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高旭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高旭华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昌里小学 266711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包讲、学生包练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而是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培养 兴趣 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相反,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不会有惊奇和喜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在于以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思维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快乐。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探索,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引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产生学习兴趣。

1.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可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或改写制订新的作息时间表。学生在练习中兴趣盎然,十分投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

三、以导入设问、讨论活动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是多么重要。

1.导入、巧问激趣。“学贵有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老师巧妙地设问,可以以问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围绕下述问题开展师生对话讨论:(1)除数是小数怎么办?(2)除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怎么办?(3)除数和被除数变成整数后怎么办?在对话的基础上,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还有各抒己见的对话,教学气氛必然是生动、充满情趣的。

2.讨论活动激趣。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的最好媒介,学生可以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来当老师是一种好方法,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就采用学生自学自教的方法。首先提问:“这个类型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联系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想个办法,看谁想得最快,就让谁来当老师。”学生积极动脑相继举手。再问:“有的同学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我们请他们来当老师,大家要仔细听,看他们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道理。”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因为分母不同,分数的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先通分,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相同的,就转化成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了。师生一起研究,学生当小老师,既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五、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学习兴趣。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程度加以耐心的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有兴趣,教师的教学就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优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论文作者:高旭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高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