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传统到文化象征主义&对五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_中华武术论文

从体育传统到文化象征主义&对五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_中华武术论文

从体育传统到文化象征——五国传统体育文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论文,文化论文,体育论文,五国论文,象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00(2011)04-0316-06

修回日期:2011-05-09;录用日期:2011-05-15

在人类文明漫长历史进程中的每个时期,体育总以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着人类文明创造,记载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曾是许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点”。直至今天,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自己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传统,其中那些与其民族精神相吻合的传统体育,甚至被当成一种民族象征,被赋予高尚神圣的意义,得到无限尊崇。本文选取中国、日本、印度、美国、西班牙等5个国家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运用“象征”描述的手段进行分析,阐明其蕴含的文化特征,以期更为直观地认识这5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处世态度和行为举止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1 中国武术:亦儒亦道亦释的形态文化

中国是一个古文化国家,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儒道禅(佛)的思想当中。儒家要人如同爱自己的亲人一样而爱天下大众,仁义道德成为了中国人做人的基本规范;道家认为文明压抑了人的天性,因此希望回归自然,让人性得到自由成长;佛教要求人们通过心灵的觉悟获得慈悲和智慧。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悲智双运。

1.1 从“技击”到“武术”:中国武术的发展演变

武术作为一种蕴含社会文化的活动形态,最初是以技击术的方式出现。远在春秋战国时便有以技击为主的游侠剑客,近代则有保镖护院的镖头教头、江湖艺人乃至以教拳谋生的拳师,以掌握一种技击术来体现其社会价值。人类的防卫意识和人体运动学原理决定了技击术在缘起之初是近乎相同的,只是后来因为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经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差异,踢、打、摔、拿、击、刺等基本技巧从不同的方向被不断地丰富完善,有了不同的劲力要求与技巧变化,形成了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运动形式。两大类别再生成分支,套路运动分为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搏斗运动分为散打、推手和短兵;分支之下又有流派之别,拳术中有长拳、南掌、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象形拳等,器械中有刀、枪、剑、棍等。技击理论也得到发展,衍生了诸如“阴阳变化”、“奇正相生”、“刚发柔化”、“后发先至”、“得机得时”、“胆气为先”和“守柔处雌”等战略战术思想,配合各种运动形式和流派的风格,从而形成了一个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庞大技术体系,也完成了从单纯的“技击”到综合的“武术”的演变。

1.2 从“术”到“艺”:中国武术的艺术审美性

就技术形态而言,中国武术的技术动作并非是对技击动作的纯客观模仿和简单再现,而是一种被抽象化了的技术形态,或者说是被“意”化后的技术形态。中国武术中存在着许多艺术性的对比,例如技术动作的刚柔、动静、虚实等,这些鲜明的比照凸显出了武术技术形态的“艺术性”。《手臂录》中记载:“动者为行龙,阳也。其性刚,其德暴,持龙者当知其暴,制其刚。如行云流水,电射风瓢(飘),恍惚变幻,乍潜乍现,或有或无,与神消息求之,末得其端,视之不见其迹,乃龙行法也。”这样的描述中,足以令人感受到武术技术形态是何等的巧妙,而巧妙的形态之中又内隐着技术动作趋向艺术化的魅影。

中国武术技术逐渐由注重实用性的形态到以追求和表现艺术性的形态,从一种技术幻化为一种艺术,并非是对武术技术动作的颠覆,而是通过另一形式和途径来重新诠释中国武术的技术内涵,对中国武术价值进行再度发掘和弘扬。这种转变,是中国众多武术家在“体”“悟”兼备的前提下,通过对武术技术、技法的亲身实践和对自然想象、规律的观察模仿来实现的[1]。这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独特思路。正因为有着对于技术的不断思量、反复的推敲,才使得中国武术的技术形态由原来单一的“一击一刺”演化为今天的“左右周旋,满遍花草”的多样形式。所形成的技术、技法等无不体现出“适用”和“巧妙”的结合,也体现着“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1.3 从“攻击对抗”到“身心双修”:中国武术技艺的内倾性

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特领悟,形成了与西方竞技体育“对抗”法则的不同理解。西方体育竞技运动多是以“我”为主的“力量型交手对抗”项目,强调以攻为主、巧争强夺,而中国武术运动则更像是“技艺型交手对抗”游戏,“引进落空”、“顺手牵羊”、“舍己从人”等招式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弱化武术的竞技性,将外向性作用于他人身体的暴力行为,处理为内向性作用于自己心灵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将残忍血腥的行为演化成道德涵养的手段,体现了中国人对攻击行为的独特认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娱乐方式和独特的体育价值取向[2]。概括而言,中国武术既展示着一种格斗方法,又透射出中国人的文化想象力;既是身体的锻炼,又是心灵的净化;既有外在动作的规范,又有内在精气神的要求;既是与虚拟对手或同道中人的互动,也是对自然与动物体态的感悟,其内倾性十分明显,构成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一大景观。

1.4 从“形体文化”到“处世之道”:中国武术伦理的和谐观

解读武术的概念,可以用中国的书法做对照。如果将中国的书法当成一种固定的形体文化,那么武术就是一种流动的形体文化。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字是由点、撇、横、竖、折、勾等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学写书法,首先是从学习这些元素开始的。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形体文化,它的构成也有身法、步法、手法、眼法等基本元素。所以练习武术,应从练习这些元素开始,然后通过各元素间的不同组合,形成武术的套路,再由套路而产生了千千万万不同的武术拳种和流派。这种稳打稳扎的修炼态度,体现了中国人“谦虚谨慎”的处事风格,及“先做好自己”的平和人生观。

两种形体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还在于体系内各风格之间的相处之道。书法的表现形式有隶书、楷书、篆书、草书等,各种体式各有千秋,各自精彩,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中国武术各拳种和流派之间的比赛,强调的也只是一种各自门派、风格的自我展示,而非第一与第二的结果争锋;只是一种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相互比较与交流,而非西方文化观照下的相互竞争与较量。这种伦理观,是中国人“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在武术上的投射。武术植根于华夏大地的土壤上,其起源发展,必定受中华文化的辐射。概括而言,武术就是一种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内主张“尚德”,对外主张“贵和”。而“尚德贵和”这一文化理念,恰是中国人的精神向导,于是,一提起武术,人们想到的总是中国的形象,武术这种传统体育,因而也成为最具中国特色、最能象征中国人的项目。有学者指出:“武术所内含的民族文化情结是其文化的根脉所系”[3]。

2 日本柔道:“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柔之道”

日本文化属典型的东亚文化,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质。日本四面环海,矿产资源极为贫乏,而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又较为频繁。极其不利的自然环境和以求生存的长期抗争,一方面造就了日本人处变不惊的民族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又使得日本人天生就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民族忧患意识,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文化现象,即表里分离的矛盾特质[4]。

2.1 “道”:融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为一体的技艺

“道”字是从中国传向日本的,日本人根据自身民族的特点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将原先蕴含的“宇宙万物之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意义大众化、社会化。世界上难得再有像日本人那样将日常生活之“技”与精神生活之“道”融为一体的民族,茶道、花道、剑道、书道、棋道、柔道乃至能乐、歌舞伎等,只要是有形有术,即使是细枝末节者也可命为“道”。简而言之,加之以礼法去体验其过程并克服参与过程中的焦躁心理、领悟人生哲理就是日本人所言之“道”,它不是用语言、文字去规定其中的含义,而靠人生经验通过“做”去体会的;它重视在体验中的收获,而非最终结果,因此,男女老少皆可以参加各种“道”。

各种“道”中,“武士道”最能体现日本民族特性,是日本社会精神的历史渊源。武士道的一大特点是“忍者”文化,即拼命地掩饰、克制和忍耐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因此培养出日本人的坚毅、胆识和忠诚等美德;另一特点是对贯彻信念的理想化失败者更具有认同感,这种情节和道德观体现在日本人对对手的尊重当中,也让日本人崇尚正直、简朴、诚实和礼节。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演变,武士这一人物形象已经退出日本历史的舞台,但武士道精神却保留了下来,继续影响着日本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2.2 柔道的发展及其文化变迁

柔道是日本的国技,前身是柔术,起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日本广义的指徒手的武术,中心精神是避免对方的攻击力量,并转化为制服敌人的技术。柔术的技击原理来源于中国《易经》中“以柔制刚”的学说,即利用灵活性,利用杠杆原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技术而非与对手抗力、比力,让对手屈服或耗尽其体力,最终将其制服。柔术的特点使之适用于所有日本武术体系,因而随着战争的需要,柔术变成战斗性武术,随着战事的结束,柔术又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自卫术[5]。这种可塑性很强的特质,虽也给柔术带来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更多的却是使之因为缺乏规范化、体系化而被边缘化,1868年至1912年间,战斗性质的柔术已在日本几乎销声匿迹,很多柔术学校也关门大吉。

1882年,日本著名的教育家,“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从对青少年教育的目的出发,以东方的柔术为基础,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柔道”。柔道与柔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柔术重技击,易伤人,而柔道则取消了柔术中的危险动作,在进行技击训练时,还强调要以锻炼身体、修养身心、教育培养人为宗旨。但“持之以柔”的技战技巧一以贯之,不与对手争先,不急于求胜;要修虚静之心,见物不妄动,遇事沉着冷静而不浮躁。这种战术思想既体现了“道”的终极精神,也反映出武士道中的“忍者”文化,与日本民族的社会精神相契合。嘉纳治五郎还将柔道技术分为投技、固技和当身技三种门类,并完善了技术体系和练习方法,使之成为具有东方文化游戏性质和教育性质的胜负竞赛的对抗形式,促使青少年在练习过程中达到锻炼体魄和培养意志的双重教育目的。柔道至此已经具备了系统化的特征并开始蓬勃发展,最终成为日本极具代表性的国技。

2.3 柔道的本质:以柔顺求生存发展

“柔道”二字,就是柔术加上道德之道,生存之道。嘉纳治五郎将柔道的精髓定为“体育、修心、护己”,认为“心”的锻炼更胜于技巧的磨炼,因此柔道练习及比赛中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自我修持自我约束的痕迹。首先是注重礼节与秩序,柔道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行礼的过程,“始于礼而终于礼”,体现出一种极为严格的自律精神。其次是“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指导思想。“精力善用”是对内要求,活用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在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力,这是一种节制也是一种保护,可使练习者养成乘机而行,当机立断的作风,体现了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和“忍者”文化。“自他共荣”是与对外相处,在与对手公平竞技的同时,与之分享练习的成效,既可使练习者养成不骄不躁的作风,又能达到与对手互相砥砺、互相成长的双赢效果并拥有仁、义、礼的风范。嘉纳治五郎把对武德的体会涵盖在柔道运动中,使之由单纯武打的柔术到“修身养性”的柔道,他承认老子《道德经》中几句话对他的启发,即“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提炼要旨,这几句话主要表达了以柔顺求生存发展的思想,结合以上所述的日本人长期以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心理,很容易看出日本人将柔术进化成柔道的内在原因。

柔道由日本推向世界,发源地的痕迹根深蒂固,现在全世界比赛时裁判都是以日语判罚,柔道以“心、技、体”一致为精神旨归,其中种种礼仪只是精神转化的预定程序。尽管我们可以从这里捕捉到柔道的一部分精神,但柔道的精神,不仅在武艺习练中,而且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贯穿,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讲究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互相谦让,互相协作,携手并进。

3 印度瑜伽:宗教国度里的灵性修持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及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有着灿烂的文化与哲学,文化底蕴丰厚。印度也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浸润着内省沉思的宗教精神。直到现在,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宗教及其蕴含的灵性思想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3.1 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瑜伽(梵文Yoga音译)本意是“和谐、统一”的意思,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印度文明,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宗教典籍《吠陀本集》中记录了原始瑜伽的雏形——初期的瑜伽修行者都是智慧高的科学者,无论冬夏常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向大自然挑战,苦行是瑜伽修行的最初形态,人们希望通过修炼获得神奇智慧和力量,此时瑜伽的思想和行法尚未形成体系[6]。

到了奥义书时代(公元前800年开始),瑜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只是达到解脱的一种实践方式,从文化层面上看仍然属于技术层面的文化,处于文化边缘的地位。随着对终极真理的哲理思辨成为当时修行的主要方法,瑜伽逐步脱离苦行。在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伽典籍《薄伽梵歌》(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中,瑜伽已经逐渐系统化,除了强调行法,也重视哲学理念与宗教信仰。通过将瑜伽行法与吠檀多不二论超验哲学相结合,将灵修技术与古代印度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瑜伽完成理念与行法的统一。理念让行法更简便、更富有成效;行法围绕理念所指出的航道与目标,渐次展开,至此,瑜伽的文化内涵已经大为丰富,从一种身体操作的技术,上升为一种包含了哲学观、知识及行为规范在内的系统的、多层次内容的理论体系。这种理念与行法同步的完善与相融,体现了瑜伽的整体风貌,是瑜伽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进步,帮助瑜伽融入到印度主流文化的行列之中。公元3世纪到5世纪,帕坦迦利(Patanjali)把已存在的关于瑜伽的知识和行法予以系统化,著成《瑜伽经》,并对这些改进进行系统整理,瑜伽开始逐步确立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3.2 瑜伽理念与宗教思想的重叠——循环哲学

在印度,哲学和宗教并不总能分得那么清楚。哲学则与宗教交织在一起,被认为是生命的钥匙,阐明生命的意义和达到精神目标的道路。瑜伽是一种崇高的系统,描绘的是一个人如何在生命周期中达到理想境界,是对人生的启迪,教人们怎样做人,修炼正果。因此再生或生命循环的观念在瑜伽的哲学体系中显得十分重要,生命的循环、家庭的循环、社会互动的循环、工作和娱乐的循环都离不开瑜伽思想的引导与规范。而印度教哲学描绘的则是灵魂的生、死、再生的无限循环。一个印度教徒的生命被赋予不断追求目标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应该在多个生命的循环中积极寻找并耐心等待的神,即敬神瑜伽(专心热爱一位神),行业瑜伽(忠实履行宗教义务,无私劳动),知识瑜伽(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罗遮瑜伽(冥想或精神集中)。我们可以从这里捕捉到瑜伽的精神,看到瑜伽的哲学理念与印度人的宗教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3 瑜伽修持中的宗教意味

瑜伽是一种性灵的修持,修行者认为,要想长寿而健康地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疾病”、“死亡”、“肉体”、“灵魂”及人与宇宙的关系,而只有使修持者本体与宇宙至上的本体联结起来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即将“真我”由肉身的“小我”中升华出来,与永恒的本体“梵”合而为一,修行才到达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唯有经由性灵的修持,对自己内在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唤醒并开悟内在沉睡的能量。为此,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它们如何适应自然的生活,如何实施有效的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根据这些资料,结合人类的身体结构、各个系统,解析精神如何左右健康,研究出控制方法。但种种的体位法、呼吸法和净化法只是为心灵做好准备,要想达到至上的目标,还要习惯观察内在、发掘人体本身以了解生命内在的秘密,要做到包括思想、欲望、感情等方面的执著。瑜伽修炼要求修持者要进入最深沉的静坐观想和禅定的状态,这时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就会觉醒,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开悟和最大愉悦,达到天人合一。这样,瑜伽修炼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引导修持者进入无上完美的境界。瑜伽学说中的宇宙观、灵魂观、性灵观等,瑜伽修行中的静坐观想和禅定方式及最终的开悟及愉悦的体验,都带有明显的宗教意味,这种特点,显然是印度人宗教行为的反射,但因之自有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方法,如通过八千多种不同的体位法,针对人体脊柱、肌肉等进行锻炼,瑜伽又不仅只属于宗教的范畴,而是一种富有宗教意味、带着哲学色彩的体育项目。

3.4 从“民族”走向“世界”——瑜伽文化被广泛认可

瑜伽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健康运动,它跨越了多种文化,包括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西方哲学;也广泛涉及各种语言,包括印度语、藏语、孟加拉语、梵语、泰米尔语、巴利语等。现在,瑜伽已经不是仅仅得到印度人的认可,而是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得到人们的相对广泛的接受。

瑜伽之所以能够从民族性的个性文化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其关键还是在于瑜伽文化在近现代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所做出的新的价值选择[7]。当今科技技术发展迅猛,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负面效应,人们需要身体的强健,也需要心灵的健康。而瑜伽修炼,就是一种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一、强身健体和开发人体潜能的过程。这种将强身健体与拓展心灵智慧相结合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人生追求,正因此,瑜伽从“民族”走向了“世界”。

瑜伽一向是印度人心中的骄傲。德国心理学家荣格说:塑造印度人的精神,并加以教化的,并不是佛教,而是瑜伽。瑜伽渗透于印度各派哲学与各种宗教中,但其本身却因为技术层面的独立性而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在数千年的演进中,又在不断自我充实与自我完善着。直到今天,我们考察或谈论瑜伽的时候,难免还要涉及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这些典籍与理义,而瑜伽也因此被当代某些人看成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行为。我们如想从最底层了解印度的文化特征,首先必须去体会瑜伽的精神。

4 美国橄榄球:“多元社会文化”的产物

美利坚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与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有一个极大的不同点:美利坚民族是由大量来自境外的多个种族、多个民族的移民构成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移民,这使得美国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社会文化”特征。人们通常喜欢把美国社会称为是一座“民族大熔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移民进入这座熔炉以后,都被冶炼为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然而他们各自所带来的各自不同文化成分,或者叫做不同的“文化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掉,而是在相互磨合过程中去劣存优、去粗存精,保留住最优秀的部分加入到美利坚民族中,从而使得美利坚文化的素质更为高远[8]。

4.1 “橄榄球”折射出的美式“价值观”

在美国,橄榄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还是共同信念和理想的集合体,体现着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念。美国的社会在工业科技等物质领域一向鼓励变革和创新,但在涉及价值观和理想的人文领域却并非如此。近两百年来,美国的理想没有什么变化,机会均等、独立自主、首创精神和自力更生就是贯穿于美国历史的基本价值观和理想。这种对价值观的坚守反映到橄榄球运动,就在于美国橄榄球比赛的规则不断变化,甚至每个赛季都有新的规定出台,但其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却多少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从橄榄球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人的价值观。橄榄球起源于英式足球和英式橄榄球,最初仅是一种大学校园活动。美国大学生总爱对规则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更改,使比赛更加有趣。橄榄球进入美国大学后,先是于1869年在一场大学校际比赛中被修改了规则,而后哈佛大学的学生又对之进行完善,1875年在哈佛与耶鲁进行的又一场校际比赛后,之前更改的规则被其他大学所认可,自此,橄榄球风靡美国大学。

一种只在大学范围内风行的橄榄球运动最后取得了美国体育和大众文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独特现象的出现,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橄榄球运动蕴含着的勇往直前的拓荒精神符合了美国社会的本质要求,“民族大熔炉”要发展必须具备大刀阔斧的气魄。橄榄球比赛中要求在运动中既要个人不懈努力更要全队通力合作,也是“多元社会文化”所需要的。要将多元复杂又变化多端的美国文化整合起来,就要树立一种能够提供凝聚力的向标,橄榄球运动中体现的个人拼搏竞争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的结合,恰好迎合了这一诉求。正因为橄榄球运动中所折射的理念符合了美国人的价值观,这项由大学生发起的体育项目才能最终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9]。

4.2 “橄榄球”比赛进程对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映照

美国的现实生活与橄榄球比赛何其相似,橄榄球比赛中战争气氛简直就是美国现实生活气氛的翻版。在美国,进攻性受到推崇,是富有活力和主动性的标志。进攻性也是橄榄球运动所推崇的要素之一。球队与球队之间为夺取锦标而争斗,同一支球队的球员之间为获得重要地位而争斗,就连球迷之间也要为买到最好的球票而争斗[10]。

美国的橄榄球运动的集体磋商,要求进攻的球队在行动之前先在场上聚在一起商议采取什么战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历的球员通过磋商统一思想,求同存异,通力合作。比赛一结束,大家又都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用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集体磋商把橄榄球比赛分解成若干独立的任务,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战术,如果一一完成就可夺取最后的胜利。同样,集体磋商的这种功能在美国的文化中也有反映,不论是组织和团体,不说全部也可以说大多数,都采用集体磋商的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与橄榄球比赛的情形是一样的:不管赛场上的形势多么复杂,球队都有信心通过一个标准化的程序克服困难。一个由不同性格的人组成的团体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忘却他们之间的分歧,这就是“熔炉”的含义。橄榄球比赛中的集体磋商给人以时间紧迫的感觉,球员们为了节省时间都是奔跑着赶到一起磋商,然后又是奔跑着散开。同样,在美国,几乎什么都有时间限制,美国人说话快,走路快,吃饭快,甚至休息都快。这是橄榄球运动与美国人生活习惯的契合[11]

4.3 “橄榄球”运动体现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9世纪后半叶,美国逐渐成就了全球头号帝国的霸主地位,为配合这种领袖位置,美国人在各个领域几乎都追求本土特色,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就是一种本土化进程的演示。虽源于英国,但美国人改造了它并将之发展至一种极具美国特色的“大众化”运动,将之安上“美国”的标签,这正是美国文化中的自信与霸气的体现。

美国人的民族主义感情不仅仅表现在橄榄球比赛中,而且在美国处处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不论是社交活动还是电视广告,都以“美国方式”联系起来,都以美国的星条旗迎风飘扬为背景,在美国人的眼里,星条旗是完美无缺的象征,《独立宣言》和《宪法》也是完整和完美的。有的时候,美国的民族主义产生了一种唯我独尊的表现。例如,尽管参加美国橄榄球超级杯赛的只有美国的球队,但美国人一说起美国的超级杯就像是在谈论橄榄球的“世界杯”。在许多美国人的眼里,美国就是世界。

在当代美国,橄榄球运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绝不仅是因为美国人的性格所致,更是因为它影射了美国民族的文化内涵。美国人类学家威廉·阿伦斯(William Arens)在其论文《伟大的美国橄榄球仪式》中写道:“橄榄球,虽然只是竞技游戏,但是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我们美国人是谁的内容。如果一个来自异文化的人类学家来到美国,他一定会为这种文化所震惊,然后使用欢快和浪漫的笔调来描述这个新发现部落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仪式。这样的说法是基于一些显著的象征,是理解一种文化的关键,而橄榄球就是这样一个象征”[12]。

5 西班牙斗牛:激情奔放的视觉盛宴

无论就风格特色还是就表现魅力而言,西班牙斗牛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国粹”风靡全国,享誉世界。从表面上看,西班牙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他们富有感染力的活力和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由此说来,把斗牛当做介绍西班牙文化的象征似乎有些矛盾,因为斗牛也触及到西班牙人的一些不那么鲜明的特征。他们表面上欢乐喜悦,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他们对悲剧的敏感,隐藏着对英雄的向往。也许这就是促使他们几百年来把斗牛当做民族节日的原因所在。他们热爱生命,但更渴望成为英雄,斗牛就是表现他们的自强和自豪的独特方式。斗牛是一个壮观的艺术场面,弥漫着鲜血、暴力和实实在在的危险。斗牛充分展现出西班牙人的自豪、个人主义和丰富情感,而且展示出西班牙人和西班牙文化的许多其他特征。

5.1 斗牛文化中的“英雄情结”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中一个杀牛供神环节,到18世纪中叶,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斗牛表演。在阿尔达米拉岩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壁画里,人们看到了一些记录着人与牛搏斗的描绘。根据历史记载,曾经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恺撒大帝就热衷于骑在马上斗牛。而后,斗牛发展成站立在地上与牛搏斗。至此,现代斗牛的雏形基本形成。在这以后的六百多年时间里,这一竞技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象征,在西班牙的贵族中颇为流行。贵族们通过与公牛搏斗向自己的妻子、同仁和下属显示自己的英勇气概,赢取荣誉与尊严。

在西方国家,贵族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也意味着社会追随的一种目标。当社会风尚追随贵族之时,贵族也在调适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以便成为民族的“表率”,这便是常为史家所注目的“贵族精神”。斗牛这种项目为何会被西班牙的贵族选中,马文的论述或许可以说明。马文将战胜自然环境的需要同西班牙的斗牛联系起来,如此写道: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比斗牛更戏剧化地表现这种对自然的征服和“教化”了。斗牛让一头不加约束的野牛和一个斗牛士凑到了一起,野牛代表着自然的王国,斗牛士则代表着文化,因为斗牛士比普通人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本能的”恐惧,只有克服了这种本能的恐惧,才能够征服野兽……斗牛的设计就是要让实现人的意志因环境艰险而变得极其困难,这是一种不断产生紧张、兴奋和激情的情景。这种设计中无疑有着明显的“英雄情结”,而渴望成为英雄的价值观是在英雄辈出的几百年战争中渗透到西班牙文化中的。作为民族的“表率”,斗牛是贵族所能选择的一种适当方式。

5.2 斗牛中的激情宣泄与互动交流

斗牛运动一大特点在于观众的深度参与。伴随着公牛的牛角飞速掠过斗牛士那侧倾的身体而响起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突出表明了西班牙人尽情宣泄情感的秉性。西班牙人的情感宣泄并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倾泻,而且还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形式,掌声和欢呼声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而且也是一种观众的参与形式,影响着斗牛士的表演。一旦斗牛士完成杀牛动作,观众就会对斗牛士的表演作出评判。观众的评判反过来又决定着斗牛士应该如何回应。如果观众不满意,他们就会吹口哨,作嘘声,斗牛士就不必再进入场地。如果观众满意,他们就会欢呼鼓掌,斗牛士就要回到场地答谢观众的欢呼。如果观众的欢呼经久不息,斗牛士还要带领助手绕场一周。如果斗牛士的表演精彩至极,观众就会挥舞手帕,要求把牛耳朵授予斗牛士。现场的主席必须根据多数观众的意见决定是否授予斗牛士牛耳朵,甚至还有授予牛尾巴的。得到奖赏后,斗牛士绕场一周,这时观众向斗牛士抛掷鲜花、帽子、衣服、礼品等。斗牛士再把这些东西抛回给观众。这种互动表明了西班牙文化对关系、慷慨、好客和承认社会需要的重视。总之,斗牛中的观众参与表现出西班牙人对关系、对情感表达和对生活质量的看重,这是西班牙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

5.3 斗牛的美学特征

斗牛运动中包含了太多西班牙人的民族情感,因而最终产生了对仪式的向往,因为只有仪式才能为所有这些特征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斗牛开始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斗牛士率领自己的助手,在仪仗队引导下步入场地,绕场一周,随后请求市长或者某位贵宾从主席台上扔下开启牛栅大门的钥匙。公牛由牛仔放进场内后,一名工作人员还要把丝制玫瑰花系在牛身上,斗牛方才开始。斗牛结束时,斗牛士要绕场答谢观众的捧场助威。这套仪式加上穿着特制服装的仪仗队员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斗牛仪式”,因其固定化而产生了一种命运感,体现了西班牙人对悲剧的敏感。开场时,所有上场人员在欢快的《斗牛士进行曲》的伴奏下昂首阔步进入场地,又代表着西班牙文化的欢乐的一面。

要想理解西班牙,就应看一看斗牛这种西班牙人所发明并被他们推向极致的表演艺术形式,因为在这种艺术形式当中,包含着这个国家文化中的大多数最重要的因素。尽管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斗牛运动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很难想象西班牙能够没有斗牛的仪式和斗牛所代表的西班牙文化底蕴。不论最终结局如何,斗牛都将是了解西班牙人民的深层文化价值和观念的文化象征,不是最主要的象征也是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6 结语

以上个例分析中既有某种文化的发生,也有文化的播迁;既有文化传承性的固结,也有文化倾向性的游移;既有传统文化的当代进程,也有现代文化的问祖寻根。每一种传统体育,都经历了由单一的运动项目成为系统的文化象征的过程,而在其发展变迁的轨迹中,我们可以窥视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研究传统体育就成了探索世界文化、了解各民族特性和文化运行的向导和地图。

标签:;  ;  ;  ;  ;  ;  ;  ;  ;  

从体育传统到文化象征主义&对五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_中华武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