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论文_陈斌

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 湖南邵阳 422500

【摘 要】目的:分析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纳入6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信息库中采用信息库抽签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关节腔注射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9(81.2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65.63%)例,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恢复其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腓骨高位截骨术;中西医结合;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

膝骨性关节炎也就是临床所称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是以某个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病变为核心的,从而累及骨质,包括滑膜、关节囊以及其他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1]。膝关节本身作为负重关节,其随着个体年龄增加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膝关节病变。在临床统计中发现,该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多元化,如药物、理疗、手术等。但是,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本次研究中,分析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纳入6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信息库中采用信息库抽签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52-75岁间,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92±4.37)岁。而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51-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64±5.3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认为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以疼痛、关节红肿等为主[3]。对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首先应用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案。在患者治疗时,患者应当保持半卧位,并将膝关节充分暴露出来,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进行消毒,采用8号针头对患者进行穿刺,而当患者进针后,如果患者膝关节感到酸胀时,则说明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将2.5ml玻璃酸钠缓缓注入。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首先取患者的穴膝眼、委中穴、足三里、阿是穴、梁丘穴等穴位。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以针刺得气为有效,针刺有效后留针30min。

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月连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3 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疼痛消失;有效: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疼痛缓解;无效:患者膝关节功能与疼痛感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统计学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而患者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年龄信息以(x±s)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进行描述,给予x2检验,将P<0.05看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9(81.2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65.63%)例,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会使得患者膝关节腔内部存在一定的积液,从而使得膝关节负重能力降低[3]。同时有与老年人群的膝关节负重较大,周围韧带形成,也有劳损的情况,导致关节囊和滑膜出现严重摩擦,容易导致继发性滑膜炎的形成,并且关节软骨也会出现软化和退行性病变,最终影响患者的正常膝关节功能,导致患者关节严重疼痛[4]。

玻璃酸钠是关节软骨的基质和滑液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对关节腔的炎症反应进行减轻,缓解患者的痛苦。并且在关节的正常活动中,玻璃酸钠还能起到润滑关节的效果,对关节软骨进行保护,但将其单独应用于治疗中,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中医针灸是我国应用时长久远的治疗方案,其主要能够对患者的经络进行调节,起到良好的濡养筋脉作用。膝骨性关节炎在我国中医理论中,认为其属于痹病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关节部位出现气滞血瘀而导致的关节活动僵硬,所以应当采用补法进行针灸[5]。在进行针灸时选择患者的穴位进行针灸,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经脉循环功能,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一定的控制,并且针灸还能够对患者的血运循环进行改善,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中将两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恢复其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徐锋.关节腔注射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1):111.

[2]周文军.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经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S1):164.

[3]孙海勇.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在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58-159.

[4]李姝娟.玻璃酸钠联合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36-37.

[5]汤杰杰.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6):266-268.

论文作者:陈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论文_陈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