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血液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丽娟,邢玉洁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 102208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血液科病人护理效果改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100例血液科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专项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管理质量显著,能够明显提高血液科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并且不断强化其遵医行为,为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科;护理干预

【引言】

血液科疾病往往比较严重,如白血病等,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在开展临床实践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较低,导致其无法正确认识疾病,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制约作用。本研究选取100例血液科病人,对其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100例血液科白血病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所选病例均满足白血病相关诊疗标准[1],且符合相关治疗指征。数字随机法分组,即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38.93±2.56)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8.59±2.63)岁。2组患者病情明确,且患者本人或家属对诊疗情况知情,排除不满足治疗指征及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2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开展常规性健康教育,及时讲解血液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相关注意事项。了解对患者治疗情况,针对不足之处,及时作出明确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专项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详细情况如下:

(1)成立健康宣导小组:明确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专科护理人员、营养师、心理护理指导人员等。护士长对患者相关护理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专科护理人员及心理指导人员组织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实际操作。由于白血病患者多需要进行化疗治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因此配备营养师,对其体内营养状况进行改善。

(2)健康宣教实施路径:根据主治医师医嘱,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对其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健康教育相关护理路径,明确健康宣教内容。掌握患者实际状况患者,并为其制定相对完善的诊疗计划。对于处于病情不同阶段者,给予针对性及差异化健康宣导,并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时进行整改,使护理干预更为全面性,且兼具特色。

(3)推行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推行问答式健康教育方法,开展健康教育前,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明确,例如,白血病治疗、预防注意事项等。采取问答式方法,若患者无法作答,则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项健康教育。与此同时,开展随机性健康教育方法,由于本组病人存在心理、生理层面上的差异,应在做好系统性健康宣导工作的同时,结合每个病患特点,对其采取随机性健康教育,有效弥补整体性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

1.3评价指标

对2组患者或家属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等情况进行比较,病情知晓主要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注意事项、整体诊疗措施、预后效果情况是否知晓。遵医嘱行为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戒除烟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健康信念则是患者对健康的态度及信念,为患者主观态度。与此同时,对患者或家属就诊满意度进行调查,取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 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均高于对照组,χ2 值检验结果显示,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就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提倡全面兼顾患者诊断、治疗、护理等预后方面工作,具有系统性,及时对患者开展专项健康教育及宣导工作,可培养患者面对疾病的正确态度[2]。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丰富护理内容,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满足血液科就诊患者治疗需求。所在医院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将血液科病人作为重点,为其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患者临床诊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李曼帝[3]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证实,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管理质量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科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本研究相关结果基本相同,充分证实专项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总而言之,健康教育以人性化护理为基础,能够明显提高血液科白血病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同时,突出优质护理内涵,不断强化其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诊疗的认知。此外,健康教育能够强化患者健康信念,树立良好治疗信心,为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元,顾则娟,蒋秀美,等.急性白血病患者标准护理方案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13(03):261-266.

[2]杜琳,项丽娟.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安徽医药,2014,23(04):786-788.

[3]李曼帝,倪敏,胡丽丽,等.赋能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24(09):72-77.

论文作者:潘丽娟,邢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血液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丽娟,邢玉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