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_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04)02-0053-05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发达的美国率先开始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研究的直接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美国贸易大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来自后起之秀日本的挑战:(1)1976年日本钢铁产量首次超过美国,并向美国出口744万吨,一举打破了美国雄踞世界钢铁业近一个世纪的至高地位。(2)1953年日本电视机才刚刚问世,而美国此时电视机已进入家庭普及化阶段,但到1976年,日本电视机产量则跃升为500万台,并向美国出口296万台。(3)美国一直号称汽车生产大国,但1980年美国生产汽车为800万辆,而日本却生产了1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1977年至1981年,美国汽车产量下降了33%,而进口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则由18%上升到25%。(4)半导体是美国发明的,它为美国的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半导体的核心技术16KRAM市场一直为美国企业所垄断,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16KRAM市场的主要部分却被日本企业占领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了保持其世界贸易大国的霸主地位,不得不在震惊之时,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随后,英、法、德、日、葡、瑞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陆续开展了有关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并渐次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国际竞争力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评价理论丰富多彩,而且评价方法也有很多种。我国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约10年左右。1990年前后原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单位开始尝试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竞争力研究才成为经济学界、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一)国际竞争力的涵义、来源与分类

1.国际竞争力的涵义。竞争力与竞争是一对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关系在于:有竞争才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虽然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未引起我国语言学界、经济学界、法学界的应有重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1983年版)、《辞海》(1989年版)、《法学词典》(1984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1988年版)等均未收录,就是一个例证。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并对此也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归纳起来看,所谓竞争力,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一种综合力。这一概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之间相互比较、较量才有可能存在的一个概念,没有竞争主体之间的相互较量、竞争,也就不存在竞争主体的竞争力问题;第二,竞争力是指某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量,从单个竞争主体自身的角度来讲,竞争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量是他的能力或素质的表现;第三,从竞争主体争夺的竞争对象来看,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或获取力;第四,从竞争的结果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最终取得某种收益或某种利益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是在国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直接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1985年,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1994年,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报告认为,竞争力已经不再主要取决于拥有原材料或劳动力成本,而是主要取决于是否比其竞争者更有能力去创造、获取和应用知识。1985年,WEF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4年,WEF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一国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随后1996年,WEF又对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再如,OECD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的涵义也是如此。1986年,OECD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1994年,OECD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创新能力。1998年,OECD又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生产要素取得持续的高收益和高使用率的能力。

2.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古典国际贸易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的相对优势,在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则比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发展经济学家则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工业化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将带来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和促使工业化的政府政策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本更能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竞争力。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对经济实际增长的作用甚微,相反,技术创新和新的科学知识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则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当今竞争力是源于效率和技术创新的。研究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竞争力就是指各国的工业实力。对于提高工业实力而言,除自然资源外,工业的管理经验,支持工业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实力,工业的实力又决定于企业的状态。因此,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于国际竞争力理论源于哪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竞争力理论主要源于6个方面,即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包括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由放任学说、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大卫·李嘉图的自由竞争思想、古典经济学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自由思想;新自由主义完善竞争理论,包括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危机、哈耶克的自由竞争理论、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的竞争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和其他学派的竞争理论;垄断或不完全竞争理论,包括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有效竞争”与“受竞争经济理论”,包括“有效竞争”理论、“受竞争经济”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马克思竞争理论。

第二种观点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主要源于3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主要源于6个方面,即比较优势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所有权理论、文化差异理论;新贸易理论;波特竞争力理论;马克思竞争力理论;西方完全竞争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

第四种观点认为,国际竞争力理论主要源于主流的西方经济理论,其核心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模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为:保罗·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论文;加里·贝克尔等人的《人力资本,生育经济增长》论文;杨小凯和博兰德的《经济增长的一个微观机制》论文;罗伯特·卢卡斯的《关于经济发展的机制》论文。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称为知识积累模型;二是认为技术进步取决于人力资本建设的资源投入,主要体现在对R&D部门的投入,称为基于R&D的模型;三是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演进出发来研究经济增长,称为分工演进模型,简称ED模型。

3.国际竞争力的分类。一些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门别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是:狄昂照等人将国际竞争力分为商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行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焦瑾璞将国际竞争力分为宏观层次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产业竞争力与微观层次企业竞争力。1989年法滋玻将竞争力分为虚假竞争力和真实竞争力。虚假竞争力是指与低工资、汇率变化、补贴出口和高利润相联的竞争力,真实竞争力是指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相关的竞争力。1992年经合组织(OECD)将竞争力分为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宏观竞争力是指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微观竞争力是与企业取得市场和增加利润相关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则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等相关的竞争力。1995年莫夫卓基将竞争力分为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三个层次。1996年埃森登等人将结构竞争力称为系统竞争力,它由文化层次、宏观政策层次、产业政策层次和企业管理层次的系统性因素决定。此外,张金昌则从多方面对竞争力进行分类:从竞争主体的角度,可以将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利益共同体竞争力。从竞争对象的角度,可以将竞争力分为产品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等。其中,企业竞争力又可进一步分为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竞争结果来看,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可分为GDP评价法(或人均GDP评价法),包括购买力平价(PPP)评价法和相对购买力平价(PPP)评价法;产业产出购买力平价(PPP)数据评价法,包括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法(ICOP)与153组商品数据评价法;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法;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评价法。从竞争力决定因素来分析,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单因素评价法,包括生产率评价法、单位成本评价法、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法、新增投资规模评价法、企业规模评价法;多因素评价法,又称综合评价法,包括WEF评价法、IMD评价法、世界银行评价法、标杆测定评价法和波特评价法等。以下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1.WEF评价法。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始讨论国际竞争力问题,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1985年,又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合作,共同研究国际竞争力评价问题,并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因见解不同,1996年,WEF与IMD分离,单独出版《全球竞争力报告》。

1985年~1990年,WEF采用的指标共分为381项,其中249项为统计指标(硬指标),其余132项为调查指标(软指标),这些指标共分为十大类,即:经济活力、工业效率、市场趋向、金融活力、人力资源、国家干预、资源利用、国际化倾向、未来趋势和社会政治稳定性。1991年~1996年,又分为八类24项指标,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指标项目也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渐变少。

在理论上,WEF侧重于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增长为基础,建立了多因素评价的系统评价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经验性研究文献的综合。其国际竞争力要素被归为八类,在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指标。

1997年,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国际竞争力要素分为开放度、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法规和社会文明等八大类,列出指标195项,其中统计指标68项,“软指标”127项。

WEF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各国国际竞争力得分,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有3项:(1)国家经济总体运行评价。(2)国家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总排名结果,各要素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结果,各要素下属综合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结果。(3)国家国际竞争力资产负债表。

2.IMD评价法。1996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与世界经济论坛(WEF)分离后,单独出版了《世界竞争力年鉴》。

在理论上,IMD着力于国家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的潜力,从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系统评价。其国际竞争力要素被归为八大类,在每类下又细分若干指标。

1997年,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国际竞争力要素分为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与国民素质等八大类,列出指标244项,其中统计指标160项,“软指标”84项。2000年,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国际竞争力要素分为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政策和运行、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与国民素质等八大类,列出指标290项,其中统计指标180项,“软指标”110项。

IMD国家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成果有:(1)参评国家竞争力综合排名、8大要素排名和47个子要素排名;(2)由参评国家可控制的20个最好指标和20个最差指标组成的资产负债表;(3)布局吸引力排名,可以说明各个国家在制造业、服务及管理业、研发三个方面的吸引力比较结果;(4)得到国家竞争排名树,进一步突出了每个国家的排名位次;(5)国家竞争力结构与排名第一的国家的结构的比较等。

3.出口数据评价法。根据有关文献,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来分析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是非常多的,但用的最多最广的则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净出口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等。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该指标可以是一个国家出口总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之比,反映国家在世界出口市场的比重;也可以是一国特定产业或者产品的出口总额与世界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之比,反映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出口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国、该国某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在进行产业或产品层次市场占有率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时,还可以使用渗透率、进口份额、出口贡献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等指标来补充。

净出口(贸易收支差额)指标。净出口也称为贸易收支差额,是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反映一国从国际贸易中取得的净收入。在国家层次,净出口额为正说明贸易盈余,为负说明贸易赤字;在产品和产业层次,净出口为正说明该产品或产业为出口创汇型,为负表示该产业或产品为进口替代型。

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分工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可比净出口指数(NTB),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这一指标用来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值为-1表示该国或该产业、该产品只进口不出口,+1表示只出口不进口,从出口角度来看,该指标越接近于1,表示国际竞争力越强。

显示性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是指国家i在a产业或产品的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a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出来。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从而被广泛采用。

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产品国内生产和消费之比,与该国所有产品的生产之和与消费之和的比。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大于1说明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有净出口,其相对竞争力较强。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小于1则说明该产品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其相对竞争力较弱。总体来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该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地位越重要。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是指通过计算每件商品的出口价格的变化,来间接的反映出口商品的质量的变化。该指标值大于1表示出口价格反映产品质量上升,小于1则表示产品质量下降。

4.成本评价法。一种是价值成本竞争力评价法。该观点认为:竞争力是多项价值成本比的总和。其中价值、成本概念甚为宽泛,不仅考虑其有形、无形状态以直接间接的来源,而且涉及了其时间价值的概念。用公式来表示:竞争力=V[,j]即代表价值项目,C[,j]即代表成本项目。

另一种是单位劳动成本评价法。单位劳动成本可以用每小时劳动的工资报酬和每小时劳动的产出之比来计算,即单位劳动的成本为:是在j国第i产业在t时间每小时的工资,(Q/L)[,ijt]是j国第i产业在t时间每小时劳动的产出。单位劳动成本可以用本国货币计算,也可以用他国货币计算。

5.标杆测定评价法。标杆测定评价法是一种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标杆测定的首要功能是找到一个评价竞争力的标杆。第二个功能是找出差距,统一思想认识。第三个功能是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第四个功能是提供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标杆测定的基本方法:(1)确定标杆测定的主题。主题可以是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最关心的问题或最关键的竞争力决定因素,主题是在对自己的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2)确定标杆测定的对象和内容。对象应当是在同业、同部门中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内容应当是在标杆测定主题范围内决定标杆测定对象主要表现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4)资料收集和调查。在实地调查之前,要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事先在内部进行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5)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自己企业、产业(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6)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与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7)组织实施,并不断将实施情况与最佳做法进行比较,努力达到最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

(三)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应用

1.WEF与IMD评价法的应用。世界上很多单位和个人都采用WEF与IMD评价法去评价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一些单位和个人也采用WEF与IMD评价法去评价国际竞争力。例如,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及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WEF与IMD评价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于1997年3月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该报告应用了381个指标数据,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工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金融体系、政府管理等方面。1997年,《中国国家竞争力发展报告》研究主题为产业结构;1999年,《中国国家竞争力发展报告》研究主题为科技竞争力。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单独出版了《中国国家竞争力发展报告》,该报告研究主题为21世纪中国发展。

2.出口数据评价法的应用。1992年,狄昂照、吴明录等出版了《国际竞争力》一书,该书第1章第2节和第3章专章专门论述了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该书在进行了亚太15国(地区)国际竞争能力的比较的同时,也专门对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进行了探讨。1997年,金碚出版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该成果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工业品品牌的竞争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1998年,裴长洪出版了《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该专著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与中国产业竞争力等进行了实证研究。1999年,邹薇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对中国1965年~1995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不少有见地的结论。2000年,郭克莎从生产率、劳动成本、进出口、生产规模等角度对1993~1998年中国工业和世界工业的差距进行了研究,并就提高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2001年,张金昌出版了《国际竞争力评价》,该书运用有关出口数据指标对中、美两国的若干产业进行了比较和检验,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

3.标杆测定评价法的应用。标杆测定评价法最早在美国被应用,目前在美国应用的也最为广泛。上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使用标杆测定评价法。90年代,欧盟上世纪一些国家也先后采用标杆测定评价法。欧盟组织实施标杆测定活动主要包括:一是1996年10月欧洲议会初次提出了进行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国家基础环境构架三个层次的标杆测定。二是1996年11月欧盟工业委员会号召欧盟及其成员国“针对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启动数个标杆测定试点项目”。三是1997年4月欧洲议会正式提出了在企业、产业和国家环境构架三个层次促进标杆测定应用的一系列试点项目,具体工作从1991年5月开始,1998年全部完成。四是2000年3月欧盟首脑里斯本在会议上做出决定,要求迅速在企业、产业和基本环境层次上开展标杆测定。目前已经完成的标杆测定活动主要有:企业层次包括:企业成功的标杆测定;企业标杆测定的指标:欧洲研究;质量项目:面向中小企业。产业层次包括:汽车产业公司的标杆测定;美国国防采购实践的标杆测定及在欧洲的应用;欧盟、美国化工产业能源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标杆测定;欧盟国家建筑产业的标杆测定;欧盟国家政府采购实践的标杆测定;信息技术产品促进办法标杆测定;造船设备领域的标杆测定;化工、橡胶、塑料工业竞争力比较。环境构架层次包括:产业界与科学研究界关系的标杆测定;中小企业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标杆测定;产业领域各种特许证、准营证的标杆测定(重点在中小企业);在经营环境改善方面地区竞争力的标杆测定。

标签:;  ;  ;  ;  ;  ;  

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