湾总兵列传》(《高雄文献》13期,1983年)等论文,论述了台湾绿营的建置背景及源流、绿营营制及其演变,研究了台湾绿营班兵制建立的背景和特点、班兵的配渡与换班、兵种、职责与饷粮恤赏,揭示了绿营与台湾治乱的关系。

许毓良1999年在台湾政治大学完成的硕士论文《清代台湾的海防》(收入“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从海、陆两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台湾的海防问题。其中,绿营班兵的配送、官员的职掌、水陆路兵丁的布防等是该书讨论的重点。该书所附台湾“文武官员表”、“防卫据点表”、“台湾水师驻防地区表”,较精确地反映了台湾绿营的官员设置与兵丁分布。其后,许氏的博士论文《清代台湾的军事与社会——以武力控制为核心的讨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2004年),进一步探讨了清代台湾绿营兵的分布、台湾社会武力整合的类型等问题,指出清政府在台湾的武力控制维护了社会秩序,营造出了移民垦殖的良好环境,实现了“稳定治台”。

余光弘《清代的班兵与移民:澎湖的个案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年)和《澎湖移民与清代班兵》(《澎湖县立文化中心季刊》3期,1996年),应用史料和人类学田野资料,考察了澎湖班兵的来源、部署以及籍贯变迁,揭示了澎湖绿营班兵与移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将澎湖的发现引入台湾,提出以班兵与移民的互动来解释台湾形成“泉海、漳中、粤山”移民分布态势的看法。

此外,李汝和的《清代台湾班兵制度与屯田募兵》(《台湾文献》21卷2期,1970年)、《清代驻台班兵防戍考》(《台湾文献》21卷3期,1970年);黄典权《清代台湾武备制度之研究》(《成大历史学报》第5、6期,1978年、1979年)、廖汉臣《清代台北之设防》(《台北文物》8卷2期,1959年)、张世贤《清代台湾海防地位》(《台湾文献》27卷2期,1976年)和《清代对于台湾海防地位之认识》(《台湾文献》27卷2期,1976年)等文,也对清代台湾绿营之班兵、设防、屯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西南地区。秦树才《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一书,以及《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2期)、《绿营兵与清代云南移民问题》(《清史研究》2004年3期)、《绿营兵与清代云南农业开发》(《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论文,系统阐述了云南绿营兵的兴衰和营制变化,论述了绿营兵对清代云南移民、社会经济、边疆巩固、民族关系等的影响。王桃《吴三桂的军事实力》(《云南日报》1985年6月3日)对吴氏旗下藩兵及绿营兵力及装备、训练作了研究。龙晓燕《清代落籍滇东北地区的汉族士兵》(《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1期),分析了曲靖、昭通绿营驻防及外籍汉族士兵的定居情况。陈曦《论清代云南的屯田》(《学术探索》2006年5期),考察了清代绿营兵与云南屯田的关系。

唐志敬《清代广西的绿营兵》(《广西地方志》1987年1期),对广西的绿营兵的形成发展作了初步研究。王晓卫《清前期贵州绿营营制及布防》(《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3期)论述了清前期贵州绿营营制四个阶段的变化和汛塘的设置与分布。周伟洲《清驻藏兵制考》(《清史研究》2009年1期)、冯智《清朝用兵驻兵西藏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影响》(《西藏研究》2005年2期)、张虎生《清代驻藏防军析》(《西藏研究》1996年3期)、曹春梅《试论清代西藏的驻防制度及其历史作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2期),分析了清用兵驻兵西藏的历史进程、数量变化、构成、特点,论述了清在西藏的用兵和驻兵对国家统一及西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西北地区。西北绿营兵多隶属于八旗将军军府,故学术界有关西北绿营兵的研究也多归入军府制度。马汝珩、马大正主编的《清代的边疆政策》第三篇设“新疆的军府制度”探讨了新疆军府制度的建立及其组织管理系统、主要职能、历史局限性及其演变。管守新的《清代新疆的军府制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阐述了绿营官兵与各级军府的关系和职能。陈剑平的《清代新疆兵制的变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对乾隆二十四年到同治二年新疆绿营驻防制度进行了研究,指出军事对新疆政局、社会生活的影响。林恩显的《清代新疆换防兵制之研究》(《边政研究所年报》8期,1977年)、《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对清朝在新疆的军政管理、八旗和绿营驻防军和换防军进行了研究。王希隆《关于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2年1期)对清统辖新疆八旗与绿营的伊犁将军府与乌鲁木齐都统、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所辖军政区的关系、地位及职权、兵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武红薇、张杰《略论清代在新疆设置军府制的历史作用》(《石河子大学学报》2003年2期)、《论清代伊犁将军府的地位、人选与兴衰》(《石河子大学学报》2002年4期),对清朝新疆军府管理制及其在巩固西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此外,张彦《清朝治理西部地区的军事政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2期),对清政府控制驻扎西部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原则,在西部的军事布署与驻防政策、体制等进行了研究。李金强《清代军制之演变——以福建为个案之考察》(《区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1996年),叙述了福建绿营的编制与分布,及在清后期的勇营化。何文平《晚清军事变革与地方社会动乱——以广东盗匪为中心探讨》(《清史研究》2006年3期)论述了广东绿营兵守卫海防、维护地方的职责和特点。

以上绿营兵区域性研究成果,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尔纲先生《绿营兵志》为代表的绿营兵制全面性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点上(区域)的深入和细化,实现了绿营兵研究由面到点的转化,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这方面,台湾和西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但在绿营兵区域性研究方面,明显存在南重北轻,边疆强内地弱的趋势。台湾、福建、云南、广西、西藏等南方暨边疆地区,绿营兵研究的成果数较多、研究程度较为深入,而北方除西北地区的新疆外,鲜有成果问世,广大内地区域也缺乏研究。区域研究的这种不平衡性,极大地制约着全国不同地区间绿营兵兴衰状况及历史作用的比较,进而影响着学术界对清政府利用军事手段实现其对全国各地政治和军事统治的思想政策、运行历程、程度差异,以及规律的认识。

三、关于绿营兵的专题性研究

俸饷与军费研究。罗尔纲《绿营兵志》和赖福顺《清初绿营兵制》都有专门章节,对绿营俸饷进行了研究论述。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绿营的低薪制与清军的腐败》(《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2期)、皮明勇《试论清朝的绿营低饷制度》(《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3期)、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4期),对绿营兵的薪饷、名粮与养廉、出征行粮、赏恤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比较了绿营与八旗的俸饷制度,探讨了俸饷与军费对财政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赖福顺的《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年)一书,探讨了乾隆朝战争中的军行制度和军行事宜、军粮制度和战时军粮事宜、军饷与军费收支诸问题,论述了军需对财政和社会的影响。“军事后勤历史丛书”编写组编著,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先秦至鸦片战争前》(1997年)、《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1993年),也对八旗、绿营的饷章及其后勤制度进行了论述。万朝林的《清代绿营将官军俸改革评析》(《历史档案》2006年3期)、《清代军费政策的演变及得失》(《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年第22期)和申学锋的《晚清军费政策的演变》(《学术研究》2006年5期)等文,结合清代财政背景,论述了清代军费政策的几次调整。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和郭太风的《解协饷制度的演化对清朝统治机制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对清朝省际间的协饷制度和影响作了研究。而陈锋的《清代绿营“名粮”制度论》(《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6期)、赵中孚《绿营积弊与所谓名粮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0年7月)论述了绿营“名粮”的形成、变化、类型及影响。

马政研究。罗尔纲《绿营兵志》第十五章马政,较系统地阐述了绿营的马数、牧场、营马的保管、补充及解送、马政的废驰。牛贯杰的《清代马政初探》(《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4期)和《晚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5期),探讨了绿营马队的建制、牧场建设以及马政在嘉道以后的废弛情况。

将官的职责与铨选。罗尔纲《绿营兵志》第十章从员缺、铨选之法、升补定例、铨选的功能等方面,对绿营将官的铨选作了专门阐述。王志明《清代督抚保题绿营武官的人事权》(《安徽史学》2005年2期)探讨了督抚选用武官的职能与作用,以及保题武官的三种类型。而陈汉光《台湾镇标、道标、城守营职官表》(《台湾文献》19卷1期,1968年)、《台澎水师职官表》(《台湾文献》19卷2期,1968年)和《台湾南北路各营职官表》(《台湾文献》19卷4期,1968年),许雪姬的《由镇道势力的消长看清代台湾文武官员的关系》(《高雄文献》11期,1982年)、《清代台湾总兵的特质》(《政大历史学报》1期,1983年)、《清代台湾总兵在绿营中的地位》(《台湾风物》33卷2期,1983年)等文,则具体研究了台湾各级绿营武职的设置、职责与特质、武职与文职官员的关系及清政府对武职的控制等问题。周询《清代的川省武职》(《四川文献》1969年9期)对四川绿营武职的设置与影响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汛塘制度与卡伦、军台的研究。汛塘是绿营兵各营、协下的分防驻扎基层单位。在汛塘的含义方面,秦树才《汛地原义辨》(《思想战线》2004年6期)考辨明代后期“汛地”产生时“汛”为“定期”、“按期”之意,而清代绿营兵普遍设置汛塘后,“汛”的含义转向“讯问”和“讥诘往来行人”,汛地含义的转变反映了军队功能由军事防御向控制地方的转化。刘文鹏《清代提塘考》(《清史研究》2007年4期)对“塘”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认为军塘、营塘遍布各省,发挥着防守与军事文报传递的双重作用。在汛塘内涵与设置方面,罗尔纲《绿营兵志》第八章初步论述了防汛的职务、汛地的布置、汛兵在绿营中所占的数目。方国瑜先生《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概述了云南汛塘的设置情况,指出了汛塘对促进云南边疆和山区开发的重要作用。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一书,以及《论清初云南汛塘制度的形成及特点》(《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1期)、《雍正、乾隆时期汛塘制度在云南的发展及作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阐述了汛塘制度在云南的兴衰过程,对雍正、道光时期的云南汛塘兵额及汛塘设置数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论述了汛塘在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及对云南政局、改土归流、边疆稳定与发展、移民与民族交融等方面的作用。黄智伟《清代台湾的绿营布置》一文(若林正文等主编《台湾重层近代化论文集》台北,传播者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对康熙、乾隆时期台湾南北两路的汛塘设置进行了仔细的统计,指出汛塘在台湾沿交通线展开,并可根据实际防务自行调整等特点。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第二章,分期阐述了台湾汛塘的设置情况及与海防的关系。日本学者太田出《清代绿营的管辖区域与区域社会——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清史研究》1997年2期)考察了长江三角洲绿营兵汛的设置及所起到的警察功能和对行政区划形成的作用。

在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与汛塘作用相仿的是卡伦和军台,但二者主要由各级八旗将官管理,驻防兵员既包括了八旗兵和锡伯、察哈尔、厄鲁特等部营兵,也有绿营兵。关于卡伦,冯锡时的《略述清代西北地区的卡伦》(《新疆大学学报》1977年1期),于福顺《清代新疆卡伦述略》(《历史研究》1979年4期),刘钧《清代的边境卡伦制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5年1期),黄盛璋《清代帕米尔设立卡伦考》(《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吕一燃《伊犁索伦营卡伦的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2年3、4期),马长泉《清代卡伦职能简论》(《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2期)、《论清代卡伦的文化内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3期)、《卡伦的起源及类型问题》(《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和《新疆卡伦的设立及其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1期)等论文,对清代卡伦的起源、类型、制度、作用,以及在新疆等地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论述。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及论文《清代卡伦官兵的坐卡制度解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期)、《清代边防中的三种巡视制度解析——“卡兵巡查”、“巡查卡伦”、“察边”之区别与联系》(《清史研究》2003年4期),较系统地考察了卡伦的词源、含义、始设时间、类型,东北、漠北、天山南北卡伦的设置情况,卡伦的职能、管理,卡伦官兵的生计、奖惩、抚恤,卡伦的武器装备与边防设施,卡伦对清代边疆的影响等问题。

军台(台站)研究。金峰的《清代新疆西路台站》(《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1、2期)、《清代外蒙古北路释站》(《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3期)、马楚坚的《清代外蒙古台站路线之创建》和《清代西北口外至伊犁台站路线之创兴》(《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等文,分别探讨了新疆、蒙古等地军台的设置和兴废。刘文鹏《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西域研究》2001年4期)论述了清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入疆台站和新疆内部台站构成,及军台对乾隆时期西北战事的作用。王志强、姚勇《清代新疆台站体系及其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西域研究》2007年4期)考察了清代新疆台站设置路径的选择、管理及发展变革的历程,揭示了台站在开发新疆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董琳、杨晓梅《清代新疆台站与古今交通地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4期)指出了今天新疆天山南北两路交通主干线与清代台站路线的基本一致性。

以上绿营兵专题性研究,主要是针对绿营兵制的某个方面展开专门探讨。相对而言,以绿营兵军费、饷需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形成了罗尔纲《绿营兵志》之“俸饷”、陈锋《清代军费研究》、赖福顺《乾隆朝重要战争之军需研究》等较为权威的专著。其它专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如汛塘制度,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在区域方面主要集中在台湾和云南,在研究内容方面,重在阐述上述两区域汛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汛塘的设置与作用,对全国层面汛塘制度的起源与变化、制度的主要内涵、汛塘与军台、卡伦的区别与联系,汛塘的作用等都还缺乏深入研究。至于绿营营制、官兵铨选与召募、绿营军政与简阅、军器等专题,研究成果数量不多,进展不大,基本上尚未超越20世纪40年代即已成书的罗尔纲《绿营兵志》的相关部分。

四、关于今后绿营兵研究的思考

总体而言,经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绿营兵研究虽已成果丰硕,但与清代的另一经制兵八旗兵相比,研究仍显薄弱,与绿营兵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学术界应加大绿营兵制的研究力度。以笔者之见,今后的研究应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第一,就整体性研究而言,罗尔纲先生《绿营兵志》等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全国层面论述了绿营兵制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和绿营兵额的变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上联系清代政治、经济、边疆形势、民族关系等相关因素,深入考察绿营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营制变化与兵额增减,以进一步夯实绿营兵研究的基础。在这方面,内地和北部地区绿营兵研究的工作还很艰巨。

第二,汛塘制度是绿营兵营、协以下的基本分防驻扎单位。清代汛塘数目巨大,驻汛塘兵丁人数众多,分布面较广泛,对清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现边疆的发展巩固,保障与促进各地交通的通畅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汛塘制度的起源、涵义、类型,汛塘在全国的分布及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还未形成基本的认识,对汛塘制度作用的认识也还有待深入和拓展。汛塘制度的研究应是今后绿营兵研究的攻坚工作。

第三,应加强绿营兵制中薄弱环节的研究。上文已指出,除绿营兵制兴衰沿革、官兵人数变化、军费等专题研究较深入外,绿营兵营制,官兵的来源、召募、铨选、叙议与奖惩,绿营兵的差操训练、巡防,绿营军政与简阅制度,马政,军器等专题研究均尚薄弱,应加强研究。

第四,应加强绿营兵与八旗兵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有八旗驻防之地,尤其是蒙古和新疆地区,八旗将军、都统等各级将官对所辖地区的绿营兵有指挥管辖权,各地的驻防屯守、卡伦、军台兵丁的配置,往往八旗、绿营参用,关系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基本未对这种关系加以探讨,这既妨碍了我们对两种军制关系的认识,也不利于对军制所体现的民族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第五,应该加强对绿营兵历史作用的研究。目前,多数学者将绿营兵的研究集中在对绿营兵发展历程、营制、兵额、俸饷、马政、重要战役等传统兵制史的研究上,这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还应该看到,除在军事方面发挥作用外,绿营兵还对清政府加强地方的控制、各地经济发展、交通的改善、移民与民族关系、文化传播、边疆的巩固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绿营体制也有碍于清后期对列强入侵的有效抵御,因此我们应在一些区域性研究探讨绿营兵历史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绿营兵历史作用的研究。

第六,应拓展绿营兵研究的资料搜集范围。目前,绿营兵研究成果中所应用的资料,多来源于《清实录》、《清史稿》、《中枢政考》、《地方志》、《清会典》、《清朝文献通考》等,这些当然是重要的资料来源。但除此之外,尚须拓展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各省档案馆所藏清代档案的搜集和利用。目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编辑出版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康熙起居注》、《雍正朝起居注册》、《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奏折全译》、《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乾隆朝军机处随手档》、《乾隆上谕档》、《乾隆帝起居注》、《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中国明清史料档案文献光盘库》等档案资料,台湾故宫博物院已出版清代历朝《宫中档奏折》、《明清档案存真选辑》,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编辑出版了《明清史料》(甲编至癸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简称《明清档案》计324册)等档案资料,极方便查阅,应首先加以搜集利用。另外,国内外散落着不少绿营兵营制总册(也称文册、清册),如《光绪十年各省兵数册》(兵部编,清抄本)、《滇省营制民情》、《鄂省营制驿传汇编》、《云南昭通镇四营营制总册》、《云南剑川营营制总册》等,是关于全国、各省、镇、协、营绿营兵组织对本部绿营官兵人数、营制、饷需、马匹、武器、汛塘设置与分防,甚至辖区内民情;烟瘴状况等方面情况的记录,是有关绿营资料中最为原始、全面的部分,目前尚未被学术界重视并利使到绿营兵的研究中,今后重点搜集利用。

收稿日期:2009-09-14

标签:;  ;  ;  ;  ;  ;  ;  

绿色营研究综述_绿营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