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逐渐走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电力技术,这一技术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电力生产能力扩大和电力传输范围扩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满足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控制要求。基于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在电力控制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其控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技术环节,它能够为电力工作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现如今,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力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一方面提升了电力供电系统的控制水平,另一方面使用机器控制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了机械控制的准确性。因此,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自动化控制主要为机械控制,还未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实质,但为后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向。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发展,网络技术基本成熟,这一时期形成了计算机管理下的局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其应用范围较小,对于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有一定要求,如电网系统过于复杂,易出现各类系统故障,但不可否认,这一阶段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体系与基础结构的形成。进入新时期,高速网络技术、计算机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真正形成,其以远程遥感、远距离监控、集成控制为主要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也因此形成。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臻完善,电力系统逐步走向网络智能化、功能化和自动化。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渗入电力系统的各个层面,电力运行时已经很少再需要人为来进行操控,大大节约了成本,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似乎改头换面,发生了质的改变。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效开展实时仿真工作
电气化驱动技术能够让暂时状态与稳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同时存在,从而进行同步实验,同时,它也提供了很多的精确数据给系统运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精确性。科研人员在仿真环境下,可以开展更多的电力装置测试,进而有效帮助科研人员建立混合型的实时仿真实验室。
2.2电力服务智能化
可以说,如果没有电力系统做支撑,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相当大的阻碍,甚至是瘫痪。正因为电力运用得如此之广,使得人们和企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将系统运行设计工作做得更加精确,而且它十分智能化,其对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的分析能够做到比人力更精确,甚至取代人力。总之,电气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关键组成点,它可以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推向更高效准确的一个层次,使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整体更上一层楼。
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渐和国际标准水平保持一致。伴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关专家已经开始更深入地研究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已经有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仿真建模技术,该项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并且严格符合国际相关标准。这项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中的速度和准确性。仿真建模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管理电力系统中庞大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参照实际情况,构建出最合适的模拟操作环境,进而同步控制电力系统。同时,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开展模拟分析,从而帮助系统从根本上排除故障,推动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利用这项技术,还可以测试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3.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在应用了智能控制技术之后,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控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智能控制技术在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将智能控制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不仅有益于系统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高,还能提高装系统发现以及排除故障的速度。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运行故障,智能控制系统就能迅速检测到该故障,并且做出及时、正确的应对。除此以外,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远程控制电网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会变得更加安全,电力系统也可以变得更加可控,对电力系统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3.3集成技术的应用
集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促使电气系统统一化发展,实现电力系统集成控制。在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各项控制系统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区域,分别控制各项工作环节,当其中一个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其他控制系统的统一工作。而集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统一自动化控制。在技术应用方面,采用了诸多先进控制技术,为电气自动化控制增添了核心技术,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使用集成控制技术,能够在降低整个电力系统控制周期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4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在电力系统中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供电系统故障自我诊断能力,为供电系统提供整体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了人工操作,而依靠计算机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制,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高效、精准的操作优势,促使优化、提升电力系统控制水平,为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当局部电网发生用电故障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修复故障设备,以最快速度解决电网故障,在节省故障修复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
4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不断总结新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作经验,然后根据自身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电力系统需要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此外,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依赖人力的电力生产,有效的保障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独立性,将电力系统的保护、控制和测量功能三位一体化,使我国的电力系统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和精确。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加强研究和探索,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可靠、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俊佳.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7,(03)
[2]曹婉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
[3]蔡世腾.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展望,2017,27(14)
论文作者:梁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气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