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王传会,靳广鹏

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王传会,靳广鹏

山东泉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7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裂缝这一重要致命弱点,因此,必须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问题

由于受利益驱使和专业技术的限制,许多施工方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时存在偷工减料、工序不调理等情况,这无疑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浇筑安全管理也不到位,未对浇筑工艺与现场管理做到有效控制,这样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施工技术问题

许多施工方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都会遇到泌水、温度裂缝、施工冷缝现象。产生泌水现象一般是由于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使得混凝土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各分层进而产生了泌水层,混凝土粘结力大大降低。温度裂缝是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浇筑后较快升高,内外温差较大再加上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不同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施工冷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时,因工程量大、浇筑时间长,产生了一些无法避免的气候因素,造成浇筑无法连续进行,裂缝因此产生。

二、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也是不断地起到更多的作用;但是混凝土的体积越大,对于其质量的控制也就越来越难,这就给建筑工程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必须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大体积混凝土的价值,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更加广发的运用。

(一)施工现场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监督能够保证各施工细节落实,才能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衔接,才能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混凝土在运输途中要保证质地和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的管理除了要严格施工流程和技术工艺标准,要求现场浇灌人员要按照浇灌工艺严格进行浇灌之外,还要进行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对于浇灌的泵车和泵管等等施工设备的操作要求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并注意操作安全,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施工规范严格进行施工程序的进行,保证现场的操作规范和施工安全。并且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混凝土浇灌后期的保养和维护管理工作。

(二)材料选择与配比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升高主要因素是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因而,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应该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以减少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因此,本工程选用了鱼峰牌425R普通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还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且不能混有有机质等杂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温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温度产生的应力影响,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压力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因此在高层结构层中,要把握好温度的控制,防止温度产生过大的应力给混凝土质量造成威胁。例如,在上文中的超高层工程例子当中,在工程中就设置了30个测温点,在每个测温点中都安装了传感器装置,对温度进行了实时的监测,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为工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最佳的施工时间,避免了温差的影响。

(四)混凝土浇筑控制

超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特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为了保障每一层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就必须对混凝土浇筑进行严格的控制,这里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要保证混凝土浇筑不能间断,也就是说要有多台泵车进行浇筑,其次就是控制好泵车落管与楼面的距离,避免距离过大造成混凝土对楼面的冲击力过大,使得混凝土结构变形[2]。例如,在48层的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浇筑采用了3台车载臂架泵车,2台56米的,一台47米的,三台泵车成对三角对立方位同时进行浇筑。有效的保障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同时泵车的落管与楼面的距离控制在了30cm到50cm之间,控制住了混凝土对楼面的冲击力。

(五)加强混凝土振捣管理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从泵车浇筑出来在楼面上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对这些凹凸不平的混凝土一定要用振动棒进行捣匀、捣实。振捣的作用就是避免混凝土之间疏松,防止渗漏,确保中下区域内的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密实度能够与上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一致。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在振捣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振捣频率,避免漏振和过振。

(六)保温覆盖和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用量非常大,水泥水化热反应明显,造成混凝土内部和环境温度的温差非常大,达到25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超过了混凝土的温差极限,就可能产生温差裂缝。因此混凝土浇筑初凝以后,立即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层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塑料布上覆盖两层棉被,将塑料膜下的混凝土表面和结构内部温差控制在20℃以内。此外,混凝土覆盖以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同时,定期检查混凝土内部结构和环境温差,如果超过了25摄氏度,则要及时覆盖棉被。为了便于掌握混凝土表里温度,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差裂缝的产生,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里外温差、环境温度进行测试。混凝土浇筑三小时以后开始连续测温;7个小时以后,每隔2小时测温一次;9小时以后,每隔6个小时测温一次;15个小时以后,每隔12个小时测温一次。测温点按照建筑结构平面分层布置,测温点要能够反映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以及大型设备基础广泛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其裂缝一旦产生,对构筑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具体的工程实际和施工因素,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计划。此外,更应积极的加大对大体积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的研发工作,最大程度的弥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足之处,尽最大可能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以期达到造福于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7):30.

[2]刘克福.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42.

[3]张继峰.分析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7,(8):89.

[4]蔡泽永.泵站流道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4):116-117.

论文作者:王传会,靳广鹏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王传会,靳广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