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论文_索金勋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论文_索金勋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学校 索金勋

一、科学分组

小组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老师首先需要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首先摆在老师面前的是分组问题。在分组的时候,老师要把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在每一个小组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小组进行划分,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不能全是学习好的或者全是学习差的,在小组中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学习好的学生搭配学习差的学生,通过这种搭配,最终使学生之间共同进步。一般情况下,学习小组的数量保持在4到6人,小组成员太少就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无法使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小组成员太多,就会导致小组每一个成员无法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去。因此,科学的小组划分影响小组学习的效率。

二、规范操作

在小组操作中,首先要保证小组的讨论时间,老师要给各个小组充分准备的时间。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老师可以提前告诉各个小组下节课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提前准备。例如,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中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章时,老师就可以提前告诉各个学生小组下节课要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提前准备,以便学生搜集资料。

三、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在小组学习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各个小组的学生应该对老师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为了使小组讨论达到目的,就需要在各个小组中设置一个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对小组的任务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小组负责人应该是轮流制,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担任小组长的职责,一方面可以使小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到书本上要求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还是以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为例,书中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章,当老师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时,小组组长组织本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任务分配给大家,让不同人都能够负责一些具体内容,最后,老师上课之前,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归纳学生的资料,再由小组长代表本组进行发言。

四、保证多层次的学习效果

小组学习就是为了发挥小组的作用,但除了保证小组的学习外,还要把“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结合在一起,在整体中需要顾及部分个体的学习,在部分中还要考虑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并不是为了保证小组学习就不顾及个人的学习和整个班级的学习,而是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进行结合,保证每一个人的学习成果。还是以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为例,书中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章,老师既要通过分组的形式保证各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要照顾具体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此外,还要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五、全班进行交流

在小组学习中,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发言后,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各个小组都可以学习其他小组的优势,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是以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为例,书中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章,老师先让每个小组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讲解,然而再让不同小组之间自由交流,最后,老师再统一总结一下各个小组的内容,总结之后,老师要指出不足,对好的方面及时进行表扬。

论文作者:索金勋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论文_索金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