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中长期发展预测及结构变化趋势_轻工业论文

中国工业中长期发展预测及结构变化趋势_轻工业论文

中国工业中长期发展预测及结构变动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动论文,趋势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几年,对到本世纪末年中国工业的增长预测和到2010年的发展思路,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和预测。本文主要分析对这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构变化,首先需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趋势为参照,判断我国工业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了解今后发展的可能速度与方向。第二,分析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今后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将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判断目前中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今后工业增长速度和结构转变方向有重要意义。本节分析的结论是,到2010年前,中国工业将处在完成传统工业化与进行工业化现代化两个阶段重垒的时期,这是由中国经济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这种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和层面上全面展开的工业发展过程,将为今后我国工业发展提供多种增长机会和多方向的结构变动。

世界工业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一些国家已经完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还有许多国家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今后我国工业能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钱纳里等人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在他们借助多国模型提出的增长模式中,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被划分为6个时期、3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增长阶段的划分

收入水平日期 阶段

(人均美元 1979年美元)

140~2801 第1阶段 初级产品生产

280~5602

560~1120

3 第2阶段 工业化

1120~2100 4

2100~3360 5

3360~5040 6 第3阶段 发达经济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其中第2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内结构变化最为剧烈。按照钱纳里归纳出来的标准模式,在这一阶段内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9%增加到36%,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增加到2100美元。与此同时,制造业就业份额的变动滞后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份额的变动,从10%上升到20%。

我们可以借用上述模式分析我国的工业化阶段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程度。①

1.人均收入。世界银行计算的1993年中国人均GNP为470美元,比80年代初期的水平只增加了150美元左右,这显然不符合中国近些年经济增长的实况。国内外有一些研究认为,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低估了中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我们认为,较为恰当的估计是,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阶段中的第2个时期,即处在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的时期。

2.GNP结构。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世界银行的统计。据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1991年中国的GDP中,工业所占的份额为42%,这一比例不仅远远高于同年低收入国家29%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37%(1970年)的水平,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39%(1970年)的水平。另一方面,1991年我国农业占GNP的份额为27%,与低收入国家29%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比中等收入国家12%(1970年)和高收入国家4%(1970年)的比例高出许多。我国服务业在GNP中的份额与所有收入组别相比都偏低,1991年只有34%,而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份额分别为38%、50%和58%。无论与哪一组进行对比,中国工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之高和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之低都是超乎寻常的。

3.就业结构。1993年,中国的就业结构为: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为56.4%,第二产业为22.4%,第三产业为21.2%。与标准模式相比,大体上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就业结构,其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

4.城市化程度。1993年,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27%,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62%的比例,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39%的比例。表现了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过程。

从上述对比中能够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做出什么判断?显然这是一幅相互冲突的画面。如果从工业在GNP中所占的份额进行判断,似乎可以认为中国已经完成了传统工业化阶段,而如果从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程度进行判断,中国又似乎处在传统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显然,这两种估计都与中国工业化的实际水平有较大的偏差。我们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所对应的工业化阶段,是对中国当前工业化水平较为恰当的阶段。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阶段中的第2个时期,即560~1120美元的增长时期。不过,即使与这个时期的标准模式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仍有其显著的特征,例如农业的产出比例和就业比例偏高,服务业的比例偏低,同时,中国在一些工业领域又达到了处在这一阶段国家难以达到的水平等等。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与“标准模式”出现显著偏差,可以从中国传统体制下对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和对城乡之间劳动力转移的严格限制等方面得到解释。

中国工业化的上述特征,对中国工业今后持续调整增长具有有利的影响。一方面,在今后16年的工业增长中,中国要继续完成传统工业化过程,即从标准模式第2阶段中的第3个时期向第3阶段中第5个时期的转变。在此期间,整个工业在GNP中所占的份额大体上稳定在目前的水平,即保持在50%左右或略高一点。其中化工、交通、水、电、煤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产出份额略有上升。食品、纺织等轻工业部门的产出份额有所下降。家用电器、轿车、电子和建筑业等将成为增长较快的部门。到本世纪末,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大致上达到90年代初期的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农业在GNP中的份额降至10%左右,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到40%左右。另一方面,在进行传统工业化的同时,一些已达到较高水平的工业领域可以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一批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产业和产品的份额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在较大范围内进行。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1.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今后16年中我国工业增长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不同企业之间生产技术和产品档次差距很大,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差距也很大。这种差距为各个档次工业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市场需求条件。今后10多年中,各种上档次的投资类品、中间产品消费品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将有广阔的需求空间。

(2)大国优势。工业发展过程是市场规模的扩大过程。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是专业化,而专业化程度要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当然,国内市场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扩大出口也是扩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但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容量巨大,任何采用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产业和产品都不会碰到市场容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容纳多家企业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工业行业都可依靠国内市场,同时满足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两个方面的要求。这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企及的。大国优势的实质含义,是经济发展不必受国际环境变化的过多牵制,对发展模式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3)后发优势。工业后起国家与先行国家相比,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增长速度有可能明显提高。二战后一些有成效的后起工业化国家其增长速度比先行工业化国家快得多。后起国家获得较高工业增长速度的原因虽各有特殊之处,但吸收先进技术并使之适合于本国的情况,却是最基本和无例外的共性因素。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采用的还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有益的思想观念等等。此外,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有着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当这种低劳动成本优势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时,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与劳动密集性产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对国内工业增长和结构升级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

(4)体制改革。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过程及其带来的增长效应,为中国今后工业增长预示了乐观的前景。进一步的改革一方面继续促进有活力、高效率的非国有企业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会促进国有企业提高效率和转变经营机制。随着各类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资源配置会更有效率。

2.工业增长的制约因素

今后10多年我国工业增长也会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货膨胀压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研究我国工业发展时,较多地指出我国工业发展要受资源条件、投资能力、基础设放建设、其他相关产业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实际上,通货膨胀问题才是最重要和直接的制约因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制约着政府的宏观政策选择。从今后几年的趋势看,通胀的压力不会有明显缓解,因此工业增长将处在偏紧的环境中。

(2)少部分基础产品供应仍然趋紧,价格趋升。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有许多以往供应不足的基础产业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不过,少数重要的基础产品供应仍然偏紧,从近期看主要是电力、石油、铁路运力等,从中期看主要是石油和部分铁路干线,从远期看主要是国内矿产资源储量不足。这些基础产品供应不足,会导致其价格趋升,加工工业因此受到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也会因之受到影响。

(3)“买方市场”将成为常态。在以往“卖方市场”条件下,只要生产者能够扩大生产能力和增加产量,实际的增长过程就可以实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已经处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中,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增长的条件明显不如前10多年。企业寻找新的增长机会时,会发现无论投资于什么项目,都要面对已经大量存在的同类产品生产者和准备进入这一领域的潜在生产者的竞争,投资者很可能因找不到有把握盈利的项目而放弃努力。

(4)一部分资金将转向新的投资领域。经过10多年的激烈竞争,我国大多数工业行业尤其是加工工业中,企业的竞争力已有明显的改善,这些行业中的新投资者必须面对竞争力较强的同类企业。最近几年,我国对国内投资者陆续有条件地开放了原来主要由政府垄断经营的一些新投资领域,如非银行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开发、批发业、航空业等等。这些第三产业中的投资领域由于放开时间不长,竞争尚不够充分,由于长期垄断经营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尚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对新进入的投资者来说,盈利的前景相对较好。近些年来,这些领域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今后随着更多的领域不断开放,资金较多投向这些新领域的趋势不会改变,会相应减少向工业领域的投资。

(5)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出口增长是以往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趋势和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等因素分析,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会有所下降。在本世纪最后几年,人民币可能会出现缓慢升值的趋势,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较之前10多年会有所降低,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会有所减弱。

三、工业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动趋势

前面的分析表明,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可能呈现出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增长因素和结构特征重垒、变动方向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这个基本特征为中国工业的增长提供了双倍的空间。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工业在今后10多年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从1991年到2010年,我国工业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整个20年的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1991~2000年为第一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00年,工业增加值为2191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52.3%。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45583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52.8%。经过努力,这个速度是有可能达到的,虽然笔者认为工业所占的比重可能会稍低一点,即占50%左右。②

这个基本特征还使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与其他国家相同阶段的结构变化相比有一些差异。作为后起国家,我国与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我国目前水平相当的发展时期相比,行业、产品与技术选择的空间要大得多。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工业发展受特定资源条件的影响要相对弱一些。由于上述原因,那些在先行工业化国家相同阶段曾经出现过的结构特征,在我国也会出现,但其势头相对较弱:重化工业将较快发展,但其速度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可能明显低于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标准”或“平均”水平;某些行业和制成品出口费热产品对增长的贡献会相对突出一些,因此可以被称为“主导产业”,但其作用与它们在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中曾经有过的作用相比要弱得多;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将在竞争激烈和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中发挥引导性作用,但是中小企业仍具有足够的机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今后16年我国工业内部结构可能会有以下重要变化:

1.结构协调和结构升级两种趋势并行。结构协调趋势是指为了纠正以往的结构失衡问题而发生的结构变化。其典型形态是以往10多年中一些“短线”产业的加速发展。结构升级是指工业技术和产品向更高档次发展。本世纪末之前,中国经济中有少数基础产业和基础产品短缺的问题不会彻底解决,因此促进这些“短线”产业的加速增长仍然会是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但是,有“短线”存在,并不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加工工业在新的技术和产品基础上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因此,工业结构的变动将出现结构协调和结构升级双重趋势。

今后较为明显处于“短线”状况的产业从其数量上讲已经很少。对全局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电力行业、石油行业和铁路干线。这些行业数量虽然有限,但都是对经济增长影响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巨大的行业。例如石油工业中的后备油田大都处在环境较差、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增产困难较大。电力工业中的三峡水电站,更是需要巨额投资和长时间建设周期的项目,会对许多产业如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建筑机械、建筑材料等行业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因此,虽然与结构协调目标有关的行业和项目并不多,但仍然会对本世纪末之前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与结构升级有关的结构变动对工业增长的影响面更广,推动作用更明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工业行业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竞争环境中,这些产业的继续增长,要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通过竞争争取较多的市场份额。因此,结构升级趋势将出现在大多数工业行业之中。

2.重工业将以略快于轻工业的速度增长。最近几年,关于我国90年代重工业应该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比重到90年代末应显著上升的观点比较流行。我们的观点是,今后16年,我国的轻重工业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重工业的增长会略快于轻工业,但速度差距不会太大;到本世纪末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所占的比重会略有上升,但也不会上升很多,并在其后10年中大致保持在同一水平。

按我国统计口径计算,80年代我国工业增长中,加工工业尤其是轻型加工工业增长较快,我们的看法是,这种态势基本上是正常的,理由有两方面,第一,我国的统计口径与国际上通用的统计口径不同,按我国口径计算的轻重工业比例,明显低估了重化工业的发展成就;第二,作为后起国家,增长途径的选择空间要大的多,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先行国家有明显不同。

我国统计口径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计算方法,与国际上常用的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计算方法有较大差异。按照国际口径,这种比例通常是在制造业范围内计算的,轻工业主要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重化工业主要包括金属、机械、化学三个行业。而按我国口径,轻工业还包括日用机械、日用金属制品、日用化学品等消费品工业(按国际口径,这一部分应被计入重化工业),重工业中还包括采掘业(按国际口径,这一部分不应被计入制造业产值)。③因此,在对数据进行调整之前,用我国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直接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数据相比或与“霍夫曼”系数等参考值相比不够恰当。

我们按照下述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整:(等式右侧各个指标为国内口径)

制造业总产值(国际口径)=工业总产值—采掘业总产值

重化工业产值(国际口径)=重工业总产值—采掘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部分

按我国统计口径计算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按我国口径计算的重、轻工业比例

1952 1957 197819801985 1991

工业总产值

100.00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重工业总产值

35.5 45.0 56.9 52.8 52.951.1

轻工业总产值

64.5 55.0 43.1 47.1 47.148.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1992。

按国际口径调整后的重化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按国际口径计算重化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

1952 1957 1978 1980 1985 1991

制造业总产值

100.00 100.00100.00

100.00100.00

100.00

重化工业总值 40.450.9 68.3 65.6 64.5 64.5

轻工业总产值 59.649.1 31.7 34.4 35.5 35.5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

由于按我国统计口径,消费类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金属制品被计入轻工业,而它们按国际口径应被计入重化工业,因此,构成我国80年代“轻型化”发展方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分析中,这部分工业的迅速增长被看作是工业发展“轻型化”的主要表现),实际上应归为重化工业的增长。对比表3和表2可以看出,从1978年以来,按国际口径计算的我国工业中重化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一直稳定地高于按我国口径计算的重轻工业的比重约12~14个百分点。我国统计口径所显示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明显低估了我国重化工业实际已取得的发展成就及其对工业增长的实际贡献。

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考虑到影响我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的一些主要因素,在今后16年中,我国制造业产值中按国际口径计算的重化工业的比重和工业总产值按国内口径计算的重工业的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但其上升幅度不会太大,而且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还会略低于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导致重化工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工具等消费品需求的迅速增加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要求,必定会促进包括投资品和新型消费品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此外,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加工工业开始进入新的一轮设备与技术更新阶段,也将推动投资品工业的较快发展。如果按我国的口径计算,由于增长潜力很大的几种消费类重化工业产品计入轻工业,同时,重工业中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因此重工业所占的比重可能只有轻微的上升。我们预计,到本世纪末,按国际口径计算,我国制造业中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可能达到68~70%,按我国口径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大约在54~56%。

3.大企业的重要性显著加强,中小企业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今后工业增长中的作用将会明显增强。

(1)非价格竞争力成为大部分工业产品竞争力中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非价格竞争手段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如可靠的产品质量,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网络,快速的品种更换能力,多媒介大范围的广告宣传能力等等。这些手段非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不能有效地使用。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若干工业行业中大企业主导的局面已经形成,出现了明显的生产集中趋势,如家用电器行业就很典型,中小企业已经没有能力与大企业争夺市场。

(2)大企业通过多角化经营战略占据新市场。以往中小企业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而非国有成份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能够推行开发新产品和采用灵活的经营手段,占领新产品的市场。经过1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我国工业中已经出现一大批有实力、有眼光的非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出现了一批经营机制已明显改善的企业。这些企业纷纷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因此,中小企业的机会相对减少。④

(3)一些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成为投资重点。今后大型工业的基础设施项目将是新的投资热点之一,由于项目本身的性质这类投资必然产生一批大企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电力、交通、化工、汽车、电子等行业中,会有一些大型项目建成投产,或通过改建扩建,使原有企业的规模明显增大。

(4)股份制为大企业的形成和成长提供了新途径。股份制既是一种融资形式,又是一种企业制度,对已有企业之间的联合来说,股份制是最为合适的制度框架和集中方式。中国的股份制虽然仍处在试点阶段,但已经成为企业联合形式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在今后10多年中,股份制将会成为我国现有企业通过联合形成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主要途径。

在大企业作用增强的同时,中小企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而取得新的生存空间。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在大企业唱主角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多种形式的协作关系。中国目前在大中小企业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中小企业数量太多,而是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合理,大量存在着“小而全”的企业,这与现代生产技术和营销技术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随着大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大中小企业之间关系的重新组合势在必行。大批“小而全”的整机、整车生产企业,将在与大企业的联合之中,改为“小而专”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其次,在有些行业中,中小企业仍然具有竞争力。在一些规模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不激烈、无售后服务要求、产品差异不明显的行业中,中小企业仍然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此外,中国国内市场广阔,相当一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因而存在区域性的市场,这种区域性的市场上,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大企业竞争优势会减弱,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仍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主导产业的形成与作用

“主导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有些国家的某些阶段,少数行业不仅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增长速度较高,而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这是人们讲“主导产业”时通常所指的含义。考虑到我国今后一二十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将呈现出多种阶段特征并存的态势,少数几个行业的调整增长不可能解决我们面对的复杂问题,因此,对于我国今后经济增长中“主导产业”的问题,要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期。我们的看法是,它们可能是一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突出的行业。

在预测哪些行业可能成为主导产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导产业演进规律;第二是我国结构问题的特殊性对结构变化方向的影响;第三是我国国情中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第四是我国目前结构状况下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变动趋势。第一种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会导致加工工业的加速发展,尤其是附加价值高和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会更快。第二种因素的影响,是那些在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时期增长速度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行业,由于在我国以往的发展中属于“欠账”的行业,仍有可能得到较快发展。第三种因素的影响,是我国增长较快行业的要素结构,可能呈现出在先进设备与工艺基础之上的劳动密集与深度加工倾向。第四种因素的影响,是帮助我们辨认那些在目前结构状态下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对经济增长有较强感应力和带动力的行业。

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的有关系数。其中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最重要的两个系数。我国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显示,工业与交通运输业内感应度系数和作用力系数均比较高的产业有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文教用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等。⑤当然,由于按目前数值计算的投入产出系数反映的是在现存产业结构状况上产业之间的关联系数,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和生产技术发生变化时,投入产出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预测哪些行业可能较快增长时,产业之间的关联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与此同时,上面提到的几项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我国工业中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可能有以下几个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电力工业。

五、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

在市场经济中,“主导产业”和需要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导产业应该在市场的引导下自主发展,政府的注意力应转向企业不愿做或做不了的方面。“政府”作为一个部门,能够动用的资金、人力、时间和管理技能都是有限的,需要将其承担的任务确定在一定的范围内。⑥

主导产业就其主要部分而言,只需要政府适当的鼓励政策,并不应该是政府重点投资的产业。因为主导产业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较好的市场和盈利前景,因此这类产业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尽管由于我国的要素市场不完善,主导产业的发展在近中期仍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但对大多数主导产业而言,并不一定需要政府的大量直接投入。政府需要做的,是为这些产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主要指国内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对若干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技术先进、对多个部门有显著带动作用的行业和产品,在其成长至能与进口产品竞争之间,需要政府对它们进行适度的保护。

政府投资和资助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些增长速度并不快、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保持不变甚可能下降、但属于公共产品或外部性、风险性较强的行业,由于非国有资金不愿进入,应该成为政府重点投入的行业。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条件及发展趋势看,基础产业中一些跨地区的特大型骨干项目和风险较强、投资额巨大的高技术项目,应该成为政府重点进行投资和给予其它支持政策的对象。第二,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以往的产业政策对这方面的问题关注不足,下面我们要指出,为什么产业调整援助政策今后应该成为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中国目前有一些传统工业行业处在全行业亏损、开工严重不足、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的境况之中。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被称为结构性困难,是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中国经济已经持续10多年高速增长,因此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化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近些年困境比较突出的行业是纺织工业、煤炭工业、某些传统机械行业等,这与其他国家结构性困境出现的行业顺序很相似。例如日本和西欧各国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上述各个行业就陷入困境之中。

这类比较集中出现的结构调整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援助。即制定有关的结构调整援助政策。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调整过程会比较缓慢,而且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由于第一,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的转移中存在着许多障碍,甚至大部分存量的转移是不可能的。这两类产业在设备、工艺、操作技术、经营方式和要素结构等方面差距非常大,企业若要“转产”,几乎等于全部放弃原有的设备和重新购置全套的新设备。如果再涉及区域转移问题,代价会更高。因此,企业若不能得到政府的帮助,调整过程可能迟迟不能推进。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老企业的“转产”解决了一部分结构问题,如一些重加工业向轻加工业的转移、军工企业向民品生产的转移等。但现在的问题有所不同,大量的是在技术与设备特点相差甚远的行业之间转移。第二,虽然从理论上讲,通过竞争能够淘汰低效率的企业,但是,愈是困难的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投资能力,愈是难以进行自主的结构调整,只能在长期亏损的状态下维持。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一点,不要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碰到由于结构变化、区域调整和外部冲击等原因造成较多企业面临倒闭、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等时,都是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事实上,二战以后,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政府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慎之又慎,一般都是在较长时期的维持努力之后,提出一整套援助政策,推动调整过程。因为无论哪国政府,都很难承受由此带来的社会与政治问题。

中国在今后10多年的时间内,增长“热点”在行业间、地区间的变换仍将较为明显,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随着“复关”的进程,国内部分产业的调整难以避免,如果产业间、区域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不能顺利进行,政府迫于社会与政治方面的压力而不断地将资金注入这些行业维持其生存,就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包袱。因此,认清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早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才能够帮助这类产业及早摆脱困境,消除影响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安定的一类重要因素。

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看,较常采用的结构调整援助政策措施有以下几种。

1.设立产业调整援助基金,援助企业退出和转产行为。在设立调整援助基金后,对于需要调整的企业,政府对其从“长线”行业中退出和进入新行业时所需的资金给予优惠,企业若封存和淘汰设备,在进行新投资时,可以按比例得到优先或优惠贷款或采用特别折旧率,或者按封存和淘汰的设备数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后一种做法有时也采取政府向企业“购买”旧设备然后将其废弃的方式,即所谓的“收购报废”方式。这些方法比较适合整体受到冲击、行业内企业数目较多的行业。日本50~60年代纺织工业的调整就主要采取了上述方法。在。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政府为“收购废弃”制累计支出了近4000亿日元,废弃的纺机和织机约等于60年代中期拥有量的2/5。此外,日本70年代中期以后造船业的调整中,“收购废弃’制也是重要的措施,不过,造船业的收购是设备带土地一起进行的,设备收购后废弃,土地可以出让。

2.通过关税补偿制援助受到外来冲击的行业。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度的扩大,削减关税是一项重要内容,国内有关的产业有可能会面对进口晶的有力竞争,导致生产缩减和员工失业。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使用进口品的企业会因之而受益。因此,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从使用进口品企业的得益中分出一块,作为受冲击生产企业的调整援助基金,按照设备封存或淘伏的比例分配。例如,当进口关税从15%降到10%时,进口企业可将其少付的5%的关税中的一部分付给有关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金融机构,按生产企业设备关闭伪比例发放低息、无息或贴息贷款,支持其进行设备更新和转产行为。

3.对企业员工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制定特别政策。对于一些较为集中存在失业问题的行业和地区,由于可能导致明显的社会影响,政府需要制定一些特别的处置措施,仅仅靠一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足的,否则,仅仅工会或工人方面的反对意见,就可能会长期延误调整。这其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由政府设立或资助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录用特定行业、特定企业失业职工的企业,可以享受政府资助,一般按再就业者工资的某一比例在一定时期发放;雇佣特定企业失业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还可享受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延长失业保险和增加失业补助金额;采用提前退休制等。

4.对区域性调整的成套援助措施。由于产业结构转换引起的产业调整问题,经常与区域结构问题相关。近些年工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中,一些相对地位下降、需宴有较大范围转产行为的行业,往往是-些与自然资源条件关系密切酌行业,因此比较集中于资源产及邻近地区,如煤炭工业和其他采掘工业;妨织工业、冶金工业等,因此它们的调整既是行业间‘的转移问题,又是区域结构的调整问题;这种相关性使调整的难度增加,因为在一些以某个行业为主的工业区内,往往一个家庭成员都在这个行业中工作和依赖这个行业生存硷业关闭和失业问题会同时影响所有家庭成员,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西欧一些国家煤炭产区和其他矿产资源产区的调整和转产问题。这些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并向其提供资金和给予土地转让权,使其主持在老工业这并发适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工业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家前来投资,对这类投资者给予财政、税收、金融各方面的优惠;对雇佣关闭企业职工及其子女的企业给予补助,如果雇佣的比例较高,还可享受进一步的优惠,那些愿意对失业工人进行培训后再雇佣的企业,政府可负担其培训费用;对失业工人进行培训,和介绍职业,不仅在区内介绍,而且向全国介绍;等等。

总之,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是一些工业化国家产业政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结构调整如不能顺利实现,将会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这类政策也该成为今后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士业经济研究所;责任编辑:王兵

注释:

①本部分数据引自《中国经济年鉴1994》、《1993世界发展报告》和《1994世界发展报告》

②参阅《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和政策选择》,见《管理世界》1994年第4期。

③参阅《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④参见《我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的若干新特征及其影响》,见《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⑤参考《现阶段我国主导产业选择》,见《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年第11期。

⑥参见《中国产业政策推行中的公共选择问题》,见《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标签:;  ;  ;  ;  ;  ;  ;  ;  ;  ;  

中国工业中长期发展预测及结构变化趋势_轻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