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_世界历史论文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_世界历史论文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化与论文,道路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025-0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为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主要推动力,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在此期间,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围绕三大问题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条件下互动的产物。[1]

一、邓小平理论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互动和结合中,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和提炼,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揭示时代特征

列宁认为,只有了解世界历史的总进程并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的特点”,进而“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2]邓小平继承列宁的思想,力主“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3]邓小平还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3]邓小平所说的“现在的路子走对了”可以理解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邓小平深知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深知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动、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这也是长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摸索得出的经验。必须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的角度设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目标。

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与人类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概括出世界特点与时代特征:“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3]这就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一个科学的世界参照与时代坐标。和平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政治问题,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全球经济问题,可以看出,发展是“十分突出”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既表现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内,又存在于当代世界主题的转换过程中。实际上,“和平与发展”,表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蕴含着世界错综复杂的多样化关系,概括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性特征。邓小平通过对时代特征的揭示和对全球经济、政治基本格局的把握,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力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途径的调整,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邓小平对时代主题进行的科学判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时代坐标。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根本途径

中国是在与世界联系中建立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能在全球化的时空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以全球性思维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及其途径,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有所开拓、有所发展的基本前提。

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要实现我们的雄心壮志,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3]中国的发展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由于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起点和发展路向,因而体现着差异性、多样性等诸多特点,因而发展目标不尽相同。但同时,不同国家又都有其一定的共同性追求与参照,这就使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基本的目标评价系统及其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以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其一,经济发展是全球化的中心点与物质载体,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其二,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设定,不是主观性和随意性的,而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发展起点、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对照,客观地确立的。在21世纪中叶中国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在世界参照中所形成的发展目标是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的。其三,由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这也就预示着中国只有跟上全球化的步伐,才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初步理想。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途径、措施的选择和确立,具有鲜明的全球化意蕴。其一,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动力,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科技革命即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3]世界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3]因此,“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在全球化趋势中敏锐地把握住科技发展的动力作用,是邓小平把重视和加快科技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其二,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观察中,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模式。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说:“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3]“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3]其三,参照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保证自身目标实现的最有效手段。这一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从根本上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历史通道。其四,根据全球性的开放态势,形成了中国的开放决策。邓小平认为,只有通过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从而赢得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揭示了中国开放的发展趋向:“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么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3]开放与全球化是同一进程的两个侧面,邓小平的开放战略与全球化有着特征、内容、效果上的一致性。中国的开放,是一种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体现着中国走向世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点和必由之路。

3.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球性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丰富的全球性意义。首先,“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少关心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3]“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3]全球化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的互动、互进关系,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之所在。邓小平从对世界负责的高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中国问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所肩负的道义与责任。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创造性探索,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势。一方面,向世界、向未来的展开过程,另一方面,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更是在全球化中展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国社会主义不但为人类社会历史增加着丰富内容,也为全球性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产生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折射着社会主义的普遍历史价值,又预示着未来人类的发展趋向,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至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须扎根于中国国情的跨世纪课题,又是一个须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全球性”课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球性意义在于,它将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世界的现实面貌与未来前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决定21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加深了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对世纪之交进行回顾和展望时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自身还有许多困难。同时必须充分地看到:第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继续增长。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清醒地看待历史与现实,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认识。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抓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是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原则。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决心不变。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6]鉴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从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

2进一步突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全球化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的有力武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7]江泽民在谈到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时指出:“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7]此外,多次提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7]在这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党抓住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抓住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性和根本归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先进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先进的精神文明。在全球各种文明和各类文化形态相互激荡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党抓住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抓住了现代化的两翼,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同时并举。

3.对全球化条件下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4]同时进一步指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4]全球化浪潮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把党的建设目标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融为一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另一方面强调党的建设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它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党的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江泽民强调:“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4]党的建设对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我们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在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潮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旨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赋予党的自身建设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这是我们党既能保持长期执政,又能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的根本保证。

三、科学发展观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真谛,为我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视野。

1.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拓宽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8]“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认识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轨迹,也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本国的重大影响。针对“市场化”、“国际化”,党中央提出诸多应对策略,以不变应万变。例如: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阈。

2.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8]这就对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必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打好改革攻坚战。具体提出,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抓好这三方面改革的同时,要全面推进与经济领域改革相配套的其他领域改革,特别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又不能照搬照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8]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3.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丰富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凝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与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着和谐的性质,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8]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8]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对于国内、国际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回应,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

4.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的形势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深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确,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和外交传统、分析国际形势复杂性的基础上,党中央积极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宏伟目标,它与中国自身实现“和平发展”的长远战略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全球化趋势下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基本方略,中国将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