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志胜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志胜

刘志胜(滕州市妇幼保健医院 山东 滕州277500)

【摘要】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 例PPHN 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32 例给予机械通气,保持安静以减少耗氧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30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pH 值、肺动脉压力(PASP)、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血氧饱和度(Sa02) 的变化。结果 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 ~ 2h PASP、Pa02、PaCO2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ASP 下降更快(P<0.05),Pa02,改善更明显(P<0.05),且SBP 无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率最高。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66-01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由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而导致临床上以严重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本病是新生儿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活产儿中发病率为0.1% ~ 0.2%,近年来国内对PPHN 的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NO 吸入疗法,但由于NO 吸入投入的费用较高,技术较为复杂,危险性大,有人提出有必要对这个“NO 时代”被遗忘的药物治疗方法重新考虑。西地那非作为肺选择性血管扩张剂,具有降低肺动脉压作用,近年来被临床认识,并广泛应用。2009 年1 月我科开始运用西地那非治疗PPHN,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 月~ 2015 年10 月我科收治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 的62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气胸、无脑儿等疾病。入选标准:(1) 有围产期缺氧史:(2)生后不久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低氧血症,头罩加压吸氧或CPAP 吸入100% 氧气15 ~ 20min,青紫不能改善:(3) 症状和体征不相称:(4)多普勒超声心勐图测肺动脉压力>40m m H g,心脏有卵圆7L 未闭和动脉导管水平右向左分流,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机械通气,保持安静以减少耗氧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感染等治疗。30 例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二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氧分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二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保持安静以减少耗氧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30 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进行治疗,0.5 ~ 2mg/kg /次,口服,q6h,T cSat0,>90%、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渐减量至停用,维持3 ~ 5d。

1.3 治疗期间动态监测项目PASP、SBP、Pa02、PaCO2 治疗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 数据包进行处理,各参数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率的构成比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H、Pa02、PaCO2、Sa02、PAS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H、Pa02、PaCO2、Sa02、PAS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85.5±3.8)h,显著短于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 (79.3 ± 3.9)h, 显著短于对照组 (150.0 ± 6.4)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有效26 例, 无效4 例,有效率为86.7%; 对照组治疗有效20 例, 无效11 例, 有效率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西地那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强,治疗有效率高。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2)与治疗组比较,P<0.05;3)与同组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PPHN 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1]。其治疗主要有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药物、NO、高频震荡通气和ECMO 等。目前新生儿常频呼吸机治疗主要是定压、时间切换模式,而一些严重的肺部病变使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发生通气不足,使单纯常频机械通气治疗PPHN 存在一定的不足。故临床上常频机械通气如何合理地配合药物成为基层医院成功治疗PPHN 的关键。本研究发现,临床中合理使用药物治疗PPHN 关键有两点:(1) 要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切断加重肺动脉高压的恶性循环;(2) 要扩张肺血管,使气道阻力降低,改善肺顺应性[2]。 西地那非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改善肺血流,其舒张血管的机制为:选择性抑制PDE5,抑制cGMP 的降解,活化蛋白激酶G,开放钾离子通道,使细胞腆超极化,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舒张血管而降低肺动脉压力。由于西地那非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对体循环压力影响小,避免了其他一些非选择性血管扩张剂在应用后出现体循环压力降低而影响脑灌注的不良反应。我科在使用常频呼吸机高通气的基础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30 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有效率达86.7%。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 ~ 72 h 肺动脉压力出现生理性下降, 但胎粪吸入、围生期感染、严重窒息、肺发育不全等病理性因素可造成出生后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PPHN 是新生儿危重症,故应早诊断、早治疗。西地那非与肺动脉高压:国外早已有报道[3-4]。

我国近几年也有许多类似报道,西地那非应用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研究文献关于SIL 对肺氧合的影响报道不一[5] ,多数报道用药后氧合改善 [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SIL 对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在治疗及随后的临床随访期间并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显示SIL 在新生儿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口服西地那非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良好方法,起效更迅速,疗效好且无潜在危险,使用简单、费用低廉,可作为PPHN 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杜立中,魏克伦,孙眉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438-439.[2] 向建文,杨琳琳,陈运彬.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6):513-515.[3] 童凡,杜立中,施丽萍.西地那非与前列地尔治疗先天性心脏 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对比[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 11):1002-1005.

论文作者:刘志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志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