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对TMD的参与_中国导弹论文

论日本对TMD的参与_中国导弹论文

关于日本参加TMD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TMD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从1999年起,开始对对抗敌导弹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实施日美共同技术研究。 日本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企图到底是什么?对这一企图又应如何评价呢?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是先用预警卫星侦察敌导弹的发射,再用指挥和通讯系统算出它的飞行路径,然后用截击导弹去迎击。美国所采用的用地面、海面配备的截击导弹等迎击敌导弹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是由美国本土以敌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 )为防御对象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 )与海外美军和盟国以敌发射的射程三千公里以下的战术导弹为防御对象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构成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分为外层空间导弹拦截系统(又称高层防御系统)和空气空间导弹拦截系统(又称低层防御系统)两大系统。高层防御系统由陆基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 “萨德”)和舰载高层防御系统(NTWD)构成,低层防御系统由从地面发射的PAC—3型爱国者导弹系统和舰载低层防御系统(NAD)构成, 日本跟美国实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共同技术研究是高层防御系统的舰载高层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结束后,将在日本进行研制、配备这个系统,预计至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半期才可完成。

60、70年代,美国推进反弹道导弹系统(ABM),最终失败。 1983年,里根总统开始实施战略防御倡议(SDI)。但随着冷战的终结, 战略防御倡议也被放弃,同时为保存从战略防御倡议研究中获得的高科技,1993年克林顿总统开始实施包括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内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现在美国政府集中投资研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担心朝鲜可能研制出其射程到达美国本土的远程弹道导弹,另一方面也可以救济冷战后销路不畅的美国国内的军事工业。

日本政府在过去的5 年间跟美国保持了关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共同“基础调查研究”的关系。但是对于把“基调查研究”升格为相当于研制、配备前一阶段的“共同技术研究”的问题,却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因为必须考虑到中国方面对此事的反感程度。特别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鉴于此,日本因此认为“刺激中国不好”。日本政府直到江泽民主席访日结束之后的1998年底确定1999年度预算编制时,才作最后的决定。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共同技术研究”的实施采取慎重的态度也是因为在野的共产党、社民党和国民舆论严厉反对这个系统。《朝日新闻》就指出除中国的反感以外,更有其它的反对理由,因为技术上相当困难,美国都在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高层防御系统和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6次实验中失败, 日本若要进行研制、配备这个系统,则需要花上一笔巨大的费用,估计超过1998年度自卫队的全装备费用(9400亿日元)。

但是在1998年8月,发生了朝鲜发射导弹的事件,其后自民党、 自由党和国民舆论的一部分开始改变立场,如《读卖新闻》大力主张不仅要引进情报卫星而且需积极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甚至第一在野党的民主党的代表菅直人,虽然当初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发表需要慎重的议论,其后也认为应该加以推进。1998年12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实施日美共同技术研究时,官房长官野中广务强调说:“因为朝鲜发射导弹,并且众议院已于98年9 月通过了《政府为确保我国国民的安全采取所有的措施》的决议,按照此项决议就需要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共同技术研究。另外对于研制、配备这个系统将来需进一步的研究讨论”(注:《朝日新闻》1998年12月26日。)。

美国表示不仅让日本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还要让台湾加入这个系统。根据台湾报纸《中国时报》报道,1999年1 月美国政府方面说:“国防部认为美国根据台湾关系法,有向台湾提供防卫性武器的义务,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也包括在内”(注: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1 月3日。)。美国要让台湾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原因是1995年、 1996年中国在台湾近海实施两次导弹发射。近因是1999年2 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关于“台湾海峡的安全保障的形势”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中国积极推进在台湾的对岸配备新型的短程弹道导弹M9(射程600公里)、M11(射程300公里),2005年以前可以用导弹攻击台湾的主要军事设施。接到这份报告后,以共和党为中心的国会要求强化台湾的防卫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就加快了让台湾加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进程,并且台湾当局李登辉先生也表示要以积极态度参加这个系统。

中国对日美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1999年2月,有的中国政府高官在英国报纸《金融时报》上警告说:“美国做后盾而普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会违反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如果美国不遵从这个制度,他国(包括中国在内)也可以向第三国家出口导弹技术。”(注:《金融时报》1999年2月26日。)再进一步, 1999年3月, 外交部部长唐家璇说:“美国同一个盟国要共同研究开发这一技术,……将损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如果有人想把台湾也拉入这个系统,那就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注:《人民日报》1999年3月8日。)为什么中国政府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应?日美方面认为:一,对中国来说,常规武器比较落后,所以只有拥有了导弹的战斗力量,才可以一方面阻止台湾的独立,另一方面也跟美国保持对等关系,是张王牌,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也许要使中国丧失导弹的战斗力量,因此中国抱有军事方面的恐惧。二,若台湾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接受这个系统的技术,便会在日美同盟的保护下,增长独立的意识,而中国对此抱有很大的忧虑。

1999年2月, 由日中两国外交部负责军备管理的官员出席的日中裁军、不扩散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军备管理裁军局长沙祖康表示:中国强烈反对台湾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而且反对向台湾提供这个系统的技术。对此,日本军备管理科学审议官阿部信泰答道: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共同技术研究是为了日本的防卫,日本政府没有考虑把这个系统的技术移到台湾。3月, 官房长官野中广务也强调不涉足台湾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关系。不管日本政府对中国怎么否认台湾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的关系,实际上,美国政府方面却申明根据台湾关系法要向台湾提供日美共同技术研究的成果,并且台湾本身也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所以日本客观上干预了美国对台湾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政策。日本政府这样否认好像在说假话,是作为主权国家有欠责任心的言论。

其实,日本政府不仅对中国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也对自己国民的安全保障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日本政府强调,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应付朝鲜研制导弹的威胁。福井县立大学岛田详一教授批评道:日本政府从对朝鲜的安全保障上来推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如何解决朝鲜对日本的威胁目前已是一个十分重视和急迫的问题,而在日本配备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却要20年以后。他主张:从速效和费用上来看,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让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各国停止给予金正日政府以保证其政权的援助,并且让朝鲜国内的“改革开放派”发动政变,推翻以金正日为首的“保守派”政权,有关各国应创造有利于此的条件。实际上根据日本报纸的报道,防卫厅和外务省的高官因为不愿美国的压力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而且考虑到“顾及美国的情面要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技术的研制大概会失败,最终可能无法配备”(注:《朝日新闻》1998年11月28日。),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推进这个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这些丝毫没有针对朝鲜和考虑日本的安全保障的用意。再进一步,日本政府高官认为:如果日本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万一这个系统的研制失败,日本在这个系统上对美国贡献的成绩也会保留”(注:《读卖新闻》1999年2月21日。), 以此来表示对美国的忠诚。

日本政府虽然表面上为了应付朝鲜导弹的威胁,正式决定参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美共同技术研究,但是实际上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近各国和自己的国民的安全保障,日本政府却一直没有考虑应担负起作为主权国家的责任。现在自民党和自由党的政治家、防卫厅以及三菱电机、东芝和日立制作所等军事工业展开了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有关的巨额预算的争夺战。著名政治学家、东京大学已故丸山真男教授曾经目睹东京远东审判的过程和东条英机等战争领导者汲汲于逃脱战争责任,认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征在于天皇制度下的“不负责任的体系”。当年天皇制度下的“不负责任的体系”导致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现在同样的“不负责任的体系”同样会对亚太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

标签:;  ;  ;  ;  ;  

论日本对TMD的参与_中国导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