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论文_顾娟 彭兰晔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论文_顾娟 彭兰晔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一个时谈时新,时谈时有不同感悟与体会的话题。文章基于此,首先就分析了南方谈话的时代指向,然后又在此基础上从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四个方面对南方谈话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细致阐述,以期对自己及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开放;时代指向;伟大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改革开放这三个词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代人听得最多,也最熟悉的一些词汇。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南方谈话——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强国之路等具有开创性的词则都成了它的代名词。由此可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也就成了一个不可不说、不可不提的话题了。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邓小平的智慧与果敢,高大与伟岸,重温其在南方谈话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指向以及跨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一、南方谈话的时代指向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时代特点既是“资”、“社”国家相互关系的判断,又是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指明灯。“资”与“社”,是地球上的两大阵营,是世界上的两大制度体系。“资”、“社”两者共同经历了军事对峙——和平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演变,对于这一变化进程,与其说是两者之间的竞争,倒不如说这也是对它们关系磨合的最好时机。

过去,由于个人、历史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非常极端的思想和眼光,认为两者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遇事也必定要问清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的趋势和潮流,知识经济也逐渐地吐露新芽,向来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在资本主义占了上风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不平衡竞争”和“不公平竞争”。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要采取打压、镇压、限制等政策来对付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面对资本主义的这一行为,中国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改革开放就陷入了“迈不开腿”的困境。而邓小平理论则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其以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格局,不间断、高效率地完成了改革开放中战略思维的转变。

首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概括。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新的概括,新就新在它改变了人们以往极端的思想和眼光,改变了人们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割裂的态度,进而把眼光从两者的区别之处转移到了两者的联系方面,这就为人们正确地认识“资”和“社”提供了思路,为思维的转变提供了入口。

其次,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搭建沟通的体制平台。欲让“资”和“社”这两者构建一个良好的体制平台,经济体制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体制平台就一定要在其相应的经济制度框架中构建和运行。

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们党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并加入了WTO,使我国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上这一些列的改革成果都表明了我们对传统观念的精华吸收和糟粕取缔,表明了改革战略思维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代指向与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南方谈话的伟大意义

南方谈话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是我们写在本本上的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道明白的。它们是体现在党中央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干劲儿上的。另外,中国在经济建设上以及改革开放上所取得的成就与辉煌,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伟大意义的呈现。

第一,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南方谈话使人民大众思想中被长期封锁的首创精神得到了有力激发,使“奄奄一息”的体制机制改革得到了巨大的活力释放,使停滞不前的中国改革得到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谈话深刻地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有关“党的建设”的棘手问题,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将中国改革带入了正确的运行轨道。今天,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国土上,回想将近二十六年前的南方谈话,发现谈话的作用和价值是如何估量都不为过的。

第二,南方谈话为“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奠定了基础。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如海中灯塔般地指明了我国的改革方向,并告诫大家邪路、老路不能走,要走就走新道路。但是,对于以前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能以忽视的态度对待它,而应该以一种积极改正、深刻剖析的态度去接受它,以迎接当今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南方谈话如同一块吸铁石,它不仅把改革者和改革力量凝聚一团,使领导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得到组建,还使大家认识到了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党和人民群众深受南方谈话中改革开放的启发,人们对改革开放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三,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发展开拓了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一大理论成果,亟需理论的生长点和创新点,而南方谈话则正补充了这一理论的需求。后来,经过不断的理论补充和实践完善,党的第十五次人民代表大会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其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头理论”与核心,成为全党在理论、道路和制度探索与制定上的指导思想。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却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道路选择。邓小平预言,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制度要再过三十年才能形成,那这一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南方谈话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社会矛盾、国情以及国际地位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长久性但国家必须面对的实际情况,我国改革处于瓶颈期,大多数都是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但是,尽管困难重重,改革还是要一如既往,还是要一往直前,不允许大家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改革是对社会的一场重大颠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对党和人民的一场巨大考验。只有通过这一考验,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走向胜利。另外,南方谈话还就改革解决利益分配以及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指出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党中央则要制定相应的策略与方针来协调各种关系,以推动中国经济在快车道的发展中进入高速发展。

三、总结

总之,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代指向和伟大意义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外也都带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不仅将桎梏人们思想的牢笼一举打破,还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进行了转变与统一,使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不断地开拓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郑有贵.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两个论断不可分割[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6):7-11+90.

[2]张志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价值内涵与深刻启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2):28-32.

[3]侯且岸.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史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01):11-13+31.

[4]郭思敏.邓小平“南方谈话”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2):80-87+127.

作者简介:顾娟(1994-),女,学历:硕士,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新农村建设。

彭兰晔(1992-),女,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发展研究。

论文作者:顾娟 彭兰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论文_顾娟 彭兰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