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沙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论文_宇建龙

浅谈沙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论文_宇建龙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白水江林业局 甘肃庆阳 745100

摘要: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沙棘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同时果实和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掌握沙棘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知识是完全必要的。?沙棘是定西市漳县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当地沙棘林面积越来越多,沙棘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该市森防部门从2010年开始成立了沙棘病虫害防治试验小组。经调查发现,沙棘林主要食叶害虫有舞毒蛾、天幕毛虫;蛀干害虫有红缘天牛和沙棘木蠹蛾。根据各虫种生物学特性,特制定了五种试验性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沙棘 病虫害 防治

一、桑白介壳虫

1、症状桑白介壳虫发生时,幼虫成群固定在沙棘枝干上,吸食汁液,使树势衰退,甚至萎缩干枯死亡。

桑白介壳虫极易识别,在沙棘枝干上,只要发现有密集的白色蜡状小点,就是桑白介壳虫雌虫的介壳。棉絮状物即是雄虫的介壳。雌介壳近圆形,长2~2.5毫米,背部隆起呈伞形,介壳上有一个黄褐色隆起的壳点。壳下雌虫呈卵圆形,橙红色,体长约1毫米。雄成虫介壳白色,长约1毫米,长筒形,壳点橙黄色。幼虫扁椭圆形,长约0.3毫米,六足爬行。

桑白介壳虫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在枝干上越冬,5月在介壳下产卵并孵化。7月幼虫变成虫,产卵孵化,8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分散于树枝为害。9月出现第二代成虫,10月份开始受精成虫在沙棘枝干上越冬。

2、桑白介壳虫防治可用50%的对硫磷乳剂,80%的敌敌畏乳剂,90%的敌百虫晶体的1000~2000倍液,分三次喷杀。第一次在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时,此时虫体膨大,介壳边缘发生裂缝,药剂易从裂缝处渗入。第二次在幼虫大量出壳时喷杀。第二次在8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大量出现时喷杀。连续三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舞毒蛾(OcneriadisparLinnaeus)

1、症状舞毒蛾为杂食性食叶害虫,为害沙棘和多种树木。大量发生时树叶可全部被食光,发生范围遍及沙棘主要分布区。1986年内蒙古林科院保护室在凉城县调查时发现,大面积的沙棘林树叶和嫩枝被舞毒蛾吃光,远远望去,整个林分形如火烧。

舞毒蛾的生活史为一年1代,以卵越冬。卵多产在树叉、土块、石块下面。春季在沙棘放叶时卵孵化为幼虫,营养期2个月。初龄幼虫虫体较长,常吐丝下垂,借风力扩大为害,龄期4~5龄。7月间幼虫在树干、树皮缝、枝叉处化蛹,8月羽化产卵,卵块上有褐色茸毛覆盖。

2、舞毒蛾防治可用50%的对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沙棘种植园内,还可以利用舞毒蛾白天下树潜伏的习性,在树干上涂毒环。卵期用煤油沥青(2:1)的混合物涂抹卵块。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schulsky)

1、症状黄褐天幕毛虫在沙棘林内发生极为普遍,取食树叶,严重时吃光树叶,树势减退,造成大量落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黄褐天幕毛虫又称“顶针虫”、“春粘虫”。其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孵化为幼虫。幼龄幼虫在树叉上吐丝结网,形成天幕,白天在天幕内群栖,夜晚出来取食,老熟时开始分散,食量很大。6月中旬在卷叶或两叶间结茧化蛹。7月成虫羽化并交尾产卵,卵块常挂于树梢,灰白色,圆筒形,排成“顶针状”卵环。

2、黄褐天幕毛虫防治,可在幼虫大发生时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1000~2000倍液。在种植园内,于秋季用人工剪除沙棘上的卵块,并予以烧掉。

四、沙棘实蝇(1LhagoletisbatavaobseuriosaKol)

1、症状沙棘实蝇为害沙棘果实,是种植园内最危险的害虫,大发生时可使果实减产90%,沙棘实蝇在我国被列为检疫害虫。

沙棘实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表上层越冬,翌年6月至8月羽化。成虫蝇黑色,体长4~5毫米,头部黄色,有一对透明的腹翅,卵稍发黄色。在果皮上产卵,卵期为一周,幼虫孵化后进入果实内,取食果肉。幼虫期20天左右,老熟后到土壤表层以被膜作假茧,以蛹越冬。

2、防治沙棘实蝇可用乐果60%可湿性粉剂,配制成4000~6000倍液,50%对硫磷2000~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的1000~2000倍液,用这三种药液喷雾防治幼虫及成虫均有效。

五、沙棘木虱(PsyllahipphophaesFrst)

1、症状沙棘木虱是一种叶部害虫。在沙棘芽苞开放时幼虫首先钻入芽苞内为害,随着沙棘的萌动放叶,其幼虫又转移到叶子背面为害,吸吮叶汁,致使叶片扭曲发黄。

沙棘木虱虫体长3毫米左右,初为浅绿色,后为浅棕色。幼虫共5龄,一龄深棕色。6月初幼虫变若虫,翅尚未发育健全。6月末至7月初,翅膀长全变成虫,8月中旬成虫产卵。卵为白色或草黄色,牢牢固定在沙棘芽鳞基部。

2、沙棘木虱的防治,主要是在春季沙棘花芽萌动初期,喷射50%对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也可以用掺有肥皂水的硫酸烟碱溶液喷洒。

参考文献:

1.黄金水,何学友,蔡天贵,廖应正,黄金梅;棕色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1989年01期

2.杨奋勇;许胜利;王瑛凯;苏梅;刘秀峰;靳嵘;;狗獾控制沙棘木蠹蛾的初步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07年01期

3.王宇飞;王洪平;宗英飞;赵建宇;王维升;;舞毒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对沙棘林的危害[J];沙棘;2008年01期

4.夏福顺;;杨树食叶害虫生物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5.宗世祥;骆有庆;许志春;姚国龙;王玉友;;沙棘主要蛀干害虫危害特性及种群动态变化[J];中国森林病虫;2006年01期

6.骆有庆,路常宽,许志春;林木新害虫沙棘木蠹蛾的控制策略[J];中国森林病虫;2003年05期

7.宗世祥,贾峰勇,许志春,骆有庆,张连生,梁树军;沙棘木蠹蛾的幼虫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J];昆虫知识;2004年06期

8.魏运亨;;沙棘木蠹蛾发生形势严峻[J];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15期

9.孙永平;郑红旗;张连生;梁树军;姜宗辉;;辽宁省沙棘木蠹蛾综合治理初步研究[J];中国森林病

论文作者:宇建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9

标签:;  ;  ;  ;  ;  ;  ;  ;  

浅谈沙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论文_宇建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