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运用论文_黄建伟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运用论文_黄建伟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能动效应也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必要的控制技术要求也开始严格起来。因此,为了维持相关产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实力,本文具体结合某类建筑工程项目实体,针对其后浇带施工控制技术原理、控制疏导功能和渗透途径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细化工作设置的具体应用前景,并为完善工程结构质量创造更多的贡献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管制技术;运用模式;分析

自从建筑后浇带技术被深度挖掘以来,在必要结构主体的质量控制上一直树立良好口碑,其对于基础沉降和温度跨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裂缝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针对衔接关口实现既定维护措施的改良,整体应用价值十分丰厚。所以在施工活动中,有关技术人员要将这类工序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和细致改良,保证整体框架的稳定水准,以便工程主体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工程项目的优质化发展水平。

1 涉及建筑后浇带施工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述

自从这类技术项目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以来,无论是建筑物结构质量控制实效,还是周边的附属结构都得到必要的保护作用。按照统一条件范围观察,同样模式的路基结构会随着建筑物实体高度的上升产生不均匀沉降隐患。所以,为了全面维系工程环境秩序的稳定效用,需要借助后浇带施工技术实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克制。结合大众审视角度进行分析,技术人员在处理不均匀沉降隐患方面主要借助两个机制方向实现阐述:首先是永久格式的沉降缝设置,尽量克制主楼危机扩散活力。尽管此类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较快地应对主楼环境保护诉求,但是楼层之间的管道安装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将严重阻碍高层建筑的综合功能开发潜力。其次,高层建筑结构化布置在我国现代城市内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并且实现部分调控,在此基础上有关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也逐渐提升,其将有效应对永久性沉降缝措施的瓶颈危机。其具体模式包括:后浇带结构的预先设置,需要等到建筑形态完成过渡转化之后,有关技术人员再完成后续衔接工作,保证浇筑工作的统一效用,长期坚持下去能够令高层建筑物体和周边联合区域形成稳固的保护壁垒空间。

2 后浇带的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所起到的作用

2.1 减少沉降差所带来的影响

通常的建筑施工中,如果是高层建筑主体连接低层裙楼的情况下,应该结合建筑场地地基形式、地基持力层土质、上层结构条件等确定是使用后浇带技术施工还是使用永久变形缝.当发现地基压缩性能较好、持力层厚度相对大、主体与裙楼高度差距较大时,主体与裙楼沉降量很有可能过大,类似这样不能使用应用后浇带。而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良好,建筑主体基础为基岩、卵石层或将桩基础应用其中时,其沉降变形量也缩小,这时就可以将建筑主体和低层裙楼基础连接在一起,通过后浇带技术减少两者之间的沉降差.

2.2 降低温度收缩影响

混凝土浇筑后会有一个硬结收缩的过程,在热力的作用下,结构在建成之后会出现膨胀的情况,但是如果受冷作用就会进行收缩,一般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混凝土的施工才硬结收缩,由于平时温度的差异,结构若变形受限,内部会受温度应力的影响导致构件内部出现裂缝,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在留出后浇带以后,处于施工中混凝土就会自行收缩,很少出现收缩应力,而温度应力受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对温度应用起到抵抗作用,然而有效化解结构抵御温度变化所受的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后浇带两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漏浆和混凝土不能发生松懈现象情况.利用钢筋支架钢丝网在后浇带两端将其隔断,要求结构设计工作者完成两端断面的形式设计.如果地下室需要防水,那么后浇带应避免呈现直槎,在施工完成后应有专人负责清理后浇带,避免后浇带钢筋被腐蚀、压弯或踩弯等,同时也出现杂物堆积或残留积水等.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以前,要将后浇带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去除钢筋上的铁锈、表面松动的砂石以及软弱混凝土等,两端的混凝土凿毛也要用水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两端湿润,湿润时间要控制在24小时以上,然后完成界面剂的涂刷工作.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的时候,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端混凝土等级至少高一级,将适量微膨胀剂掺入其中,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情况,确保其所处温度低于两端混凝土浇筑温度,并将这项工作交由专人负责,最后还要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

其次,为避免混凝土凝结收缩阶段出现过大应力而出现开裂才将收缩后浇带应用其中,就要在混凝土浇筑两个月以后,才能确定已经有60%以下实现了收缩变形,而后才能进行封闭式浇筑后浇带施工.针对高层建筑主体与底层裙楼间容易出现沉降差的情况,就需要在主体结构封顶以后在进行封闭式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作,也就是应先进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在建筑主体和裙楼间的沉降差基本被释放后或在观测沉降差完成后,确定高层建筑沉降量已达到最小时值时才能进行后续施工作业.如果确定建筑主体与裙楼间沉降差在许可范围内并能够得以控制,也可以进行封闭式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但在后浇带浇筑施工开始前,一定要将不能用于堆放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地方在设计图纸上标记出来,并重视后浇带两端临时支护工作,尤其是现阶段多数建筑施工中,应用其中的模板需要被尽快拆除时,就要做好支护体系质量控制工作,避免快速拆除模板时发生支撑松动或变形情况,防止发生楼板结构开裂情况.(后浇带下面的支撑系统应一直保留到后浇带浇筑完成并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的,下面第二段也写了,互相矛盾)

再者,在底板后浇带施工中,应为其铺设三层钢丝网,让钢丝网充当侧模支护结构,将钢筋当做混凝土楼板骨架.但也有些建筑施工中利用快易收口网充当侧模支护体系,以此取代钢丝网,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漏浆情况,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受影响.为保证主体结构质量,应用于后浇带中的钢筋骨架和底板钢筋要避免焊接.在封闭式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以前,不应将钢筋骨架放在水中时间过长,这就需要避免将污水或杂物等放入到后浇带中,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保护.如当了解到底板后浇带两端所用砖砌筑高度为12厘米、宽度为6厘米时,就要在底板板面和砖墙交汇处使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完成砂浆圆弧抹浆工作,并在砖墙上端利用胶合板保护后浇带区域.(后浇带没有采取这个措施的)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成型以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一定时间的湿润养护,通过保养实现浇水养护,需要一周以上的养护时间,有外加剂的情况情况下需要14天以上的养护时间,施工现场还要安装临时维护栏杆,避免钢筋受到破坏或者污染,在拆模阶段,一定要不留任何空白,也不要留下任何死角,并为其涂刷一层混凝土养护液,在封闭后浇带以前,要做好结构安全保护工作,这时模板的支撑结构就不能被拆除,在架设好临时支护以后保证后浇带周边不会有施工设备或其他施工材料存在.

此外,在地下室后浇带防水处理工作中,无论是外墙还是底板都要做好后浇带防水工作,可以在后浇带内部加设钢板来组织水进入后浇带区域,通常情况下,钢板止水带其厚度应设定为3mm,将150mm留在已经浇筑后的混凝土中,还要露出150mm.为降低沉降差,应在底板后浇带中安装钢筋混凝土抗压板,并做外防水设置,以此来减少水渗透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结语:涉及现实建筑工程活动中的后浇带控制工作,要具体保证维持技术先进效用的基础上,对后期延展性的工艺应用原理和流程控制规范实现高度整合,保证建筑多元功能的开发需求,将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全部消除,进而消除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的滋生效应。这是落实我国现代化高层建筑格局的必要措施,需要相关工程主体投入必要资金实现长期改良,全面应对各类不可预见的结构质量隐患,维持工程项目主体的技术应用实力,最终满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尚林.房屋高层建筑物施工沉降观测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23(09).

[2]陈丽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20(12).

[3]崔磊.大型建筑中砼结构后浇带的种类及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38(36).

[4]林益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9(18).

[5]朱丽杰.浅谈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01).

论文作者:黄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运用论文_黄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