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黄凤林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黄凤林

黄凤林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患者以西药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以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尿检结果中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的变化,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尿检结果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炎;治疗效果

慢性肾炎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免疫性炎症,导致慢性肾炎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多发于中青年,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血尿、贫血、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等[1]。临床上目前多采用西药ARB、ACEI等进行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我院近年来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共收治慢性肾炎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8.3±7.1)岁;病程为6-49个月,平均病程为(20.1±5.5)月。实验组36例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为24-61岁,平均年龄为(21.6±6.3)岁;病程为6-53个月,平均病程为(22.4±6.5)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肾功能出现损害;原发性肾炎;患者长期存在水肿症状,且有高血压;双肾出现对称性缩小;患者持续尿异常,且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中医诊断标准;年龄为19-65岁;了解该项研究的目的,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4小时内尿蛋白定量>2.1g;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疾病;有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妊娠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肾炎康复片,一天2次,一次1.5g,持续55天。

实验组以中药治疗,药方构成如下:30g白茅根、10g制附片、5g肉桂、10g泽泻、10g淫羊藿、20g熟地黄、10g车前子、15g山药、15g茯苓、10g枣皮、20g生地、10g牡丹皮、10g泽泻、30g丹参、40g黄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症加减:对偏阴虚者加10g黄柏、15g女贞子、10g知母、10g旱莲草,黄芪减量;对阳虚甚者加15g党参、10g附子;对以血尿为主者加10g仙鹤草、50g鲜白茅根、15g玄参;对以蛋白尿为主者加10g白术、15g益母草、10g紫苏叶、10g党参、15g白花蛇草、10g蝉蜕、15g黄精、15g菟丝子、15g石韦;对合并高血压者加10g钩藤、20g牛膝、10g野菊花、20g地龙;对肾功能不全者加15g杜仲、10g龟甲、20g土茯苓。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2周一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体征变化,记录中医证候分;对患者定情进行尿液检验,检验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的变化;根据《中药研究原则》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患者经过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指数下降(++),尿蛋白自定量及尿血红细胞指数下降幅度≥45%;有效:患者经过治疗肾功能明显恢复,尿蛋白自定量的下降幅度<45%,尿血红细胞指数的下降幅度≥45%,尿蛋白指数下降(++);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小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病症累积分数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症累积分数差异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病症累积分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病症累积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尿检结果

实验组尿检结果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根治困难。而慢性肾炎患者除了肾脏亏虚外,多伴有脾脏阳虚、肺脏气虚、气阴两虚等症状,因此,慢性肾炎不仅存在肾脏病变,病变还会损伤其他组织器官[3]。除此之外,慢性炎还还会引发风寒症、湿热证等,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其他脏腑器官的调理[4]。笔者根据自身从医经验总结得出,慢性肾炎多是由日常饮食无节制,身体积劳成疾损伤脾肾,而脾脏受损之后不能正常的运化水食,并对气化开阖造成影响。慢性肾炎病程较长,而久病致瘀,使得气血运行受阻,表现为四肢肿胀、腰部酸软、面色阴郁等。

本研究通过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可使肾阴虚充填、阴中求阳、气血通畅、肾炎缓解。方中黄芪能够益卫固表、扶正祛邪、补气升阳;制附片、淫羊藿、肉桂具有温阳化气的功效;当归、益母草、丹皮、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络的功效;白茅根、生地能够止血凉血,清除尿中的红细胞;茯苓、泽泻、蒲公英、车前子、连翘具有泄浊、清热祛湿、利尿的功效;白花蛇草可清热解毒利湿;熟地、枣皮山药具有固涩精气、滋补肾阴的功效。诸方连用能够活血化瘀、解毒祛邪、利湿化水、益气固本。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尿检结果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提示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义然,杨小莲.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141-143

[2]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0-128

[3]杨志宏.中医治疗慢性肾炎6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163

[4]孙卫林.中医治疗慢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63-64

论文作者:黄凤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黄凤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