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2例报道论文_杨维秀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2例报道论文_杨维秀

杨维秀

(贵州省福泉市中医医院 贵州 福泉 550501)

【摘要】 目的:临床总结性分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了2014.3.01-2014.08.30在重庆儿童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2例新生儿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予以青霉素、拉氧头孢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疾病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并积极予以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预防发生不良后果。

【关键词】 新生儿;李斯特菌脑膜炎;单核细胞增多性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88-02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简称李斯特菌)所引起的脑膜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的成人患者[1-2]。本菌除引起脑膜炎外还可引起妊娠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及病灶性感染,如皮肤脓疮、化脓性结膜炎、淋巴结炎、心内膜炎、骨髓炎等。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40岁以上成人[3]。男女发病无差别。现将本人在重庆儿童医院2014.3.01-2014.08.30新生儿科诊治中心进修期间,新生儿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2例报道如下:

案例1:患儿:余强,男,4天4小时,患儿生后出现面色苍白,反应差,无明显咳嗽、无呻吟,吐沫及进行性呼吸困难,无尖叫、抽搐及双目凝视,当地医院予以纳诺酮及654-2后,患儿面色发绀好转,转入重庆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起病以后精神反应差。

孕母在孕20周,孕28周均有感冒病史,未使用过抗生素。

体查:T360C,P:138次/分,R:60次/分,入院体重:2790g,血压73/30mmhg,成熟儿外貌,营养发育可,神志清楚,反应差,哭声弱,颈部稍抵抗,双肺呼吸音对称,稍增粗,双肺无明显干湿罗音,神经系统检查: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减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消失。

辅助检查: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潘氏试验++,细胞总数86×106/L,有核细胞:48×106/L,单个核细胞40/80,多个核细胞8/48,床旁头颅B超:未见明显异常;脊液生化:微量蛋白1.94g/L,糖2、11mmol/L,氯离子118.7mmol/L[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脑脊液培养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脊液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找到新隐球菌;脑脊液病毒1号检查阴性。确诊后予以青霉素、拉氧头孢、甘露醇、保心、保脑、支持、对症等治疗。

经上述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无颈抗,吸吮反射、觅食反射顺利引出,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稍减弱。第2、3周均复查脑脊液:生化、常规正常,脑脊液培养无细菌及真菌生长,痊愈出院。

案例2:患儿:王艳之女,女,9天,因间断“发热、反应差8+天”于2014年8月7日入院。入院第二天腹泻加重,约14次,无粘液脓血,患病以来,反复低热,最高体温38.30C,在当地医院予以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抗感染8天治疗,患儿腹泻减轻,但患儿白细胞仍进行性增高,反复低热,急转入“重庆儿童医院”,住院治疗。

体查:T36.2℃,P:132次/分,R:56次/分,入院体重:3440g,血压92/51mmhg,对光反应存在,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稍增粗,双肺未问及干湿罗音,心率132次/分,律齐,心音欠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稍膨隆,软,全腹无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自然屈曲,神经系统检查:吸吮反射、觅食反射顺利引出,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消失。

辅助检查:血培养:单核细胞增多李特斯菌;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潘氏试验++,细胞总数78×106/L,有核细胞:46×106/L,单个核细胞38/78,多个核细胞8/46,床旁头颅B超:未见明显异常。脊液生化:微量蛋白1.85g/L,糖2、14mmol/L,氯离子115.6mmol/L[5]。脑脊液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找到新隐球菌;脑脊液病毒1号检查阴性。明确诊后予以青霉素、拉氧头孢、甘露醇、保心、保脑、支持、对症等治疗。

1周后脑脊液复查: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单个核细胞0,多个核细胞0。脑脊液生化:微量蛋白1.35g/L,糖2.13mmol/L,氯离子121mmol/L;脑脊液、血培养:无细菌及真菌感染。第2、3周后均复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脑脊液培养均无细菌、真菌生长;炎性指标复查均正常,患儿精神食欲可,体温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LM简称为李斯特菌),特别是孕产妇尽可能少吃乳制品、进口牛肉等,该病起病急骤,临床少见,值得儿科医师引起高度重视,尽早确诊是诊断该病的关键[6-7],以上两个病例我们使用青霉素和拉氧头孢联合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保脑、保心等支持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余加林,吴仕孝著.实用新生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四版),2011.

[2]焦颖、张巍、翟桂荣发表的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09).

[3]周文莉,朱敏丽,严超英,等.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7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6(2):154-155

[4]戚丽敏,崔屹,刘根焰.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报道[J].微生物与感染,20094(4):228-230.

[5]吴莉,张贤华,陈豪,等. 李斯特菌败血症六例报告[J].中华儿科杂志,2008,7(1):22-25.

[6]连凯,谈卫军,赵丹,等. 2002--2012年人和动物李斯特菌感染报告数据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10):1033-1038.

[7]王曲倔,杨尧,曲俊彦,等. 李斯特菌败血症13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14(5):405-407.

论文作者:杨维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膜炎2例报道论文_杨维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