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_杨燚,陈莹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_杨燚,陈莹

襄阳市建筑设计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逐渐的显露出来。若想要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需要合理的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其中的问题,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提高设计水平。笔者针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问题;措施

引言

结构设计作为土木工程的关键环节,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其工作内容涉及广泛。结构设计是工程形式与内容、艺术与技术、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融合,是保证建筑工程发挥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础。结构设计包括地基设计、防震防火设计、墙体设计、门窗设计、变形缝设计以及楼板设计,其涉及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学、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学、建筑经济学以及施工技术等多门学科,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

1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

1.1工程地基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地基对工程的质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若地基质量未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就易对工程的抗震性造成影响。比如说,在工程施工时选择的地基为软土地基,这种情况下就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从而破坏工程的结构,致使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工程施工前一定要仔细勘察工程施工地的地基状况,切实保证地基的密实度与均匀性都能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让建筑物远离那些具有滑坡等危险性的地方,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1.2缺乏较强的整体性

现阶段,在实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较强的整体性,很难结合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这就致使结构设计工作较为零散,大部分区域的设计规划都具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这些目的缺乏整体习惯,这就很容易造成建筑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一些不足之处。缺乏较强整体性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土木工程建筑自身各区域的目的性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建筑自身和周边环境不协调方面,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很容易出现一些矛盾,不仅很难实现周边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容易出现一些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

1.3结构设计整体协调性较差

当前,在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其主要问题为设计方案缺乏整体协调性,不仅体现在工程内部各个功能部分,同时也体现在工程建筑与周边环境中。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之前,没有与施工单位和投资方开展深入交流,对建筑使用要求缺乏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设计规划中存在各个功能区域各自为战的情况,建筑整体性存在严重缺陷。同时,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没有综合考虑项目周边的环境情况,对自然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甚至施工行为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2.1完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各种标准和体制

目前的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都非常浪费能源材料,过于前卫的建筑风格也会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然而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低势发展,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废弃并非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意为之,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设计者对于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条约以及一系列环保节能措施的浅显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而可以看出,在建筑的设计层面有很大一部分的描述都是非常不精准的,这就使得这些关于建筑创作的项目在进行时忽略了购材的环保节能性。所以,可以看出来,建筑设计的进行过程必须要非常严格的遵守环境保护条约,严格控制节能环保举措,注重环境保护节能的细节所在,加强项目组对环保的重视态度。

2.2钢混框架结构设计时注意基础的刚度和柔度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时,主要是以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相关知识为根据,因此设计比较简单,而且可靠性较强,能够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而在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运用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进行设计,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效。但是伴随着土木工程建设不断变化发展,钢混框架结构设计的运用也随之增多,从而给既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是钢混框架结构对基础质量和承载力要求较高,如果承载力不足,将会直接导致基础结构出现下沉,从而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造成影响。而对于软土地基等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而言,不能只考虑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还要切实以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伴随着高层建筑建设逐渐增多,结构垂直方向上的荷载会逐渐增加,结构基础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在压力超出结构承载范围时,就会导致建筑结构下沉。因此,在钢混架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整体质量,避免结构基础出现下沉,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刚度和柔度,以此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2.3对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应加强业务水平和设计过程管理

土木工程中涉及到的人员必须要对整个设计项目进行非常严谨的可观性,科学性以及收益性进行很大程度的提供,因此在进行人员培训时,应该把重点更多的放在其专业水平是否达标的层面,从而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这也是为了吸纳更高层次的人员所作出的实效性管控,这样才可以不被社会所取代。所以可以看出,对专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来说,培训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的思想境界进行提升,也是对他们的严谨性预见性进行很大程度的重视,从而做到尊岗守岗。

2.4明确工程参数要求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图纸设计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工程参数,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工程参数要求,对重要参数进行明确标识,防止工程施工与设计方向出现不对等的情况。首先,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参数要求,并且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具体参数;其次,施工人员需要明确以及了解设计参数的细化要求,保证施工行为完成按照参数开展,确保施工活动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2.5注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核心细节

若想有效的落实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高建筑结构的后续应用的效果,就需要注重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核心细节的关注与重视,准确的把握、处理好每一个核心细节,以此确保每一个核心细节能具备良好的协调性,防止出现较为明显的建筑结构缺陷。在优化处理结构设计的核心细节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把握一些较为关键性的节点。不仅需要确保结构设计能够充分的呈现出较强的协调性,同时还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加强对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并在具体设计与施工中严格遵照这些具体的要求进行相对应的处理,以此有效的防止结构设计中出现核心细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应用效果和价值。在处理这些结构设计核心细节方面,其要求向来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对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并及时的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要求等,以此更好的实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细节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会对土木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重视抗震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抗震设计,对于切实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抗震性,降低地震发生时导致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明贤.关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51-152.

[2]田苗.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95-96.

[3]王兴娟.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82-183.

论文作者:杨燚,陈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_杨燚,陈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