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校本课程开发_英语论文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课程计划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部分组成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本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具体落实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2.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国家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特定年龄段儿童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无法照顾具体学校具体学生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客观上需要校本课程来承担责任。

3.校本课程开发能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宗旨难以在国家课程的指导下完成,因为国家课程主要考虑的是“一般”学校,追求共同、统一,以确保年轻一代共同的素质。而弥补学生差异性的校本课程能促进各层次、各特长的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4.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需要教师不仅会“教”书,还需要会“编”书,即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可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

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不再需要哑巴式的英语翻译家,而需要具备多种外语素质的综合型外语人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语言的教学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而忽视了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另外,英语课程设置的本身也应是多元化的。除了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外,培养学生的特长是一种必然趋势。而校本课程本身正迎合了这种客观需要,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英语天地,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三、英语校本课程与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看一下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人的天赋与其后天环境教育是相互影响的。第二,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每个受教育者尽可能地获得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仅仅面向少数英才施教;另一个方面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是积极主动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人,受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发展。第四,是持久、稳定的发展。这种素质是持久稳定的素质,即能长期保存和长期发挥作用的素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英语教育思想的一场革命。语言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其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广阔空间。

四、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

原国家教委(现为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江苏省教委颁布的1999~2000学年《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规定:

普通高级中学学科类课程分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预备教育,或接受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设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可能提供的任意选修课目中自主选择学习。

从目前来看,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采用任选课和活动课形式。

2.学生需求的评估

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这是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3.社区、学校课程资源的评估

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基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

五、英语校本课程与英语国家课程

说明:(1)所有英语校本课程在高一、高二两年中依兴趣爱好任选完成(其中英语限时听力训练为限定选修)。

(2)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英语角在周六晚),周活动量为6课时,学生任选。每课时40分钟(其中听力每周一、四、五早15分钟为限定选修)。

由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英语校本课程与英语国家课程共为一体,互为补充,从兴趣爱好入手,以愉快教学方式来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校本课程采用交际法教学,尽可能多地创造接近真实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进行以听说为主的活动,通过习得的方式学习外语。即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环境之中,无需强大的外在压力,无需强烈的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英语语言的认识,进而掌握这门语言。

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英语听力课程实施

1.限时听力训练课程实施细则(限修)

(1)时间:周一、四、五早7:20-7:35

(2)地点:各教室

(3)材料:《21世纪听力预备》(南开大学编写)

(4)形式:微波发送,耳机收听,教师讲解并校对答案

(5)设备:耳机,微波调频

(6)检测:每月进行一次听力测试,内容形式同上

2.英语视听实施细则

(1)时间:每周六下午第1节

(2)地点:视听阅览室

(3)材料:Family Album USA(节选)

(4)形式:耳机收听,电视收看,教师讲解,当众答疑

(5)设备:耳机,闭路电视,录放机

(6)规模:一个班

(7)检测:每学期检测相关内容,合格者即修满1学分

(二)英语会话课程实施

1.英语会话课程实施细则

(1)时间:每周三下午第3节

(2)形式:集中教学

(3)主题:Introduction,Greetings,Asking the way,Complaints and showing appreciation,Expressing thanks and responding,等等

(4)设备:录音机

(5)检测:每学期所学相关内容,合格得1学分

2.英语角课程实施细则

(1)时间:每周六晚6:30-7:30

(2)地点:校园一角(有路灯以及典型建筑物,如雕塑)

(3)形式:“集中—分散”交谈

(4)主题:Ways of learning English,News topics,Daily life,等等

(5)规模:一大班

(6)检测:Weekly talk,Free talk或Speech competition

(三)英语阅读课程实施

(1)时间:每周六下午第3节

(2)形式:集中教学,讲练结合

(3)材料:编制(包括阅读内容和阅读技巧,内容要多元化,可以是新闻报纸、笑话、幽默、科普读物、自传等等)

(4)检测:每学期一测,记学分或参加(举行)阅读比赛

(5)规模:一个班

(四)英文歌曲欣赏课程实施

(1)时间:每周六下午第1节

(2)地点:语音室

(3)形式:听、欣赏、学唱,了解歌曲背景及西方文化

(4)材料:自行编制,剪辑磁带,VCD

(5)设备:耳机,录音机,语音设备

(6)检测:每学期末唱1首自认为最拿手的,记学分;或举行英文演唱比赛

(7)规模:一个班

七、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适应性

教师所选用或编制的材料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其个性心理发展,不能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避免学生产生退却心理。让学生始终处于“摘桃”状态,即“努力一跳”即可触及并达到目标的状态。

2.综合性原则

英语校本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非是单方面的、独立的,而是听说读写唱等综合语言能力相互渗透,互为一体。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过分偏向一方面,要着眼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注意其整合优势,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在其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方面。

3.英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

从现实角度讲,国家课程应属第一课堂,英语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互为弥补,又有主次之分。不能等同投入精力。对于所学的知识,要相互渗透,互通有无,从而使英语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4.愉快性和自愿性

英语校本课程本身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以便使其得到良性发展,因此自愿性是最重要的,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强制。并在授课中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育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标签:;  ;  ;  ;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