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尾寒羊繁殖失败原因分析_小尾寒羊论文

部分小尾寒羊繁殖失败原因分析_小尾寒羊论文

部分小尾寒羊养殖户失败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殖户论文,小尾寒羊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尾寒羊不是专门化的肉用品种,但它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与专门化的肉用羊相媲美。它的体格大、早熟、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多胎率高、四季发情配种、适应性强,是当今绵山羊之最。是肉羊生产中最佳母本品种。除此之外,小尾寒羊还生产举世闻名的裘皮、板皮、羔皮等,综合经济效益很高。

小尾寒羊在全国推广的面积和数量可以说是其他绵羊品种不可比的,它将对我国绵羊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肉用最为重要)、羊肉规模生产起到推动作用。近10年来,河南、山东小尾寒羊主产区向全国推广小尾寒羊数百万只,但引入各地后成功的很多,失败的也不少。现把各地失败的原因综述一下,以引起现在及将来小尾寒羊饲养者的高度重视。

(一)不了解小尾寒羊原产区的生态条件,引进之初突然改变原产区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生活习性,遭失败。小尾寒羊的中心产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海拔50米,气候适宜,年平均温度在13.6℃,绝对最高温度40℃,绝对最低温度是-18℃,年降水量577.4毫米,无霜期216天。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舍饲和半舍饲,放牧距离短。种羊场一般都是舍饲饲养。引种后,要重视小尾寒羊原产地的生态条件和该羊的生活习性,要给以良好的饲养条件。

少数地区引进小尾寒羊时由于忽视了上述应注意的问题而遭到失败。例如,山西晋中地区的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等县(市)1985~1998年先后引入小尾寒羊5000余只,经过7年的饲养,目前存栏仅剩下950只。据1988~1990年的第三次调查,饲养在海拔较低(600米以下)和河川地区,且以舍饲为主的羊,生长发育较正常,但膘情较差,繁殖率均在1855%以下,羔羊成活率仅8037%。

(二)一些地方不了解小尾寒羊的特点,过度放牧,特别是在草资源不好的草场和牧坡上放牧,长时间采食不到需要的营养,导致其最后死亡,以这一原因失败的最多。

(三)小尾寒羊在正常情况下生长发育速度特别快,要保证其生长发育速度,在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的精料,但一些地方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只需要秸秆和草就可以了,导致小尾寒羊因营养不足达不到正常的体重和繁殖率,最后失败。

(四)广大地区对小尾寒羊肉有错误认识,认为绵羊肉膻,导致无人收购小尾寒羊进行屠宰,在一个地区小尾寒羊如果没有形成区域化和规模化,零星的小规模饲养户由于商品羊不易销售或价格偏低就失败了。

(五)小尾寒羊体格大,繁殖率高,但其前胸不发达,后躯不丰满,体躯狭窄,产肉性能比真正的肉用绵羊品种有很大差距,只能是肉羊生产的母本,虽经育肥,仍显瘦,精明的羊屠宰户不喜欢收购小尾寒羊,也导致了很多饲养户商品羊销不出去而失败。

以上几条原因,希望小尾寒羊饲养者或将要引种者引以为戒。

总之,小尾寒羊是一个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品种资源,但它毕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主要缺点是:第一,体躯狭窄,前胸不发达,后躯不丰满,肋骨开张不够,因而影响其产肉性能;第二,产毛量低,而且为异质毛,不符合毛纺原料的要求。提高途径有二,一是对本品种选育,二是导入外血。要想利用小尾寒羊发展肉羊生产,尤其是肥羔生产,必须引入无角陶塞特、夏洛来、萨福克等大型肉用品种羊,作父本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才能提高产肉性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小尾寒羊已引起全国热。目前,全国各地考察引种者更络绎不绝,小尾寒羊供不应求,导致一些不法商贩引进细毛杂种羊和浙江湖羊,改变尾巴形状当小尾寒羊出售,坑骗购羊者。鉴于此,河南省畜牧局专门成立了河南省畜禽改良站种畜禽调剂服务中心,建立小尾寒羊种羊选育机构,开展选种选育工作,帮助各引种单位选到了真正的小尾寒羊品种。

标签:;  ;  

部分小尾寒羊繁殖失败原因分析_小尾寒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