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刘孝虹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皮肤病防治站 云南文山 66366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熏洗治疗措施,4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4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均采取健康指导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同对照组患者的60.5%相比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中药熏洗治疗措施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对患者治疗时配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很好的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护理措施

前言

湿疹是多种因素下引起的表皮、真皮浅层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对称分布、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在中医学上,将湿疹称为“湿疮”,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1]。近年来,随着气候改变,加上大量化学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湿疹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在湿疹治疗中,采用中药熏洗方法,并加强护理,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2]。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中选取86例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为68—86岁,平均年龄(75.6±4.1)岁;病程为0.1—9年,平均病程(4.8±2.6)年;对照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为65—87岁,平均年龄(76.1±4.0)岁;病程为0.2—9年,平均病程(4.9±2.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能对比。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1)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患者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7d/疗程。(2)观察组:中药熏洗,中药主要成分为马齿笕、白鲜皮、防风、金银花和地肤子等,患者每日药浴1次,7d/疗程。治疗时采取的原则为解毒止痛、清热燥湿和祛风止痒。

1.2.2护理方法,(1)治疗前护理,在中医学中,湿疹是由于情志不畅而引起的,性暗红斑浸入患者皮肤,使得患者皮肤局部变厚,皮肤表面粗糙,瘙痒症状明显。患者久治不愈,加上形象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导致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疾病治疗方法,从而获取患者的信任,同时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引导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将药浴室安排在通风房间,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8-32℃,室内别放置花草、香水等物质。每日用等离子空气吸附消毒剂对药浴室进行消毒,药浴桶每天要使用0.05%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为了保护好患者的隐私,要在药浴桶之间设置相应的隔帘。根据患者患处,确定采用全身药浴模式,还是局部药浴治疗模式,将一次性药浴袋铺在药浴桶中,把熬好的中药倒入可过滤纱布袋中,然后将纱布袋打结号,放入药浴桶中。对于局部药浴患者,水位以漫过患处为宜;对于全身药浴患者,患者坐入药浴桶后,水位不宜超过胸部,药浴水温要控制在36-38℃,浸泡时间为30min。(2)治疗中护理,患者裸露患处置于药浴桶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询问患者感受,是否存在皮肤刺痒、烧灼等情况。对于全身药浴的患者,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患者出现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要及时停止对患者的治疗,及时将患者移到通风处,并保持对患者的保暖。在治疗过程中,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对患者进行全身药浴。患者治疗完成后,要及时穿好衣物,回病房休息30min,并注意饮水,然后在指导患者进行其他运动。(3)治疗后护理,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一般护理,患者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出药浴桶,避免患者滑到,指导患者并病房休息,然后引导患者进行其他活动。②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按医嘱用药。③皮肤护理,引导患者用温凉水进行搓洗,要严禁使用沐浴露、肥皂等碱性物质搓洗,避免加重脱屑情况。引导患者勤修指甲,避免抓皮肤,让患者多穿宽松纯棉衣服。④饮食护理,引导患者多食用一些清淡食物,不宜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易过敏性食物,如海鲜、大蒜等,多食用维生素B、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⑤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存在负面心理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理,促进患者康复。

1.3判定标准

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不超过20%;有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为20—50%,且患者3个月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51—90%,且患者半年内没有复发;痊愈,是指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损改善不低于95%,且患者1年内没有复发[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χ2检验。若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有差异性,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湿疹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皮肤疾病,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在临床上,寻找与传统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目前,中药药浴在慢性湿疹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中药药浴和传统治疗方法结合起来,配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发展,加速患者病情好转,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药浴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改善患者皮肤血液供给,加快患者血液循环。药浴疗法的效果与诸多药物作用有直接关联,如苦参、金银花、地肤子等,相辅相成,具有祛风止痒、解毒止痛等效果。在治疗慢性湿疹过程中,通过药浴热刺激,可以引起患者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患者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患者舒适感,同时也能极大减少患者自卑感,提高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0.5%,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将中药熏洗方法同常规治疗措施结合起来,并加上健康指导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慢性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韦娟.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4):2234-2235.

[2]袁菲.中药熏洗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8):1713-1714.

[3]邹莹.中药熏洗治疗湿疹疗效观察及护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0):1012-1013.

[4]冯丽蓉,龚五洲,魏晓燕.中药熏洗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2):110.

[5]黄薇铭.中药熏洗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99-300.

论文作者:刘孝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刘孝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