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胡军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胡军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混凝土工程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直接关乎着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工程后期运行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在建设土木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开展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在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避免管理工作出现盲目性,为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信息化时代对各行各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结合当前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施工技术水平的完善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有效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混凝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所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指代的是一种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复杂工程技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相关人员在应用该技术开展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时,应该严格按照工程要求配置砂石与水,再添入适量的胶凝材料才能够正式投入施工活动中。结合混凝土自身结构的特点来看,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大自然的侵害,并且具有可塑性好等特点,因为混凝土可以根据土木工程项目的需要,灌注成任何整体。混凝土工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承担任何恶劣天气与高温。结合当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活动来看,诸多建筑物都会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1]。除了上述特点之外,由于混凝土自身易燃性较差的缘故,它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其缺点便是在成型过程中或者成型后容易出现裂缝,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以便土木工程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开展。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制备 在开展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活动时,混凝土自身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机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制备能够直接影响施工技术的实施,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要重视以下三点内容。

2.1.1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结合混凝土工程的开展情况来看,混凝土原料包含有水、粗细骨料以及水泥等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乎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在选购材料的过程中要慎重选择,首先要全面了解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始终围绕工程图纸的强度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选择,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性能等级以及型号、数量等等,其次在开展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活动时,应该根据原材料的特性,严格控制水的用量。

2.1.2混凝土拌和在对混凝土原材料制备工作完成之后,要通过拌和工艺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够形成混凝土,在原材料拌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其中的技术要点,以便能够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2]。在开展拌和工作时,首先要注意材料的投放顺序,在拌和过程中,搅拌速度不能过快,与此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水原料进行适当投放,一般情况下,拌和工作通常会持续在九十秒左右,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拌和时间可以延长一百八十秒。

2.1.3外加剂添加控制 由于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极易出现原料含水量过多的情况,此现象会导致混凝土原材料出现水化热温度异常的情况,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为了有效消除此类现象,在拌合混凝土原材料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土木工程的相关要求,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控制。结合当前我国混凝土原材料拌和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常见的外加剂为减水剂,主要功能是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的含水量,在施放外加剂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减水剂的用量,否则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无法融合以及干裂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模板施工 在开展模板施工活动时,要对模板制备与模板安装两个要点引起重视。在开展模板制备活动时,首先需要结合土木工程的设计要求,结合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备与工程项目状况相符的模板,例如滑升模板、木模等等,其次在制备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将模板安装在相应位置,避免出现误差情况,与此同时,需要采用灌浆操作将砂浆或环氧树脂灌注在混凝土浇筑面,促使两者能够充分粘合,在完成灌注工作后,要对土木工程项目的模板位置进行精调,以便能够有效缩减误差,与此同时还需要利用海绵条等材料对模板进行填充,避免出现漏浆现象[3]。

2.3混凝土浇筑 结合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浇筑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抹面收光作业。

2.3.1浇筑施工 想要形成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是其重要的施工内容,在开展浇筑施工活动时,需要将没有凝固的混凝土浇筑在土木工程的作业面,等到混凝土凝固之后便可形成混凝土结构,由此可见,浇筑施工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需要在开展浇筑工作时,尽可能的一次性完成浇筑工作,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必须终端,那么连续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两小时,在完成浇筑工作后,要对溢出作业面的混凝土开展修整工作,以便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浇筑面能够饱满平整[4]。

2.3.2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及时分层分段开展混凝土振捣工作,施工人员在振捣过程中,首先要合理控制振捣力度和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要保证自身节奏均匀,振捣密实,做到不漏振,不过振,否则,将会出现振捣不充分的情况,过振使得混凝土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在振捣工作中一定要合理控制振捣深度和与模板的间隔距离,否则将会损坏混凝土工程下方的模板,进而挤压混凝土,造成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分上浮,产生泌水现象,针对此现象,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将溢出的混凝土浆液进行清理[5]。

2.3.3抹面收光作业 为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和增加混凝土美观,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立马开展抹面或收光作业,首先要结合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合理确定是否需要光面混凝土或拉毛混凝土等,如光面混凝土,在开展压实收光抹面工作时需要进行反复操作,以两到三次最佳,其中初次抹面工作应该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随后根据混凝土凝结情况,及时开展收光工作中,在终凝后再最后一次收面工作。

2.4混凝土养护 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要第一时间对其开展养护工作,在养护活动中,需要将事先准备好的保温保湿材料覆盖在混凝土工程的浇筑面上,为混凝土工程起到保温作用,其次,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表面开展浇水工作,此行为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产生裂缝,除此之外,为了对混凝土工程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需要在施工现场中安置温度传感器。

结语: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重视至关重要,以便最终能够保障施工活动顺利开展,为土木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晓锋.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9(30):38-38.

[2]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5(10):77-78.

[3]吴凡.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8,266(10):160-160.

[4]倪志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43-143.

[5]张海文.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554(45):174-175.

论文作者:胡军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胡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