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91~2000年美国新经济_新经济论文

论1991~2000年美国新经济_新经济论文

论1991-2000年的美国新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2000年的美国经济状况超出了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走出衰退以后,保持了长达近十年的持续增长势态,经济扩张周期明显延长,而收缩期则明显缩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经济在高速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水平,呈现出近几十年少有的“一高三低”的理想状态。国内外不少经济学家把美国的这种经济状况称为“新经济”,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呢?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我们判断世界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增长方式,迎接信息化、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新经济的根本动力是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起源于1973年石油危机对汽车钢铁经济时代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最初用来与前苏联进行冷战的星球大战计划,后来竟成了新的信息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强化了政府对信息化等高科技领域的干预,克林顿政府成立了由总统任主任的国家科技委员会,直接参与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协调,力主将科技工作的重点从军用转向民用,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1990-1994年间,美国政府提出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在硅谷公布了《技术为国家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以及安排耗资378亿美元预算的《终身学习计划》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特别是1993年9月,克林顿率先提出投资4000亿美元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标志着美国以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战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紧随其后的硅谷崛起,则直接导致了信息革命的诞生。到1994年,美国企业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第一次超过其对厂房设备的投资,表明美国已实现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知识社会的历史性的跨越式转变。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成功的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和制度创新,使美国的市场机制比以往更加灵活,创造了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可以说,信息革命使美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为美国在低通胀、低失业率下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根本动力,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推迟了衰退到来的时间。其特点和作用大致表现在:

1、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据美国《商业周刊》提供的资料,从1990年到2000年,美国计算机软件业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比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高出数倍。电脑软件业在美国产业排行榜上已超过飞机制造业和医药行业,从1995年的第5位跃升为2000年的第3位,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全美第三大产业。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业的大发展,9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继续由一、二产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据美国商务部报告,1995年到1998年,信息产业(包括软硬件和服务)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33%,其中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11.8%,比重达到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5%,占GDP比重约四分之一(美国近年来进出口总额约占GDP比重为25%)。1998年美国的技术贸易盈余为243亿美元,高于OECD即欧盟国家对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贸易账户盈余226亿美元的水平。

2、为缓解就业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信息产业链条长,其产业关联度大,因此它的就业倍增效应比传统产业高,甚至比其它高新技术产业更高。从就业比重来看,美国其它行业均呈下降趋势,只有服务业是上升的,而上升幅度最大的又是服务业中的信息业。到1999年,美国信息业从业人数高达1000万人以上,为各业之首。而汽车、飞机、船舶、铁路、航天制造业加在一起从业人数不过1520万人。估计到2005年,美国从事与信息业相关的从业人员要占总就业人数的50%以上。

3、扩大了投资,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它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以及企业组织的联网化等方面,以及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及管理体制改革,使其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了竞争力。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中,又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大量投入实现的。仅私人对固定资本投资,就从1982年47亿美元上升到了1997年42148亿美元,其中有关信息处理和设备投资的增加额占24.1%。从1993年到1999年,全美信息产业的投入占整个资本总额的45%左右,远远超过其它产业的投入,由此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为支持“新经济”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信息技术渗透到美国传统产业各个领域的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交易等过程,对传统经济方式彻底变革,加快了企业的生产销售节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抵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屏障。90年代,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3%左右,大大高于80年代的1.4%,而信息产业中计算机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之所作贡献占四分之一,远高于西欧和日本。新增长源泉学派认为:报酬递增和经济外溢效应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特别是非传统形式的知识、研究与信息技术的开发等资本,是与报酬递增或外溢效应相联系的投资的主要例证。信息经济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及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当信息经济用高科技等知识要素取代传统的劳动和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就会因为生产率提高而实现报酬递增。信息技术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国际市场竞争性质的演变,即一旦一国最先进入信息技术领域,该国就可以利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来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从而形成强大的垄断和进入壁垒,阻止别国进入该行业的市场。因此,信息化的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具有“先动优势”等特点。

5、推动了科技创新。为了适应信息化的需要,美国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企业组织管理已经实现网络化。美国的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开发研究中心投入到研究开发中的经费每年达2000多亿美元。科研与开发的大量投入,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使美国的产品与服务加速升级,使产品和服务呈现出不断新异化、智能化、轻型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特征。

6、有力地刺激了个人消费。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靠私人消费与投资的推动来实现的。1999年美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约5.7%,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股市的持续高涨,巨大的财富效应鼓励了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消费的刺激则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工资的提高,这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增加对非住宅固定资本股票的投资。而股市上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效率高、公司回报利润丰厚的信息产业发展。股市与经济、特别是信息业的增长的相关性增大,因而股市上扬通过促进消费来对经济增长发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信息业通过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

7、加快了企业的改革、改组与兼并,实现了企业组织的合理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性生产过剩,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组织制度表现出足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变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内部改组。在生产经营方面,美国企业改变了过去大量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改而实行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的“精益生产”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方面,推行“横向型结构”和“软工厂”两种新的管理方式。所谓“横向型结构”的企业管理,就是普遍运用计算机联网,企业原来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向少层次的平行管理体系转变,减少层次,裁减冗员,由企业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协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谓“软工厂”或“数字工厂”管理方式,是改变过去单纯追求高度自动化的作法,以软件设计和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使机器人在生产线中处于辅助地位,使更具效率的人再次成为生产中的主力军,从而提高效率。二是改造。即用计算机和网络化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特别是在产供销各个环节之间利用计算机实行网络化。三是企业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家竞争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从总体上放松了对经济的各种管制厂从而引发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5次兼并浪潮。这次兼并具有大规模、高速度、全方位跨国界的特点。1998年美国企业兼并与合并的交易额达16000亿美元,比1993年的4204亿美元猛增两倍。这次兼并浪潮主要集中在电讯业、金融服务业、医药业、传媒业及国防工业等市场规模和相应技术成熟的产业。通过兼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甩掉了许多赢利欠佳的部门,进一步增强了美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使这次兼并带有明显的战略性竞争色彩。这次兼并浪潮的基本动机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重新瓜分全球市场份额,获得产业垄断地位,是美国从重视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向强化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的重要步骤。

二、新经济通过全球化达到资源合理配置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产品、服务和资本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化大生产,高速度、大容量地跨国界流动,各种资源的利用也大大超越国界。美国在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推动下,以全球化为特点的资源配置取向的趋势日益明显,并由此实现了美国经济从内需主导型向外需主导型的转变。按照新经济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观点,全球化使价格受到抑制,因为美国企业不得不面对海外廉价的进口商品和廉价劳动力的竞争,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已经改变。

1、实施出口战略型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一个理论基础是“管理贸易理论”,即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扩大出口。美国政府以此为依据,把开拓国外市场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为此,美国政府进行了四个方面的重大调整:第一,对外贸易由多年实行的“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调整为开放的地区主义。1998年上半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对亚洲的出口比1997年同期下降140亿美元,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出口却增加了110亿美元。这充分表明,全球化的开放地区政策有效地增强了美国利用地区差异,抗御国际金融动荡的能力,帮助美国稳固了就业与增长。第二,对外贸易从控制进口调整为扩大出口,大力推动出口战略。第三,把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定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第四,积极推动现有的多边、双边或国际性贸易协议,全面降低关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通过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向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发展。1992年到1996年,美国出口总额的年增率达6.2%,高于全球5%的平均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出口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每年新增200万个与出口有关的就业机会。到1999年,与出口部门相关的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5%,其中以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占整个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5%。1998年美国技术贸易盈余达243美元,大大超过欧盟和日本的技术贸易帐户水平。

2、巨额贸易逆差和外资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使美国获得廉价的进口商品和资产。美国经济对进口和外资的依赖度从80年代末的10%增加到1997年的16%,到1999年已超过16%。1998年和1999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2-3千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创80年代中期以来的历史高峰,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资本净流入最多的国家。按照发展经济学中的两缺口模型理论,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较严重的资金短缺,进出口逆差需要外资的流入来加以弥补。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以及经常项目中的贸易收支均为逆差,逆差通过资本项目的顺差来平衡。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却有着与发展中国家基本相似的国际收支结构,并且由于美元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使美国可以长期维持这种国际收支结构。巨额的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有特殊的作用:(1)意味着美国可以进口更便宜的商品。这是由于美元汇率有利,美国由此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比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美国从1997年至1998年底,从该地区进口商品的美元价值压低了近11%。大量地利用别国资源,降低了美国投资成本,避免了因工资增长过快而推动的通胀,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得以缓解,延缓了美国的经济扩张周期。(2)逆差可以通过巨大的资本净流入弥补。这是因为贸易顺差国政府积累的外汇储备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同时私人投资者也将获得的美元资金大量地投资于美国本土。(3)外资除了弥补巨额贸易逆差外,还要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到1998年底,外国人拥有的美国金融资产总额已达6.6万亿美元,累计的国际净债务已相当于GDP的1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70%以上(同期美国GDP总量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早已从1982年的国际资本净输出国转为净输入国。外国资本不仅弥补了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重要的是还弥补了美国商业投资的不足,支持了美国新经济和狂热的股市,并为美国企业向全球的贸易、金融和投资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贸易逆差不是竞争力削弱的结果,而是经济强劲、国内需求十分旺盛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的结果。

3、跨国公司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载体。美国跨国公司经营的特点:一是跨国经营的程度不断提高。1993年—1996年,反映跨国公司在国外的资产、销售额和就业人数的跨国经营指数,杜邦公司从38.8上升到43.7,福特公司从34.4上升到37.7,IBM从53.1上升到54,通用公司从15.3上升到30.7。二是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和经营,使得世界各国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波音公司把70多个国家的飞机制造业联系起来,推动了全球化生产;而福特公司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在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生产。三是跨国经营扩大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全球盈利最多的50家跨国公司中,1995-1999年,美国始终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

三、新经济与克林顿经济学及其政策创新

促成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新经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这两个因素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也几乎具有同等的作用和机遇,为什么唯独在美国形成了新经济,这就要从理论及其体制和政策的层面去探寻。可以说,克林顿经济学及其适应性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探讨1991-2000年美国新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克林顿上台后,广泛采纳和吸取了包括传统和现代的各种经济学派理论,逐渐形成了克林顿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克林顿经济学及其经济政策具有以下特征:

1、在财政政策上推行“平衡财政”。重点放在削减财政赤字的增收节支的两个方面,并采取了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财政政策:(1)大胆提出增税和减少福利开支的计划,果断提出四年增税1860亿美元的设想,同时削减政府在医疗保健和国防等方面的支出。(2)提出公平负担的原则,把增税的主要压力放在富人上。里根政府信奉“利益逐层渗透”理论,主张保护大企业,克林顿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增税的主要部分让富人承担。(3)实行倾斜政策,以保持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此,克林顿增加了170亿美元的联邦支出来促进民间研究与开发。(4)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实行财政刺激,以保证经济不再滑坡。里根和布什政府对经济疲软基本上采取的是不干预政策,只靠美联储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财政杠杆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克林顿针对1992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现实,1993-1994年政府共拿出300亿美元对企业减免税收和扩大公共工程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正因为采纳了供给学派“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增强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节,以刺激供给和控制需求,美国财政赤字从1992年的2900亿美元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出现盈余(这是30年来美国政府预算的首次盈余),1999年财政盈余高达1150亿美元以上。财政由赤字变为盈余,这不仅为美国政府更好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与影响经济周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而且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促使长期利率走低,由13%下降到5-6%。

2、在货币政策上推行“中性金融”。总体上看,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历届政府基本上采用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利率中介目标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后期,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策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主要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来达到稳定通货的货币政策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又进行了新的调整:一是宏观政策目标由肋年代的仅仅控制通货膨胀发展到90年代的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同时兼顾刺激经济增长和防止失业率上升两大目标。二是放弃了货币主义的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作为经济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的政策,改以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三是将短期和长期利率结合起来,实施“抑短放长”的利率政策,并以“中性”货币政策来确定实际利率水平。

为了拉长周期,实现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条件下的温和增长,美联储在90年代积极推行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政策,其间经历了由较为宽松到略微从紧,之后又稍许放松的过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是一种“不紧不松”的适应性的灵活政策。实践证明,“中性”政策的成功运用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在产业和科技政策上着眼于以信息化为先导来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克林顿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经济未来成长的显著作用,政策重心强调从抓供应入手,用科技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这显然受到新经济学派的“新增长源泉”理论的深刻影响。

4、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推行“全球化的市场资源配置”取向。克林顿政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放弃了传统凯恩斯经济学的封闭政策,更多地考虑了国外市场的因素,以全球化为特点的资源配置取向的趋势日益明显。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发展较快,而且持续时间长,就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并减轻了美国在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付出的代价。克林顿政府推行的“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其政策依据是新经济学派的“商业周期学派”理论。在商业周期学派看来,全球化可以使价格受到抑制,因为美国企业不得不面向海外廉价的进口商品和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同时,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在不提高价格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削减成本。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改变了经济结构,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的替代关系已经改变。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美国出现的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就已经推翻了失业与通胀的短期替代关系的理论。而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增长中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现象,则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从克林顿政府所提出的主张和实施的经济政策来看,克林顿经济学的主旨是:以维持充分就业、保持长期经济增长、削减财政赤字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为政策目标,实行既要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又充分重视市场作用的折衷主义路线。具体内容包括:(1)在短期内采取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措施。(2)在长期里则强调科技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重视社会贫富分化,主张大幅度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以使美国经济建立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之上。

四、美国新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和借鉴

尽管美国和世界各国对是否出现新经济及其原因仍有不同看法,美国经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已明显减速。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1990-1991年短暂的经济危机后,毕竟保持了长达9年多的持续经济增长,并呈现出典型的“一稳三低”的特征。因此,不管人们以何种眼光去看待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形成美国90年代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和经验,即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克林顿经济学理论及其政策创新,将会对世界和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1、高度重视美国新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得经济全球化之利的美国经济21世纪将继续发展,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潜力尚未完全释放,21世纪初美国仍会扮演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美国经济的这种增长势态,对我国具有双重影响。从经济角度看,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多有利因素。信息化等高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通过经济全球化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实质,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为美国在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下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不仅会进一步同世界经济相融合,而且在经济结构上将得到调整与升级。但是,美国新经济不仅涉及到各国经济发展,还影响到各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甚至经济安全和制定游戏规划的权力。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是在不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起来的,当前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它意味着主权国家对本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控制力减弱,以及跨国公司和种种国际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影响的增加。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美国经济难以避免的波动,会对世界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增加了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宏观管理的难度。加之,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增强,美国对外政策的霸权主义倾向也在加强,这对中美关系将带来较多的不利影响。总之,美国新经济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影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为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1)以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又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继续由一、二产业向以高加工度化的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升级。

(2)加快和实施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决策。这是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达到资源在全球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步骤。首先,利用我国加入WTO,为参与经济全球化作好准备。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经济规则办事,进一步开放市场,逐步推进金融、外贸、保险、证券、电信和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其二,大力发展跨国经营和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从美国的经验来看,跨国经营与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跨国生产和经营,就不可能有全球知名的大企业。比如全球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必将导致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工业已是不远的现实。因此,尽快以较低成本形成一批世界级的著名跨国公司,对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其三,制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经济振兴出口发展战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应放在世界大市场的范围内来考虑其技术水平升级、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及其产业发展方向,并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使我国的工业结构跨入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和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阶段转换。

(3)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当前,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积极推行股份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改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尤其要特别重视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宏观调控则主要是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依据效率目标对存在显著外部性、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领域进行干预;依据公平目标在收入再分配领域进行干预;依据稳定目标对宏观经济变量(如物价水平、失业、汇率、经济增长)及其变化趋势的政策(如治理通货紧缩、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汇率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进行调控性干预。当前,宏观调控着力点应是,采取“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扩大内需,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4)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高度重视美国新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美国新经济对经济理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对边际报酬递减理论适用范围的影响。在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报酬都呈递减趋势,即边际报酬递减。而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报酬则呈递增趋势。由于信息经济本身就是高科技产业,当高科技等知识要素取代传统的劳动和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就会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及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由此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在国际市场中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点。

(2)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美国自1991年3月以后,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高涨持续了9年多,经济扩张周期明显延长,而收缩期在明显缩短。怎样解释美国经济周期这种新变化呢?显然,可以为,信息化和全球化,尽管不可能使经济周期波动因此而消失,但是有利于延缓衰退期的到来。根据著名的长波理论的解释,每个长波或长周期都具有特别性,因为它的推动力总是来自于与前一个周期完全不同的一组新兴工业的发展。而每一个周期又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经济扩张。熊彼特曾经描述了“三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以石化、电子、航空等行业和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第四次业革命也已接近尾声。现在种种迹象表明,从1990年开始,发源于美国的以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基因工程以及软件为核心的第五次工业革命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而周期大体在30年左右。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第五次工业革命的周期发展已经超过1/3的时间。美国率先占领了第五次工业革命的产业竞争优势和战略制高点,并获得了十分丰厚的高额产业利润,这是美国新经济扩张的根本动力。由此给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取高额利润的示范作用,是企业投资决策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就产业周期来看,当后进者不具备进入能力时,先进入者的产业利润极高,但随着进入者的增多,产业平均利润率必然逐步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体制创新来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形成,有利用技术优势夺取市场竞争优势,是争取竞争主动权获得产业利润的成功模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3)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建立了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上述理论已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否定。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曾推翻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而90年代信息化和经济全球佬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问题解决了,但新问题可能会接踵而来。某些老问题,例如通胀,在90年代虽然一度被制服,但并不能保证不再卷土重来。至少在经济存在过剩的条件下,“通胀——抑制通胀——衰退”的怪圈今后仍将重视。眺望新世纪,变动着的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仍将会面临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将产生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新调控方式。这些变化也必然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和不可忽视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1991~2000年美国新经济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