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_洪拥护

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_洪拥护

福建省厦门市巷东中学 361101

摘 要:体育教学与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从良好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个性品质 培养

体育教学中的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美国学者布切尔指出:体育课程应基于参加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上,促进终身体育。它突出了发展个性在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时,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对中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运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当然,其中也有挫折和失败。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拼搏,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全部乐趣。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化、深刻化,切实培养他们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为此,教师首先要关心、热爱学生,以爱心包容学生,做一个爱的给予者和传播者。其次,要尊重学生。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摒弃“恨铁不成钢”等心态,满腔热情地善待每个学生。再者,要认真对待教学。它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出自心灵深处。最后,要平等对待学生。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着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师生间的关系时,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这样,学生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每个学生就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困难、挫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学好体育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的坚毅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恒心,如指导学生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时,学生必须耐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掷球、出手及出手后的缓冲动作等之间的连贯、协调等关系,从中培养他们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求知、探索精神。又如,让学生撰写体育日记,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与体育知识有关的知识等,这对学生的意志锻炼、坚毅性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又如,进行跳高项目练习时,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与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教师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篮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此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可以直接促使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在裁判法的学习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提高其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在游戏教学中可根据要求,养成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遵守纪律、遵守秩序的习惯;在组织学生开展的集体竞赛中,可以激发其比赛斗志,养成顾全大局的思想。

四、培养学生多种的学习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强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造成了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极少,合作学习空间极小,思考探索问题没有余地,学习气氛沉闷,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弊端。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并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张萍 田文林 体育教学对学生良好个性影响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6。

[2]孔宪金 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J].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13,4。

论文作者:洪拥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_洪拥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