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领域飞快发展。在市政工程建设数量逐年递增的情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越发显著,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实现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究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优化举措,以期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行业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与现代社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的各类建设工程中,市政工程在其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大量的市政工程建设改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对于市政环境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仍然存在施工质量意识不足、施工测量工作疏忽、施工材料质量良莠不齐、施工验收流程不严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用较低等现象。基于此种情况,施工单位要积极做出应对,吸引高素质测量人才、增强材料检验力度、引进先进机械设备、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因素,提高施工测量精度、掌控施工材料质量、做好施工设备管理、合理选用施工工艺。此外,各地区政府还要加大市政施工验收力度,强化政府监督职能,以推动施工技术优化。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
(一)施工质量意识不足
即使现阶段各地区市政工程建设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情况,但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并没有随着数量的上涨而同步提升,很多施工单位仍旧忽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缺乏施工质量意识。施工单位与监管单位缺乏一定的施工质量意识,导致各环节工程人员态度不严谨,频繁发生各种违规现象,施工建设标准执行力度较差,从而引发施工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社会效益,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1]。
(二)施工测量工作疏忽
施工前期测量工程是市政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环节顺利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场地测量,将设计严谨的施工图纸转化为现场形式,这些不仅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更需要科学的测量技术作为支撑,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时没有充分注意到细节,留下一些不起眼的错误,但是往往是这些“不起眼”的错误,将会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影响巨大的施工事故,不仅会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
(三)施工材料质量良莠不齐
建筑材料是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必要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不仅影响着施工质量,还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成本预算及其后期使用性能。举个例子,在市政工程的管网工程中,若管件管材的质量不过关,则会导致管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断裂、积水等情况,从而引发自来水渗漏、煤气泄漏、排水不畅等多种不同的结果,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产生生命威胁。
(四)施工验收流程不严谨
工程验收是市政工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市政工程质量管控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在市政工程施工结束后,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市政工程质量质量达标。但是,在目前的市政工程施工验收中,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人员没有充分认清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对工程验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验收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导致验收效用较低,无法对工程起到真正的监督及检验作用[3]。
(五)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用较低
施工机械设备是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性能、运行状态、损坏程度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很多施工单位由于过于重视单位经济效益,忽略了机械设备良好运行状态对施工质量的作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较差,在施工中使用一些规格较小、年限久远、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导致施工效果一般,影响后期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优化举措
(一)吸引高素质测量人才,提高测量精准度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单位要提高自身对施工测量工程的认识,改进施工测量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吸引一些高素质的专业测量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专业测量人才可以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测量员,也可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测量专业学生,从而提高单位测量团队专业性,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前期测量精准度,保证自检自测质量[4]。施工前期测量人员要将偏差精度控制在50%以内,并充分结合场地内的实际条件进行放样,放样结束后交由上级工程师进行复核,从而保证施工测量的精读与准确程度。
(二)增强材料检验力度,严格掌控施工材料质量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单位还要加大施工材料审核、检验力度,严格掌控施工材料质量,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在市政工程采购阶段对施工材料进行专业检测,从材料设备技术性能指标到材料测试指标,均要符合国家市政工程材料标准,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需求。另外,施工单位要分别才施工材料的采购阶段、出货阶段、材料进场前、实际施工前四个节点对施工材料进行审核,检验人员要在这四个节点对施工材料的性能、质量、出厂标准、重量、表面情况等分别进行审查,确保质量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5]。
(三)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做好施工设备管理工作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单位要重视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作用,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提升施工机械设备总体水平,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此外,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检测仪、压路机、水平仪等多种不同型号的设备均需要对应不同的施工需求,务必保证机械设备应用的合理性。
(四)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因素,合理选用施工工艺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单位要合理选用市政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要结合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天气条件、地区气候、周边居民情况、周边自然情况等多种因素,全面整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市政工程的施工难点与施工重点部分,从而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6]。
(五)加大市政施工验收力度,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针对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各地区政府要积极转变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观念,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加大市政施工验收力度,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做好最后一道屏障。首先,政府部门要借助市场作用,整合目前市场的市政工程监管资源,提高政府在市政工程监管中的效用,提升政府威信力。然后,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市政工程监管监督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对市政工程监管部门的约束力。最后,要明确提出对施工单位及监管单位的惩罚条例,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责任具体落实在各个单位,起到行之有效的激励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面临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各地区政府及施工单位要积极面对问题,找出问题产生原因,从根源处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良好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生活、工作、出行环境,促进各地区城市建设发展,实现市政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辉,刘兆爱,周继超.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分析[J].居舍,2019(15):71.
[2]覃晓娜.探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4):7-8.
[3]许士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重要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81-182.
[4]丁明珠.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J].居舍,2018(35):49.
[5]雷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92-93.
[6]贾凤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重要性分析[J].居舍,2018(33):73.
论文作者:曹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测量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