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栖霞市人民医院 2653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产科接诊分娩产妇中选择100例作为参与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50例采取长钢轨分娩者作为对照组,另50例应用无痛分娩技术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0%、镇痛有效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产程时间也显示观察组更短(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科分娩产妇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大大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且操作简便,不会对母婴造成明显影响,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产科;应用效果
分娩是将胎儿以及附属物排出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且随着产程进展,疼痛程度会不断加剧,为产妇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部分产妇是因惧怕疼痛而选择实施无指征剖宫产,增加了剖宫产远期并发症风险,不利于产妇安全[1-2]。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技术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头位足月单胎产妇。为探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产科接诊分娩产妇中选择100例作为参与此次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产科接诊分娩产妇中选择100例作为参与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均为单胎头位足月产妇,均无麻醉禁忌证,无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无妊娠合并症,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为(27.6±3.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4±1.9)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为(27.7±3.4)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5±1.6)周。对比以上数据差异均显示无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产妇宫口开至3-4cm时进入产妇,采取截石体位。分娩过程中使用鼻导管给氧,不进行镇痛。仅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鼓励以及心理护理,帮助产妇在宫缩疼痛中顺利娩出胎儿。胎儿娩出后依据情况可适当予以吸氧,若分娩过程中产妇宫缩不足,可适当使用缩宫素。
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当产妇开始规律宫缩,其自觉疼痛后则可实施镇痛。患者采取侧卧体位,进行常规消毒,选择在产妇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置麻醉管,有效固定后调整产妇为截石体位。经导管输注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以及2μg/ml芬太尼混合药液5ml。给药5min后检测镇痛效果、麻醉平面。观察产妇下肢活动情况以及胎心。若产妇再次出现宫缩疼痛可适当追加麻醉药物。但在产妇宫口开至10cm时则应停止使用麻醉药物至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进行常规检查,若有必要应予以吸氧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镇痛效果评价标准[3]: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较轻,不明显为Ⅰ级。有明显疼痛,但尚在可忍受范围则为Ⅱ级。疼痛剧烈,产妇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波动,多汗烦躁则为Ⅲ级。以Ⅰ级+Ⅱ级计算镇痛有效率。②剖宫产率。③新生儿窒息率。④产程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程时间为(5.4±1.2)h、对照组为(6.7±1.3)h,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镇痛效果显示观察组更佳,剖宫产率观察组更低(P<0.05)。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分娩是一个较为痛苦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子宫剧烈收缩,子宫会压迫盆腔组织,另外产道肌肉扩张撕裂等也会引起疼痛。分娩疼痛会使得部分孕妇在分娩前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甚至可能因为恐惧分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各类新型技术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是指通过为产妇实施麻醉镇痛来减轻产妇分娩疼痛。该技术的应用可为产妇提供相对稳定的无痛状态,同时可保证分娩过程中不会阻滞产妇下肢运动。大量研究证实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镇痛效果显著,不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可大大提高产妇的分娩依从性,减轻产妇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产妇生命体征稳定,促使产妇以更佳的状态完成分娩[3-4]。无痛分娩技术主要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此次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罗哌卡因是一种常用局部麻醉用药,该药物的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腔且麻醉时间长,因此在临床应用广泛。低浓度使用罗哌卡因不易引发不良反应,也不易影响胎盘血流、子宫。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该药物的应用镇痛效果显著,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对比新生儿窒息率则未见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产科分娩产妇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大大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且操作简便,不会对母婴造成明显影响,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涂凌雏.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37-38.
[2]安加梅.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58-59.
[3]黄秋琼.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应用与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1):51-52.
[4]王艳红.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1):3-4.
论文作者:张玉萍, 吕洪芹, 王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产妇论文; 产科论文; 技术论文; 疼痛论文; 效果论文; 过程中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