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

李文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许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悄然来临,并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抚顺作为满族文化和清朝的发源地,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如何抓住机遇,高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表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距今已有2100 多年的历史。它是满族文化的故乡,是清王朝开国立基的故地。在这片拥有厚重历史积淀的土地上,有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宾满族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顺地秧歌”,以及“生物类宝石块”煤精雕刻技艺等众多非遗项目。然而,由于抚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较弱,宣传影响力过小,导致人们总是对抚顺保有“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雷锋第二故乡”的印象,却忽视了抚顺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得迅速而广泛,能够快捷地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去,让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在这个“万物皆媒体”的背景下,抚顺传统民俗文化不仅仅要重视创新和生产,更要重视传播和发展,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达到更优的宣传效果[1]

一、抚顺传统民俗文化

(一)满族文化

在满族文化中,萨满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提起萨满,人们通常会将其与迷信、巫术结合起来,但事实上,经过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萨满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能够站在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萨满文化[2]。萨满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不仅记载了满族先人的生活状态、风土人情等,还充斥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民族部落之间的团结凝聚之心[3],萨满文化在我国东北地区较为流行,而在我国南方是一种陌生的文化,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将萨满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有助于人们对此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能够促进萨满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合理布局圈舍、厕所、沼气池、改善坑塘水环境,建设高标准养殖坑塘,给养殖生物营造一个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林、渔良性循环和符合生态体系的和谐发展。

抚顺满族民间故事在满族文化中同样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以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经历为主要题材,同时也演绎了满族始祖等传奇人物、新宾风物、民族风俗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满族先民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坚强勤劳、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美德和优秀民族品质。其代表作品有《罕王出世》《罕王脱险》《布库里雍顺》《笊篱姑姑》《烟囱山》等[4]。需要注意的是,在众多的清宫剧中,人们所了解到的多是清朝入关之后的野史故事,而清朝前期的故事则是在抚顺地区的民间流传,很少为其他地区的群众所了解。

(二)新宾满族剪纸

抚顺新宾满族剪纸距今已有两百多的历史,它不仅在我国各地剪纸艺术中独具特色,在世界中也享有崇高声誉,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新宾满族剪纸风格古朴典雅、线条粗犷流畅、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造型简练而又美观,它主要以历史故事,风土民情,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为题材,最具特色的内容属满族民俗“四大怪”,即“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媳妇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烟囱立在山墙外”[5]。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性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6]

(三)抚顺地秧歌

“我国目前已掌握世界上全部钾肥生产技术,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钾盐自给率由完全依赖进口上升至58%,在提升中国国际钾肥市场话语权的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钾肥贸易价格凹地。盐湖钾肥、盐湖循环产业已经成为青海在国家乃至世界的品牌。”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在8月22日召开的“2018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上表示。

(四)煤精雕刻

抚顺满族民间故事是满族文化的精华所在,但目前的满族民间故事依然以口口相传、书本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主,即使在一些音频软件上有播放,但点击量较少,因此传播速度慢,效果不明显。交互类电子书是近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读书方式,用简单的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事内容不变,将文字可视化,让人们在与故事书的互动中学习知识。满族民间故事作为短篇小故事,非常适合通过交互类电子书的形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在互动中读书,了解满族的历史与文化,促进满族文化的传承。

抚顺地秧歌又叫“鞑子秧歌”,形成于15世纪左右,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舞蹈艺术。满族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在满族的民俗传统文化当中,地秧歌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演形式,满族的先人们通常会在战争得胜归来、逢年过节的时候饮酒作乐,载歌载舞,庆祝的方式有很多,但秧歌的形式最为常见[7]。这些舞蹈动作通常都大摇大摆,爽朗洒脱,鼓点节奏铿锵有力,既是欢快的庆祝,又是人民情感的宣泄,展现了满族人民的豪爽热情。

二、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

在我国众多的清宫剧中,经常会出现萨满的影子,以舞蹈和念咒的方式向上苍祈福保平安,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对萨满的印象,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除此之外,萨满文化里的造型与装饰纹样也是满族文化的璀璨明珠,清宫剧中从服装到家具再到小饰品,都大量的运用动植物纹样,体现了满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一部清宫剧会蕴含丰富的萨满文化知识,熟悉萨满文化的专家可将热播的清宫剧作为范例,以清宫剧中的萨满文化为专题进行线上视频讲解,深度挖掘其中的历史与文化,将萨满文化传播给每一位感兴趣的观众。

(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1990年在《自然》杂志第一期发表了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的文章《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将20世纪80年代初对处理复杂系统所概括的“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进一步地加以提高和系统化,提炼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进一步在社会经济系统、地理系统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即“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二)互动性强且及时

近年来,随着慕课、edex等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和普及,在学生和在线平台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学习数据,教育大数据的概念随之兴起。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两种相互关联又互有不同的研究领域[1]。

(三)承载空间大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承载空间。例如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珍贵的文物进行复制,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欣赏传统的艺术[12]。清明上河图3d 动态展即是利用最新的技术,使观众能够互动体验,与文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到画中感受汴京最淳朴的民风民俗。

新媒体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产生真正的联系,之前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单向为主,多是权威人士向公众的传授,且传授期间公众无法轻易打断,无法及时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观点与看法也越来越多元化[11]。这不仅有利于受众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实现实时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琐碎耗时的审核程序[10],能够将看到的信息快速传播出去,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新鲜的知识。同时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泛,在这个互联网全面覆盖的时代,人人都处于网络之中,信息的相互传递使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大背景下,新媒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快速广泛地传播。

(四)传播成本低,影响力广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人们只要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也能随时接收其他人的消息,更能产生“蝴蝶效应”,将信息传向更广泛的地方。对于民间传统文化而言,当地居民只需通过手机和网络,便能将民间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既省时又省力,更省钱,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宣传他们的文化。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抚顺民俗传统文化

(一)利用新媒体传播满族文化

在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口口相传,师徒教授等为主;近代以来出现了报纸、杂志和电视,传统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但只限于简短的新闻报道;而到了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实体媒介转变为虚拟媒介,大量的信息被数据化,呈现在弹丸之地的手机、电脑屏幕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在新媒体的基础上传播和发展。

“煤精也称为黑琥珀或被称为煤玉、黑玉,抚顺当地称之为‘嘎巴力’[8]。”煤精是古代柞、桦、松、柏等硬木经多年变成,夹杂于一般煤层中间,煤精以产自辽宁省抚顺市的为最佳,是辽宁特有的工艺宝石之一[9]。世界上煤精的产地非常少,煤精雕刻的技艺更是绝无仅有,抚顺不仅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将这种稀有资源运用的恰到好处。煤精雕刻的艺人们通常就地取材,依据煤精的造型来设计雕刻,使有限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展现了艺人们的灵感与才艺。抚顺煤精雕刻的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和了解这项非遗项目,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传播新宾满族剪纸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剪纸艺术也应积极的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抖音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款短视频软件,它是一种便捷而又日常的文化交流方式,它让年轻人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通过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人们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征服,从而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抖音曾发起过一项“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的系列活动,在这项活动中,覆盖了我国京剧、国画、武术、书法、工艺等约8 个种类,其中在“谁说国画不抖音”的挑战赛中,吸引了数万名粉丝参与其中,人们各显神通,纷纷展现国画的魅力,有些用户还穿上汉服画国画,展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剪纸与国画同样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新宾满族剪纸作为国家级项目,更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通过加强与媒体平台的合作,将剪纸手工艺以大众喜爱的方式传播开来,更有利于此项民俗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利用新媒体传播抚顺地秧歌

抚顺地秧歌粗犷而又矫健,豪放而又热烈,是满族民间最普及,最通俗,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一种舞蹈形式。抚顺地秧歌参加过多种秧歌大赛,与全国各地的秧歌进行PK,抚顺地秧歌凭借其独特的风格,生动的表演以及有趣的故事从众多秧歌队中脱颖而出,多次荣获奖项。在抚顺当地,地秧歌也走进了校园,学生用他们的青春与朝气重新演绎了地秧歌的活力。作为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抚顺地秧歌不仅要在当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更应该将其展现给全国各地的普通观众,不论是全国性的秧歌大赛还是抚顺当地的秧歌大赛,都声势浩大,蔚为壮观,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应及时地将热火朝天的大赛视频投放在当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中,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将视频上传在短视频软件中,供全国人民欣赏,业内人士及业余爱好者都可在评论区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与综艺节目相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为了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号召,许多综艺节目都在娱乐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奔跑吧兄弟”,以宣传不同的地域文化为主题,每一期活动都在不同的城市开展,节目中涉及大量的当地历史与文化,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增加了对地方的认识,甚至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1.10 铁。2012年全市叶片铁平均含量为146.16 mg/kg(表1),说明铁的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这与果园较低的土壤pH有关。烟台果园土壤通常不缺铁,土壤中的过量磷和有机质能够降低铁的有效性。土壤铁含量过高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和降低其他养分的有效性。

(四)利用新媒体传播抚顺煤精雕刻

抚顺独有的煤精原材料和雕刻工艺技法,使抚顺煤精雕刻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雕刻工艺品种,作为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手工艺,应得到大力提倡与宣扬。新媒体时代给此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带来了巨大便利,其中微电影可以包含大量的内容,通过采访煤精雕刻的手工艺人,了解煤精雕刻的前世今生,记录煤精雕刻的制作过程,促进煤精雕刻的发展传承。此外,对于优秀的雕刻工艺品,可以借助VR 技术进行线上展览,互动体验,人们通过手机客户端便可以全方位的观看煤精雕刻工艺品,自由放大观看细节,并自主选择查看历史渊源等,其体验感堪比实体博物馆。通过微电影的宣传,VR 线上展览,吸引更多的收藏家和爱好者来到抚顺当地,当地可开设手工作坊供人们动手雕刻,一方面促进抚顺煤精雕刻的传播、发展与传承,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传统文化已经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它终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吐故纳新,不断吸收时代的精华而发展壮大,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的动态文化[13]。近年来,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中国梦”等核心思想指导下、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抚顺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也应与时代接轨、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大放异彩,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昕玥,沈宇峰.地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响与发展[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287.

[2]杨馨宇.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J].科技资讯,2019,17(11):247-248.

[3]林雨.动画艺术创作对萨满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7(21):181-182.

[4]史峰,王兴,富勃,潘玲.抚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44-46.

[5]曾婷婷,谢春山.抚顺市满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意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1):38-43+101.

[6]曾闻.满族剪纸[J].今日民族,2013(10):51.

[7]哈斯.浅析辽宁抚顺地秧歌的地域特征[J].艺术研究,2018(02):46-47.

[8]于晓波.地域性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沈阳大学,2013.

[9]黄秀纯.煤精石雕水牛赏析[J].收藏家,2006(10):75-76.

[10]朱雪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流浪地球》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08):103-104.

[11]王竹君.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J].国际公关,2017(06):68-75.

[12]郗望.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3):27.

[13]庄晓东,邹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7(03).

标签:;  ;  ;  ;  

抚顺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