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论文_吴轩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论文_吴轩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050

摘要:任仲传老中医自幼行医,尤其擅长用中医方法治疗脑病。任仲传教授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临床上常见有:阴虚阳亢型、痰热型、肝火型、阳虚型四型。阴虚阳亢型治以张锡纯育阴潜阳熄风汤加减;痰热型治以自拟清热化痰熄风汤,且本方在治疗痹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上有独特疗效,避免了西医激素治疗升高血压的难题;肝火型治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阳虚型方用壮阳降压汤治疗。

关键词:任仲传,高血压,眩晕,中医药疗法,老中医经验

任仲传教授,主任医师,自幼从父学医,自1959年正式行医,至今从事中医药学研究及临床实践近六十年。多次参与主持了全国性的医学会议,全国脑病会议,被推选为主席,并主持会议,参加了国际脑病学会的大会发言。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等。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首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脑病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筹委会主任。对于脑病的临床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确切的疗效,总结脑病患者的经验卓有成效,通过鉴定,荣获市科技进步奖[1]。今将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1 中医辨病

任仲传教授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视网膜等脏器的损害。中医多将高血压归为眩晕以辨病辩证治疗。

2 辩证分型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认为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阴虚阳亢型、痰热型、肝火型、阳虚型四型。

2.1 阴虚阳亢型

阴虚阳亢型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潜阳为治则,可在张锡纯的育阴潜阳熄风汤的基础上化裁,加用磁石等重镇之品,并加用怀牛膝以引血下行。因为麦冬具有升压作用,临床上多去掉麦冬[2]。

2.2 痰热型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认为病因为阴虚及痰湿,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中医把近代医学所说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之类都列为痰类。在治疗上应见痰休治痰,治其生痰之源。任老在此理论基础上治以:清肺、利尿,调整肺、脾、肾的功能,选用自拟的清热化痰熄风汤。清热化痰熄风汤是在羚角钩藤汤基础上加减而成,选药如下:桑叶,桑枝,菊花,防己,连翘,钩藤,豨签草,远志,地龙,僵蚕,牛膝,石决明,泽泻。西医治疗高血压采用镇静、利尿、降压的方法,本方中的大部分药味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中都有降压作用,而泽泻有利水的作用,石决明、远志有镇静作用,与西医的治法不谋而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他的药物每一味药都有降压的作用,这个方子的创立是把近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了西药的机理,同时把中药的药理发挥到了极限[3]。

本方在治疗痹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上有独特疗效,西医治疗痹症多用激素,而激素的使用会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此类患者控制血压不利,应用本方则解决了这个难题。本方中的地龙、豨签草,具有祛风湿的作用,所以治疗有高血压的风湿病患者,任仲传教授选用这张方子为主方。临床上常常加入秦艽,因为秦艽本身既可以祛风湿,同时也有降压作用。

2.3 肝火型

肝火型治以清肝泻火,清利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方中当归有升压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去掉,其中龙胆草用20g易引起稀便,可加用代赭石止泻,且代赭石为滋阴潜阳降压之品,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2.4 阳虚型

阳虚型高血压为虚阳上越造成的,多有血压升高,血压不稳定,手足逆冷,舌质白,苔白腻,有齿痕等症状,方用壮阳降压汤治疗,用药如下:生黄芪50g,吉林白参10g,附子30g,寄生30g,杜仲30g,牛膝30g,六味地黄汤(生地黄30g,山茱萸15g,山药15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其中吉林白参可以用西洋参代替,用六味地黄汤意为阴中求阳法,取欲补阳者,阴中求之之意。

3 验案举隅

3.1聂某某,女,49岁,天津煤气处。

症见:头目眩晕,自汗出,右手麻木,腰脊酸痛,BP160/100 mmHg,脉弦滑数,舌红苔黄腻。

辨证施治:劳思伤脾,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火化热,痰热互结,痰招风入,风热相煽,扰于清窍而眩晕,窜入络脉而麻木,风为阳邪,火性炎上,风热上扰,上实而下虚,肾虚而腰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一派痰热之象。

证属:眩晕病-痰热证

立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佐以滋肾之品。

拟方:清热化痰熄风汤加减

桑叶10g 菊花10g 地龙15g 磁石30g

钩藤30g 代赭石30g 桑枝30g 豨莶草30g

何首乌30g 黄连10g 生地黄30g 桑寄生30g

怀牛膝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水煎服。

此方加减连服月余,头目眩晕及右手麻木均痊愈,偶有劳累后腰酸痛,BP140/90 mmHg。

3.2韩某某,女,54岁,桃园村小河沿264号。

症见:头目眩晕、沉胀,右侧头痛,胸闷憋气,心悸,四肢沉重且疼痛,白带频频,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而腻,脉沉弦滑、尺微。BP 180/100 mmHg。

辨证施治:肾阳衰惫,水湿不化,水气凌心,则胸闷憋气,心悸;水湿下注胞宫,白带频频,水湿之邪上扰清窍,头目眩晕;湿浊流注关节则四肢沉重。

证属:眩晕病-阳虚证

立法:温补肾阳

方药:肾气丸加减

仙茅10g 巴戟天30g 淫羊藿10g 生地黄30g

茯苓10g 附子20g 山药10g 牡丹皮10g

白参10g先 石决明30g 代赭石30g 怀牛膝30g

钩藤30g 泽泻10g,水煎服,三剂。

进三剂后证大减BP:160/90mmHg,换予壮阳降压汤七剂,七剂后改进丸剂善后,血压稳定于130/80mmHg以下。

参考文献:

[1] 任仲传.杏林拾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

[2] 孙晓波,徐惠波.现代方剂药理与临床[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341.

[3] 梅喜全.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8.

论文作者:吴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任仲传教授治疗高血压经验论文_吴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