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为例论文_彭宇

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为例论文_彭宇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在发达国家,小班化教学以及教师包班制度逐渐成为教育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教师培养经验,提出我国改革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模式——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前,我国对全科教师的培养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查找参考文献、问卷调查等途径,对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艺体素养欠缺问题的原因,从国家政策、学校、个人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艺体素养;原因

引言:

全科教师的培养是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过程中所创生的概念,以缓解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我国对于全科教师的培养不会仅限于农村的需求,在对农村教师的补充达到饱和状态后,必将转向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已提出培养卓越教师计划,这表明我国对全科教师的培养转向高质量的要求。提高全科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艺体素养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不仅是农村教育升级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当前,小学教育全科师范教育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普遍欠缺问题。本文将从国家政策、学校、个人三方面探析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

一、艺体素养的内涵

培养审美素养、提升身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当前,现有文献还缺乏对”艺体素养”内涵的界定,仅对“艺术素养”有所研究。相关文献对“艺术素养”的解读是:“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而本文所论述的“艺体素养”是指艺术素养和体育素养的综合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和体育的整体认知和修养。“艺体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的新融合,是艺术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整合,更是当今教育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

二、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探析

3.1国家政策因素

3.1.1招生政策

当前针对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免费(公费)师范生政策(两免一补)还存在“免费”与“优秀”二者的矛盾。“免费”更多地被理解为对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并不意味着对优秀学生具有吸引力。此外,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以下简称小学全科专业)多仅限于学校生源地所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如重庆高校的小学全科专业只针对重庆本地学籍的高考毕业生,这一政策进一步减少对其他地区优秀学生的吸引力。

经过调查,我校近七成的全科师范生户籍为农村,甚至不少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就重庆市的历史发展现状而言,相较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对于艺体素养的培养欠缺甚至处于近空白,此外,多数农村家庭及其学生自身也缺乏艺体素养培养意识。

因此,在当前的全科师范生政策的影响下,其招生对象的艺体基础本身较差、艺体能力参差不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学校因素

3.2.1 学校培养条件有限

第一、学校培养师资条件有限

全科教师的培养要求跨学科、跨专业教师的支持,单一领域的教师难以胜任全科师范生的综合培养。经调查得知,本校小学全科专业的师资力量有限,尤其是艺体师资薄弱。

(一)授课艺体教师大多并非全科教师且师资薄弱,存在别的学院甚至校外培训机构“借入”现象。

(二)艺体教师授课对象包括全科师范生、其他小学教育师范生,加之科研任务繁重,授课任务重。

(三)艺体教师本身跨学科知识能力不足,部分艺体教师授课形式不适用全科师范生,艺体教学盲目赶进度。

第二、学校培养方案有待健全

针对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长效性。其艺体类课程没有充分整合,课程设置基本沿袭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音、体、美等艺体类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较短、零散、间隔长,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培训,加之学校欠缺针对全科师范生授课的艺体教师,部分艺体教师授课片面强调零散艺体知识点,不注重艺体技能的培养,导致全科师范生艺体基础不扎实,艺体素养无从谈起。

第三、学校课程评价方式不健全

全科师范生在高考录取后就已与定向区县签订就业合同,在大学期间,全科师范生已无就业压力,而且保证有编有岗。大部分定向区县的教育部门针对全科师范生的日常监督机制不健全,其考核形式大多为毕业阶段的一次性考核,且其内容多数针对全科师范生的专业课程进行考核,艺体课程的考核有所欠缺。

而承担全科师范生培养任务的学校方面,多将艺体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或即便作为必修课程也未纳入考核体系。

3.3个人因素

由于全科师范生“学习期间不愁吃住,毕业不愁找工作”,同时,根据免费师范生协议,不能出国、不能脱产读研,因此,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自我提升需求明显不足,尤其加之其本身艺体基础薄弱,艺体素养培养动力严重缺乏。

全科师范生对其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目标了解不全甚至不了解,多数全科师范生表示,培养目标太宽泛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关于学校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究竟是多科教学还是分科教学、其培养模式是多专多能还是双科一长等尚不明确。

三、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在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过程中,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存在的艺体素养欠缺问题是当前国家全科教师政策的不健全问题,是学校培养体系不完善问题,更是全科师范生自我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而艺体素养的培养是漫长、连续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应将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培养纳入一个长期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还处在一个探索初期且充满可变性的阶段,我国对于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随着国家、学校、个人对于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视,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科教师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仲敏.农村全科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51.

[2]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于善安.艺体素养构建与教师业务能力发展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385-385.

作者简介:彭宇(1995-),女,重庆市巴南区人,本科,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彭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为例论文_彭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