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君

重庆名仕生殖医院妇产科 401135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G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及输卵管通畅率,通过患者术后2两年内的妊娠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血β-HG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两年内,观察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协同提高并巩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可减小手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异位妊娠;妇科疾病

近年来,流产手术及生殖系统炎症广泛发生,使输卵管腔梗阻或周围粘连,异位妊娠发生的风险随之递增。异位妊娠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受精卵输送进子宫腔过程受阻或疤痕处孕囊着床妊娠,于宫腔外着床发育的病理性妊娠[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具有创伤性小、疗效好、恢复快及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广泛用于治疗异位妊娠。近年来,米非司酮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有利于协同提高并巩固临床疗效。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分析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年龄范围24.4~34.2岁、平均年龄26.5±4.2岁;停经时间30~56天;孕龄4.5~16.8周、平均孕龄(9.6±3.7)周;初孕19例、经孕29例;既往有异位妊娠史4例,平均包块大小(2.39±0.88)cm,血β-HGG平均水平(1380.7 ±326.6)U/L;对照组48例,年龄范围23.6~33.8岁、平均年龄27.4±3.9岁;停经时间29~64天;孕龄(4.3~10.5周)、平均孕龄(9.8±3.5)周;初孕20例、经孕28例;既往有异位妊娠史3例,平均包块大小(2.42±0.91)cm,血β-HGG平均水平(1396.5±327.8)U/L;两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双盲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采取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及建立气腹后,局部切口置入腹腔镜探查输卵管、卵巢、子宫及子宫附件的临床情况,引流游离血及采取电凝方式切除异位妊娠局部病灶,对于已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则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切除病理组织及(患侧输卵管系膜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U与0.9%氯化钠注射液2ml混合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术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50003),规格25mg/片),50mg/次,两次/日,连用三日。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G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及输卵管通畅率,通过患者术后2两年内的妊娠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血β-HG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原则为切除异位妊娠病灶,最大限度地保留输卵管,减少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3]。在腹腔镜的介导下,对病灶位置、大小、程度及预后进行准确判断,进行手术切除及电凝止血,对于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活性滋养叶细胞,导致术后大出血及继发腹腔妊娠,影响患者的预后。张丽玲[4]研究认为,药物灭活滋养细胞后,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具有孕激素拮抗的药理作用,抑制滋养层细胞分化发育及黄体素的分泌,使孕酮依赖型的胚囊及附件组织受育不完全而坏死流产[5,6]。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应用米非司酮,可有效地抑制滋养叶细胞活性的分化,减少病灶出血及电凝止血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小手术对输卵管的损伤。通过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血β-HGG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米非司酮可协同提高并巩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协同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术后2两年内,观察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提示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应用米非司酮,可减小手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协同提高并巩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可减小手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科文.浅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7(4):77-77,80.

[2]巨敏.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551.

[3]崔丽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4):34-34,35.

[4]张丽玲.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2-13.

[5]于艳.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09(6):142-143.

[6]仝中峰.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15):237-238.

论文作者:刘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