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培养聋生健康心理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聋生健康心理过程中的运用

● 张 春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新兴学科。培养聋生健康心理过程中遵循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效地指导日常教育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在校聋生的积极品质,多方位营造积极环境,引导聋生超越自身障碍带来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塑造聋生的健全人格,以更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聋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新兴学科,它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1]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组织系统等三个方面,认为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式,[2]强调个体要感受当下的幸福,乐观地面对未来,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更能发挥出潜力。

人祭的牺牲者“大多是罪犯、战囚(俘虏)与儿童”。这种人祭的方式甚至在世俗世界也还要有继续,比如战争的时候,战斗之前的祭旗就是人祭,祭品往往是敌人或叛徒。

《聋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6年版)》在课程性质中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聋生的积极实践”。[3]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对在校聋生进行教育,可提升聋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实践潜能,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组建特色社团,培养聋生积极人格特质

聋生独立性相对较差,缺乏独立的见解,依赖性强,平日的学习生活圈子比较小,除家人、老师外,就是班上的同学。但聋校班级规模都很小,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许多聋生无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再加上聋生个体的性格特质差异性大,只在品德教育和主题班会上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够全面的。聋校可借鉴普通中小学课后组建各具特色的社团的形式,多方位开展各项活动,从而促进聋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使聋生自主产生更多社会交际的经验。

基于聋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聋校可选择以下类型的社团。注重人文情怀的社团,如通过课本剧的学习和表演,让聋生乐于自我展现的戏剧表演社团;通过学习摄影艺术,培养学生记录精彩画面能力的摄影社团。注重审美情趣的社团,如通过汉字书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汉字文化意识的书法社团;通过对陶泥画、捏、塑、贴艺术的创造,培养聋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彩陶社团。注重技术运用的社团,如引导聋生主动参与科技学习和锻炼、体验实际动手能力的成功与乐趣,培养聋生创新精神和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科技社团、3D 打印社团、无人机社团等。

班主任也可针对聋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根据聋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应的他们能够达到的知行要求,通过设计积极心理游戏活动,让聋生在班会课上体验积极的主观情绪。如,开展“管理压力,微笑面对”的心理团体辅导系列课程,通过课堂上“我的压力圈”“轻装前进”“减压有术”等游戏活动环节,让聋生们在精心设计的心理游戏中,体验放下压力、轻松欢乐的积极主观情绪,在讨论中明白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同时,课堂上轻松欢乐的情绪体验也会给聋生的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社团活动巧妙地将解决问题技能方面的训练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改变刻板的学习方式,同时能够使聋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

《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6 年版)》提出,“只有源于聋生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建构道德认知,引导道德行为”[4]。班主任可通过微信、QQ、学生周记和班级大事记等与聋生进行书面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将聋生心中所惑作为班会课主题,引导聋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需要和问题。班主任应采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在理解聋生的基础上,对聋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取得进步。

聋生根据自己本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教师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指导,确定社团目标。例如,戏剧表演社团活动通过相互合作、生生互评、教师场外指导进行等,帮助聋生学会与人沟通。通过社团内聋生之间的互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聋生可以感知到他人的反馈和评价,确定自己的水平,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比较完整的自我概念。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来自不同年级的聋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帮互助,这种轻松友好的氛围更好地促进了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书法社团、彩陶社团通过个体参与和作品展示的方式,让聋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听觉障碍,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树立融入社会的自信。科技社团主要采用小组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让聋生学会接纳,学会宽容,学会共同成长。学会找到失误的原因以及补救方法,同时也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聋生耐挫的能力。

二、召开主题班会课,增强聋生积极主观体验

情绪的产生依赖于情境,一个聋生从小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生活,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和正确的评价,家庭和学校成员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情境必然给聋生带来安定、沉着、幸福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相反,就必然会引起聋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带来情绪上的激动和沮丧。因此要将积极心理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聋校可实施生活本位的生涯教育,从生涯觉察、生涯初探与生涯导向三个方面对聋生进行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课堂互动

老师要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寻找读写结合点,设计写话梯度,给学生一个抓手,让学生写有所仿,创能有法,实现省时高效的写作训练。

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注重坚持深入挖掘教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营造轻松的氛围,逐渐的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有新的认识。教师要从历史教材着手,深入的挖掘,找到吸引学生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发挥,这是激发学生的要点。激发学生兴趣要注重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就打下了基础。

三、实施生活本位的生涯教育,营造积极组织氛围

参加社会活动

由于聋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人际沟通交往全凭主观、直觉进行,易感情用事。言语沟通障碍还可能造成他们与人沟通不畅时容易急躁,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特点。因此,聋校可借助主题班会课、思品课、心理健康课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积极心理探究活动,对学生个体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

生涯觉察是针对小学阶段的聋生设计,对于1—2 年级的聋生重在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态度以及自我认知,3—6 年级的聋生重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我是谁”“我喜欢……”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聋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关注周围人群,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对自我的社会角色形成一定的认识。

聋生在初中阶段的生涯发展,既有生涯觉察也有生涯初探。一方面要求聋生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及人格特质等,为初中毕业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求聋生学习生涯方面的知识和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开展“最美的我”“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灵动手语”等主题班会,聋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拥抱生活的激情,这样的主题活动更能激发聋生的参与兴趣。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聋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培养聋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习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聋生勇敢、自强的精神。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针对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微观政策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英媒的“喊口号”架构在阐述其对“供给侧改革”的态度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判断,该架构能够使读者激活只喊口号而没有真正实施的观念,这体现了报道中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偏见。

聋生在高中阶段心态更加成熟,教师可通过生涯导向引导聋生将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如:树立自我价值观念,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学生的执行力以及自制力。

在培育塑造聋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聋校必须加强与家长之间的配合,通过举办校园开放日、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关的系列讲座等,促进聋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聋校还应鼓励聋生参加社会活动,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帮助他们在参与社会、学会交往的过程中,成长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具有健康个性的公民。[5]

参考文献:

[1]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J]. American Psy chologist,2001,56(3):216-217.

[2]D Martin E. P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M].New York:Free Press,2002:159.

[3]王存贵.《聋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25-27.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6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518112)

标签:;  ;  ;  ;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聋生健康心理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