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与策略研究论文_高桂华

玉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与策略研究论文_高桂华

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省玉林市 537000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研究以玉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为背景,探索市域层面特色小镇应统筹哪些重点工作,研究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策略;研究

一、玉林市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玉林市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借鉴其他先进地区做法和有关部门建设指导意见,陆续开展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探索工作。

截止2018年4月,玉林市开展了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及申报工作,虽目前国家级特色小镇未获批准,但已有四个小镇进入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中医药文化小镇、南药小镇、陶瓷小镇、沙田柚小镇)。玉林市参考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思路,积极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镇、资源优势明显地区进行前期培育工作。对于未来可能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化发展,不断创新生产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二、玉林市现阶段特色小镇发展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特色小镇概念的兴起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玉林市各地区抓住自身拥有的特点打造特色小镇,各类策划遍地开花地。但大部分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不清,核心区块不明确,外部界限不清,导致小镇难以成为相对独立、形象突出的区域。

现阶段玉林市特色小镇项目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对当地特色资源梳理、整合,导致规划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小镇规划变化频繁,拼凑痕迹明显。小镇申报之初多为概念性规划,由于部分地区谋划不足、投资目标过高,后期将不得不多次外延与扩展,导致总面积偏大。另一方面,核心区块不确定,特色形象不突出、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由于项目地域上集聚度不高,导致核心区块不明显,缺乏特色内容。

2、产业层次不高

特色小镇从本质上看是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业态,玉林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缺乏竞争力,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拟策划的特色小镇,现有行业影响力不够,基于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制造类小镇较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蜕变。从玉林本地特色资源着手的特色小镇谋划偏重旅游休闲类、商贸物流类,同质现象比较突出(如玉林农业旅游项目、山林观光项目等),有些项目缺乏具体的产业支撑,现有的旅游产品档次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3、投资存在瓶颈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现状发展较好的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浙江等西部发达地区特色小镇相比,玉林地处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不能照搬其建设模式,以大额持续投资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玉林市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的比例、资本金和融资的比例、本地企业投资和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比例存在不合理现象。其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原则上每个特色小镇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左右。虽比浙江特色小镇50亿的投资要求已有大幅降低,但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各意向申报小镇仍反映投资门槛过高。

4、特色元素不突出

特色小镇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元素。当前玉林申报的特色小镇普遍基于历史传统行业(芒编、陶瓷、服装、传统手工艺等),集中在传统旅游度假区、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行业竞争力不足。甚至有些特色小镇规划是基于旅游地产和房地产开发。没有将特色产业摆在小镇建设核心地位的小镇,未来都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建设主体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不少建设单位对于特色小镇这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考虑,仍以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产业集聚区的旧思维来谋划特色小镇,对产业、旅游、文化、社区功能融合考虑不到位。

三、推进玉林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

1、合理利用玉林市优势潜力资源

每个地方的特色小镇成功有其特殊的区位、产业、环境等基础,玉林市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不能照搬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对于科技和人才等高端资源的强吸引力,在玉林很多地区是不具备的。因此梳理玉林本土优势潜力资源十分重要,是玉林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成功的基础。根据相关部委文件的分类施策的要求,将玉林地区优势潜力资源按以下五类进行划分:休闲旅游类、商贸物流类、智能制造类、科技教育类、民俗文化传承类,对其中拥有独特优势、具有一定稀缺性,在区域层面具有竞争力的特色资源进行统筹改造提升。

例如:休闲旅游类资源,可明确其发展方向:建议挑选其中1~2处符合特色小镇发展需求的地点,依托现有景区,做优配套集聚人气,发展休闲、度假、康养等业态,提升现有景区的品质与产品的丰富度,突出绿色养生特色,打造集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沙田柚小镇、南药康养小镇、森林旅游小镇等。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玉林文化传承基地、海丝文化重要发源地、商贸古埠繁荣的海丝特色小镇,并以此彰显玉林地域文化特征。

2、加强科学规划,统筹玉林特色小镇全局资源

首先建议编制玉林市特色小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通过梳理优势资源,统筹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尽快建立由概念到具体、由策划到规划、由整体到局部的总体发展规划,并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以“多规合一”的思路系统化、高标准谋划小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其次明确开发重点,使小镇四至范围、产业定位、投资规模符合创建要求,保证空间形态上的“精致紧凑”,坚决杜绝无序扩张。三是凸显“特色”文化元素。将重点项目尽量集聚在小镇核心区,建好展示特色产业的优良品质和历史文化、进行商务活动和接待来访等多功能的“小镇客厅”。

3、集中力量,树立全市重点标杆

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示范带动,因此通过对比评价分析各地区特色资源优势,抓住最具潜力的小镇实现突破,做出精品形成全市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标杆。打造1~3个真正做出具有地方品牌特色和地区名片的“超级IP”,如集中力量培育福绵区的牛仔服装小镇、北流市的陶瓷小镇、容县的香柚小镇,使之成为全市模范和标杆,并在未来推荐为国家级特色小镇,在此标杆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带动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

4、实施分类发展策略,强化功能叠加

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小镇分类施策。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类的特色小镇对生态环境有天然的要求,需要选择自然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旅游景点的地区,并从消费者体验本身出发,注重生态游憩、文化体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较强特色资源类的小镇,应摒弃搭周边成熟景区“便车”的思路,重点做好其产业链条的横纵延伸和游客的体验性开发,讲好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故事,创设相关产业产品的风情体验区等。

四、小结

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战略新举措,是在新常态下围绕资源配置方向、配置方式和配置主体等问题而进行的一次供给侧改革的重大创新,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不应急于求成,必须对其内涵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良好的培育机制,不断围绕“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现有特色资源优势如何拓展、如何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特色小镇”三大方面提升改进培育方式,注重地域特色资源分析、编制具有统筹全局的特色小镇总体规划,通过集中力量树立标杆,探索适合当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方可借助本轮特色小镇的发展契机实现特色产业资源的华丽转身。

论文作者:高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玉林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与策略研究论文_高桂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