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历史时刻的重大战略性思考——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论述论文,跨世纪论文,时刻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论断,是精辟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面向新的世纪,继续保持和发挥党的先锋队性质,实现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与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锋队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基础和根本依据;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领导的各项事业提供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本质和根本经验。它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依据和保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清了障碍。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初步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经验,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把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开拓进取,领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证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不断胜利;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遇到坎坷和挫折。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证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依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不仅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它是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起来的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思想道德文化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统率着整个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先进的思想道德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标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主要的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风尚。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要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思想文化风云激荡、交错融合。因此,必须顺应潮流努力学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迷信,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宗旨,是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最终属于人民,是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制定政策和判断改革政策得失成败的依据和标准。必须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经验,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紧紧依靠和有效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艰苦奋斗。必须坚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要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的成果,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实现和发展人民的利益,才能使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在跨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向全党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永远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