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8起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谢建伟

湖南省新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7600

【摘 要】目的:分析新化县2009年3月-4月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我县风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传染病信息报吿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2009年3月-4月共报告风疹暴发疫情8起,3月份报告2起,占25%,报告发病数67例,占病例总数的27.24%;4月份报告6起,占75%,报告发病数179例,占病例总数的72.76%;全县共有8个乡镇报告占27.59%(8/29);全部病例均为18岁以下儿童,7-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91.87%。结论:2009年3月—4月风疹报告发病比2008年明显上升,2008年同期我县无风疹病例报告,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风疹暴发流行,切实保护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新化县;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经口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以发热、出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主要影响青少年及儿童的身体健康。风疹一般病程较短,并且感染后病情一般较轻,预后效果良好。但风疹很容易引起暴发感染,在四季都可能发生,其中冬春两季的发病较多,易感年龄在1—5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孕妇在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轻微,但病毒会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是发生显性感染还是非显性感染,都会导致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其中常见的有胎儿畸形、死胎和早产等。目前,临床中没有特异性方法对风疹进行治疗,但是可以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感染。近年来我县风疹呈上升趋势,对我县青少年儿童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风疹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其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在我县各地传播开来,从而对我县儿童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我县2009年3月—4月期间发生的风疹疫情来看,中小学生的发病率较高。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风疹的暴发将会对其正常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将根据我县的8起风疹暴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对风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部门的风疹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风疹发病资料来自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1.2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录入excel后进行统计处理。

2、结 果

2.1疫情概况

2009年3月—4月我县共计报告8起风疹暴发疫情,其中3月份报告2起,占25%,4月份报告6起,占75%。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共波及人数6105人,罹患人数246人,平均罹患率4.03%。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8例,临床诊断病例218例,病例实验室确诊率11.38%。而2008年同期我县无风疹病例报告。

2.2流行病学特点

2.2.1地区分布:8起风疹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共计8所学校。其中小学和中学各2所(各占25%),小学和中学混合学校4所(占50%)。病例分布为油溪乡邓家中学(51例),洋溪镇范溪小学(16例),新化县十四中学(16例),白溪镇中心学校(68例),桑梓镇柘古中学(18例),圳上镇龙珠学校(23例),西河镇官庄桥小学(32例),天门乡中心学校(22例)。具体情况见下表:

新化县8起风疹暴发疫情统计表

2.2.2人群分布:246例病例中男生119例,女生127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0.94:1。其中小学生164例,占66.67%,中学生82例,占33.33%;发病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17岁,7-14年龄组共计226例,占发病总数的91.87%。

2.2.3时间分布:8起疫情中,3月份报告2起,占25%。4月份报告6起,占75%。最多的1起(白溪镇中心学校)累计报告病例数68例,其次是(油溪乡邓家中学)累计报告病例数51例,两起疫情共计报告病例数119例,占报告总数的48.37%。

3.暴发流行的因素分析

3.1疫情发现和报告不及时,《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在乡村一级力度不够,学校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和报告疫情,报告意识淡薄,没引起足够重视,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在诊治病例时也存在责任心不强,报告不及时,未能明确诊断等,没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而造成疫情的扩散。

3.2学生风疹疫苗接种率低,存在大量免疫空白是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因此风疹易感人群在学校聚集,当有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暴发流行。

3.3学校的基本卫生条件较差,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学生之间的接触密切,患病学生没有及时就医,没有及时隔离,在同教室同寝室之间增加了接触的机会,从而导致感染人数在短时间之内骤增。

3.4就发病情况分析,不排除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升高使风疹报告病例数上升。

4、讨 论

风疹是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极易在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引起暴发流行。

为了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风疹暴发,切实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学校医务室建设和人员培训,增强卫生防病意识。

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护和疫情监测,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应加强学校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责任制、传染病报告制度以及中小学晨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加强学校疾病监测,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改善学校卫生状况,加大卫生宣传力度,以防止风疹等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加强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采用黑板报、广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普及风疹疫苗或含风疹成份疫苗的普种工作,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风疹最有效的手段,应急接种风疹疫苗是控制风疹暴发疫情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应切实提高全县适龄儿童和人群的风疹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参考文献:

[1]刘恒武,侯清波,孙建秋. 四起学校风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01:80-81.

[2]张济,赵晓冬,刘冲,周志中,韩晓辉,杨华,胡艳霞. 济南市1998~2006年风疹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03:205-207.

[3]崔敏,许建雄,王鸣. 广州市2007-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522-1523+1551.

[4]曾毅,黄世美,闭志友,林建燕,覃健敏. 2008—2012年南宁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J]. 职业与健康,2014,02:226-227.

[5]肖绍坦,任亚萍,彭毅,张秀英,费怡. 上海市某大型工厂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05:507-510.

[6]张冬生,黄维丹,孙虹,林伟波. 一起中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危险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论坛,2013,12:928-929+932.

[7]马静,郝利新,罗会明,温宁,马超,樊春祥,梁晓峰.中国2008-200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4:322-324.

论文作者:谢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新化县8起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谢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