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分析论文_王洪英,佐欣慧,谢新辉,李业,刘洪光

应用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分析

王洪英 佐欣慧 谢新辉 李业 刘洪光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牵引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50%、7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满意度分别为 97.50%、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并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方法;颈椎病;效果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47-02

颈椎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同病变位置、个体差异以及组织受累状况有直接关系,主要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交感神经颈椎病、椎动脉颈椎病与混合型颈椎病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发病率>60%[1]。该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椎间盘退变、骨赘或者突出等压迫神经根,临床存在肌肉萎缩、颈肩部疼痛以及手指麻木感。本研究分析了颈椎病患者行综合方法的治疗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0例颈椎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2-79岁,平均(46.78±2.4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9岁,平均(46.41±2.42)岁。临床症状主要是单侧或者双侧的上肢疼痛、局部肌肉紧张、麻木感、颈部或者肩背部的酸痛,少数患者合并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者肌肉萎缩。患者均进行颈部的X射线、MRI以及CT检查诊断。排除合并有神经管狭窄、严重肌肉萎缩以及椎管狭窄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排除皮肤缺损以及感染性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牵引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坐位牵引,用颈牵引带托住患者的下颁和枕部,取正坐位,令全身自然放松,牵引重量由5~ 20 kg,视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加大,牵引时间为每次20 min,每d1次,10次为1疗程。手法治疗:在牵引10 min后施用手法。点按:风池、肩井、附分、天宗等穴;复位手法:患者在坐位牵引的同时视颈椎X线正位片,若颈椎棘突向左偏歪,则用双手拇指抵住患椎棘突向右前方适当用力推按,反之,则相反,视颈X线侧位片,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或反张,则用双拇指抵住患椎棘突向正前方适当用力推按。颈椎运动锻炼即颈保健操。包括3个步骤:第一,主动用力的锻炼:头部左右平移;前后平移;水平旋转;仰俯运动;左右转动;抬肩运动;肩的屈伸运动;肩的旋转运动。每个动作往复8次。第二,伸展运动:颈肌斜方肌的伸展;背阔肌的伸展;颈的仰俯伸展;肩背部的水平伸展;身体的侧方伸展;仰望挺胸伸展。运动时要保持牵拉状态20 s。第三,按压:穴位的强力压迫,风池、百会、太阳等穴;穴位的按摩,风池;颅的挤压;干洗头。观察组应用传统牵引、推拿手法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推拿手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00 ml/ 次,2次 /d。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恢复正常功能,可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为显效;症状明显好转,颈椎功能明显改善,轻微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为有效;症状、颈椎功能均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并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采取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 97.50%、77.50%,治

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满意度分别为 97.50%、

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3讨论

颈椎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病理改变,涉及周围软组织、神经以及颈椎骨质结构病理变化,属于中医理论当中的痹症范畴,同颈部气血不畅、经脉痹阻以及经脉失养等有直接的联系[2]。在颈椎病当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因主要是患者颈椎椎间盘退变,导致钩椎关节出现骨刺,关节骨质移位、增生以及松动,导致椎间孔缩小,颈神经根遭到牵拉、刺激以及压迫,使得患者脊神经根以及附近组织充血、水肿,患者最终出现颈肩背以及上肢的麻木、疼痛等症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近年来临床上颈椎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3]。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传统牵引、推拿手法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颈椎牵引使颈间隙增宽,椎间孔增大,缓解颈椎垂直轴线的压力,有利于手法使用。手法治疗可使向后移位的关节和椎体复位,从而改善受累神经根、椎动脉及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症状。颈椎运动锻炼是利用肌肉的一收一缩这样的动态运动,使肌肉强健,组织血液循环的改善,动态的整复颈椎的位置,利用一些体位使肌纤维被动持续的拉长,消除肌肉紧张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传统牵引、推拿手法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有效治疗颈椎病,能够将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且能够明显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辛凤,邹路,周智梁.温通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3):399.

[2]齐健.针刺结合弹拨手法治疗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科技信息,2014,25(20):823-824.

[3]徐卢勇.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4,41(11):31-33.

论文作者:王洪英,佐欣慧,谢新辉,李业,刘洪光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应用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分析论文_王洪英,佐欣慧,谢新辉,李业,刘洪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