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现代生产与人们生活对电力的消耗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无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是能识别供电故障与处理故障的重要系统,由此务必要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覆盖地域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电气线路将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紧密联系在一起。电气设备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运行,并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故障。为保证电网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可靠性技术以概率论为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二次回路的保护和控制部分,它们的稳定运行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结合实际,谈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1.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指标体系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主要包括设备功能的可靠性和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两部分组成,宏观表现为设备的误动和拒动的几率。一般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无法通过单一的指标进行衡量而是要采用多种指标进行评估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可靠性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成功率、有效度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三部分。成功率代表设备在规定的环境下能够顺利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有效度表示发生不可修复故障前的设备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指设备在出现故障前的工作时间。
2.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2.1 改善工艺,提升其容错率
想要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硬件冗余技术进行其容错率的提升。容错率的提升,能够有效保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有一个装置发生故障,也能够保证系统的继续运行,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目前来说我国硬件冗余技术的运行主要采用多表共计、设备并联以及备用切换这三种方式来进行拒动率的降低么从而能够达到继电保护系统的全面化检测,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加强其运行效率。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盲目的设计,应该按照该区域的基准进行严格的设计,避免不必要资源的浪费。
2.2 做好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为了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在其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就其运行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子精细化检测的基础上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装置的检查中分为外部设备的检查和内部设备的检查两种。对于外部设备得检查来说主要是针对配线以及断路器的状况进行检查,避免其由于大打结、脱落或者反应不明而造成的运行安全问题。而针对其内部设备的检查来说更为重要,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开关、接触点、内部运行状态以及原件标识进行细致的排查,避免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针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提升与突破,全面提升机电系统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经济运行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措施
3.1记录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初始状态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相对复杂,尤其是大型电力系统之中,在继电保护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相关参数的变化,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是电力系统中部分装置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升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力度,应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安装后初始状态记录下来,其中包括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设计参数、运行指标及图纸参数等等。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一旦相关参数出现变化,可随时比照初始参数,从而了解哪些参数产生问题,并开展相应的调整工作,促进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正常运行。
3.2统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情况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各项数据与参数是其可靠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自动化装置的监测和管理,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和参数的规律,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应对自动化装置中的各项数据与参数加以统计,不仅能够随时了解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也能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转状态,根据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于及时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彻底消灭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人员水平
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之中,除了继电保护设备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转之外,相关技术人员也是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应重视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维护管理制度,使技术人员在制度的约束之下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其次,应定期开展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掌握更为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促进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4.总结
电力系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力系统的维护部分,继电保护系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如今,电力系统的规模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壮大,仅仅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元件进行设置将无法阻止电力系统的各类故障。因此,应从全局考虑,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海盈,陈晨,王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0(2)
[2]石虎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试验设备的硬件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9
[3]劳海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2)
[4]李德英,孙茂,梁宏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论文作者:赵凤,殷寿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