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古镇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以周庄为例_周庄论文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以周庄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古镇论文,城镇化论文,格局论文,周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业为发展动力,推动目的地人口和产业集聚及城镇用地在空间上扩张的过程。作为多元城镇化的一种模式,旅游城镇化在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旅游化的同时,也呈现出用地城镇化的过程与特征。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以其独特的资源形式和产品内涵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重要职能,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的过度和无序开发,客观上引发了生产生活空间超载、商业氛围过浓、文化景观退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协调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二者的矛盾成为亟需关注的焦点。国内已有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征、形成机制等进行了一定探讨[1,2],还有学者认为旅游古镇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现象与其遗产保护理念相悖,政府可通过前瞻性的措施控制商业化[3]。但此类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旅游促进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某种现象和业态变化,对于古镇整体的用地布局少有置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好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实现古镇发展的良性转型与升级,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旅游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复杂系统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地利用的研究,多基于生态学、环境学与管理学视角,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4,5]、景观格局演变[6,7]、影响效应[8,9]、用地变化驱动因素[10,11]及模拟预测等方面[12,13]。随着McMurry在20世纪30年代初首次探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且独特的土地利用形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侧重于旅游用地概念[14,15]、分类与功能结构[16-18]、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19-21],逐渐认识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与旅游用地息息相关[22,23],需要在根源上寻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利用模式。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有效结合成为研究土地利用的主要手段[24-26],从大尺度逐渐向微小尺度延伸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7-29]。综上所述,无论是土地利用还是土地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均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为旅游古镇用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侧重土地类型与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功能与模式的选择,少有学者从旅游推动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化以及促进土地城镇化这一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主导的古镇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在现代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多元推动下,对旅游古镇带来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机理更为复杂。基于此,利用RS和GIS技术与方法,审视旅游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过程,挖掘影响格局变化的重要因子,揭示用地格局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旨在为旅游主导的古镇合理利用土地以及在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寻求科学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周庄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拥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与独特的人文景观,古镇区面积0.47km[2],镇域面积38.96km[2]。镇区特有的街河并行、路桥相接的街市格局以及古朴宁静的生活气息,烘托了传统水乡的无穷韵味。20世纪80年代末,周庄开创江南水乡古镇游先河,带动了古镇旅游的开发热潮,形成“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近年来,镇政府积极制定了“旅游兴镇”、“旅游强镇”的战略方针,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员配置、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年接待游客保持在350万人次以上,成为周庄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如何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护传统古镇格局与文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寻求古镇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合理路径,成为周庄镇政府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选取周庄案例具有很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2.2 数据来源

       将周庄镇整个镇域作为研究区域(图1),以2002年、2007年以及2012年已经过影像融合处理的SPOT2.5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①。同时以周庄镇1∶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以及相关规划图件资料等为补充信息源,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进行遥感解译。数据处理如图2,利用1∶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几何精校正,并通过掩膜技术提取研究区的影像数据。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建立的解译标志,并以相关图件资料为参考,在ArcGIS10中进行目视解译得到相应时段的周庄镇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随机选取若干样本区域,参考野外调研数据和相关规划图件,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精度检验,三个时相的综合分类精度依次达到94.15%、95.26%和97.5%,符合遥感影像解译的要求。最后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对各时相的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3 研究方法

       2.3.1 镇域土地类型划分 目前村镇用地分类体系尚不完善,尤其对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古镇,并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本研究根据村镇土地的自然、经济、生态属性,在大量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风景名胜规划规范》(GB50298-1999)和《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为依据,发现农林地、水域、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是村镇用地的重要类型。而周庄是典型的旅游型古镇,考虑到其旅游性质,增加旅游用地这一分类类型。本文仅指直接接待及对旅游者开放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复合型建设用地,其中部分可能带有旅游景观功能的农林地、水域等用地,但本质上仍然以其自身功能为主的用地类型不归为旅游用地。由此,建立如下分类体系(表1)。

      

       图1 研究区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the study area

      

       图2 数据处理流程

       Fig.2 Flow chart of data processing

       2.3.2 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

       (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对土地利用状态与状态转移的定量描述,可全面地刻画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特征和各类型之间的转移方向[30]。即:

      

       式中:S代表面积;n代表转移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数;i、j分别代表研究期初与研究期末的土地利用类型;

表示研究期初i类型转换成研究期末j类型的面积。

       (2)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用来表征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与速度,并对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作用[30]。即: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值表示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图3 2002年、2007年、2012年周庄镇土地利用分布图

       Fig.3 Distribution map of land use of Zhouzhuang in 2002,2007 and 2012

       3 结果分析

       3.1 用地格局总体变化

       结合ArcGIS及相关资料,对周庄镇3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三个研究时段的周庄镇土地利用分布图(图3);并对研究区三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出2002-2007年、2007-2012年两个时期内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表2和表3)。结果显示,十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2-2007年土地转移总面积为206.9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1%,年平均转移量41.38

;而2007-2012年土地转移总面积增加到233.1

,占研究区总面积近6%,年均转移量46.62

,转移速度明显加快。

      

       由表2和表3可知,研究期内农林地变化总量最大,其次为水域和旅游用地。2002-2007年农林地转出面积最大为116.6

,其转化主要方向为公管与公服用地、旅游用地;向农林地转入的类型主要为水域,占转入总量的82.5%;2007-2012年农林地转出面积相对减少,转化方向主要是工业、住宅与旅游用地;转入类型主要仍为水域,占转入总量的88.62%;而旅游用地的转入来源与构成主要是农林地和水域。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大量农林地被转化成相应的建设用地;此外,周庄镇水域面积高达50%,土地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除了农民宅基地置换、耕地流转、旧厂房拆迁外,只能依靠“填湖造地”来保证建设用地的需求;同时,“镇为泽国、四面环水”的水乡格局也造就了周庄的旅游吸引力,使得水域成为旅游用地的重要来源。

       3.2 用地类型动态变化

       通过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动态度,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及总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研究区在十年间,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动态度均为正,表明这五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一直呈现增加态势,而农林地、水域动态度均为负,则表明这两种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2002-2007年公管与公服用地的动态度最大,达到33.81%,表明在此期间增加的速度最快,旅游用地的增加速度位列其次,动态度为4.71%,工业用地速度增加最慢,原因在于这一时期,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光电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入驻周庄以及富贵园、财富周庄等旅游项目的建成加剧了此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2007-2012年间,工业用地动态度最大,其次为旅游用地,原因在于周庄加大新兴产业传感器基地的建设,并不断推进康盛旅游综合体、乡村休闲产业等项目;十年间旅游用地与工业用地动态度逐渐增大,体现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周庄镇逐渐从过去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向绿色、高效、智能的产业,实行旅游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两翼经济”战略方针。总体而言,虽然研究区的水域和农林地面积总量变化较大,但其在所有类型中面积比重也大,使得动态度绝对值较小,类型相对稳定,而公管与公服用地、旅游用地、工业用地面积比重相对较小,使得研究区此类用地类型变化相对剧烈。

      

       图4 2002-2012年周庄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Fig.4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of Zhouzhuang from 2002 to 2012

      

       图5 2002-2012年周庄旅游用地空间变化图

       Fig.5 Spatial change of tourism land use of Zhouzhuang from 2002 to 2012

       3.3 旅游用地空间变化

       由土地转移矩阵可知,十年间旅游用地面积增加总量最大,为74.99hm[2]。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演示三个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成旅游用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图5)。2002-2007年增加的旅游用地主要集中于古镇核心景区东部的贞丰里社区,用于建设富贵园项目;其次是位于大桥路西部的爱渡风情小镇;虽然太师淀向北旅游用地逐渐减少且分散,但已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趋势。这一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表明传统单一的古镇观光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围绕古镇核心景点进行相关休闲旅游项目的配套建设,进而在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完善配套,实现产业与城镇融合的双重效应。2007-2012年旅游用地自南向北开始逐渐增加,原因在于核心景区周边开发已趋于饱和,但日益剧增的游客已超出古镇核心区的承载力,景区面积的有限性阻碍了周庄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周庄中部和北部具有生态环境极佳的湖荡湿地、风光秀丽的乡村自然景观以及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渔业文化,这为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度假创造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在提倡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研究区中北部旅游的发展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产业推进价值,能够使农民将农业转化依托,将农村生活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进而提升农村土地的经济附加值。

       从以上分析来看,旅游古镇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初期,周庄旅游发展主要依靠核心景区,其他用地类型表现为自然无序的发展状态。随着旅游发展的需求,以及进一步保护古镇的文化特色与传承,旅游项目开始由核心地区转向北部发展,以便更好地落实新型旅游项目,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周庄镇政府在北部地带先后建立了现代农业与生态休闲示范区、太师淀休闲度假区,加强了生态体验、文化休闲的现代产品类型,弥补古镇核心景区产品类型上的不足。这一阶段,在政府行为人为介入和旅游发展的引导下,以古镇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地带扩展,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也伴随着原住居民的外迁活动,以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同时,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外围发展,也更好的发挥了旅游旺季分流的作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快了居民空间上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公管和服务用地面积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因此,周庄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的“同心圆+扇形”结构模式(图6)。

      

       图6 2002-2012年旅游古镇用地结构演变模式

       Fig.6 Evolution mode of land use structure of tourism ancient town from 2002 to 2012

       3.4 古镇用地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旅游古镇用地格局的变化是城镇化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实地调研和GIS空间分析发现周庄镇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是多重要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图7)。

       3.4.1 影响要素 (1)自然地理环境约束。自然环境是构成旅游古镇空间格局的基本条件,周庄镇属于太湖流域中的湖荡平原,镇域界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陆地因受河网水系分割,大都呈岛状或半岛状,形成众多大小不等的田块,住宅用地形成沿河分布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水系的阻隔,古镇区较好地保留了原始风貌,近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蕴含江南水乡韵味的历史遗存成为周庄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古镇旅游核心区位于镇域南端,因而毗邻古镇区的东浜、南湖、龙凤村由于优越的区位条件首先成为旅游用地的主要扩展区。

       (2)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政府行为通常能够制约或助长土地结构变化,甚至改变用地格局演变的方向和规模,制度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政府作用的直接体现。自1983年周庄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搞旅游”三字,至1988年沈厅修复完成,政府主导走过了旅游发展的雏形阶段;“十二五”期间,周庄坚持“两翼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增强“中国第一水乡”和“国家火炬计划传感器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并进一步强调优先发展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推进“文旅互动”发展,客观上改变着旅游用地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了古镇东部富贵园休闲度假配套设施以及东北部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技术工业用地的扩张。因而政府对产业的调控和干预政策能直接影响行业土地资源的可得性和利用模式。

       (3)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镇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消费集聚能够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并且以旅游公司投入为主体、内外资、农民投入等多元投资方式,为居民拆迁安置、基础设施改善、旅游项目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客观上带动了镇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成为镇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在利益的驱动下,周庄开始完善休闲旅游综合配套项目,打造集参与体验、野外拓展为一体的周庄欢乐世界、以佛教文化为主的水月观音文化馆等独特休闲旅游新项目,加快了旅游用地以及公服与公管用地类型的改变与更新。

       (4)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旅游经济收益的增加,激发了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改变了原有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促使村民从传统的农民身份向服务人员或农业兼服务业等多重产业身份的转型,并在古镇旅游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周庄旅游的发展体现了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开发+社区参与”模式,古镇核心区原住民将沿街住房转租给外地人,破墙开店;古镇外围区部分居民开始流转农林地,转而从事旅游服务、销售活动。这些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使得古镇近年来商业化气息愈发浓郁,旅游用地结构受到商业化的侵蚀,并且随着古镇旅游的发展,大批游客的涌入,加剧了核心景区的拥挤度,占据了部分居民公用设施,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开始寻求更为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一需求造就了古镇外围区住宅用地以及公管公服用地的迅速增加。

      

       图7 周庄用地格局演变驱动机制

       Fig.7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land use pattern evolution in Zhouzhuang

       3.4.2 驱动机制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旅游作为周庄古镇的支柱产业,其影响已突破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相应地带动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周庄土地利用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在内力与外力的双重驱动下形成的。内力驱动主要是自然基础条件的制约,周庄特有的水乡特色,奠定了镇域原有的土地格局,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水域用地转换其他用地的天然约束,成为整个镇域土地利用风貌的基础。外力驱动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与政策的引导、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以及生产方式变革相互交织作用。可以说,新形势下的人地关系成为古镇用地结构改变的动力源泉。政府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快旅游新兴项目的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整合乡村空间,加大原有居民聚居和迁移的力度,促使原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和促进镇域产业结构的重组和更新,先后将一些农林地、水域转为旅游用地和工业用地,用于加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改造,以及与旅游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延伸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促使其旅游用地由原来的核心景区逐步向北部转移,并依托村镇原有设施发展农家乐、民居客栈、文化休闲等配套产品,使得整个镇区用地结构发展改变。此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古镇原有居民更多地参与旅游项目建设,促使居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上外地居民的不断涌入,加剧了镇区商业化用地的不断增多,为了获得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由核心区逐渐外迁到古镇外围地带,进一步加剧了住宅用地和公管用地的增多。

       因此,自然条件的演变奠定了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产业在政府政策与行为的宏观调控下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最终导致人口城镇化、产业旅游化的同时,也呈现出用地城镇化的过程与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古镇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对深刻理解旅游城镇化过程、特征、模式与路径,处理好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等方法对近年来周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过程、格局及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2007-2012年周庄镇土地利用转移面积较2002-2007年明显增多,且转移类型中以农林地的转移较为突出,更多转向为公管与公服用地以及旅游用地,而旅游用地的转入更多的来源于农林地和水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林地转化成建设用地的进程。②十年间,除农林地与水域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为正,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动态度较大;旅游引导下的古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拓展的演变态势,用地结构表现为“同心圆+扇形”模式。③旅游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过程,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的内外双重驱动作用下的结果,内力驱动主要集中在古镇用地结构特征上的延续,外力驱动主要促使用地结构的转型与更替。

       4.2 讨论

       随着当前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古镇作为支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越来越面临着旅游发展转型的困境,尤其是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保护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古镇,迫切需要在空间形态上寻求一种健康的发展机制与模式。作为江南水乡古镇早期开发的典型代表,周庄用地格局演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最直接的空间表达,还为旅游城镇化中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以及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很好的引导和借鉴。周庄十年以来土地利用特征表明,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整体用地格局的演变,在力图保护古镇核心景区的前提下,为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向外围扩展建设用地,同时也带动了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整体产业布局尚未合理,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入融合有待深化,以一味侵占农林地和居民居住空间而换取的古镇经济发展的方式尚需改变等问题。

       因此,对于此类拥有核心吸引力旅游资源的古镇旅游地,可依托其已有的古镇品牌效应,围绕核心景区,开发休闲农业与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利用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作用促进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旅游用地良好的兼容性,使同一片土地资源同时具有土地生产和旅游的双重功能甚至多重功能,起到对土地生产力综合立体开发与利用的功效;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构建“同心圆+扇形”模式,形成以“古镇核心景区+乡村休闲度假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旅游引导下的城镇化道路。这样既可满足古镇旅游的发展需求,增强旅游古镇核心的凝聚作用,又可通过这种发展模式的延展,整合乡村生态景观和文化传统,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力度,进而促进古镇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虽然选择典型案例周庄古镇对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剖析,但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案例地,进一步细化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并将其置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更加准确地揭示旅游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化特征、影响因子与作用方式。

       注释:

       ①数据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区域分中心(http://nnu.geodata.cn)提供。

标签:;  ;  ;  ;  ;  ;  ;  ;  ;  

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古镇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以周庄为例_周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