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元凯谈投资十大热点_创业板论文

温元凯谈投资十大热点_创业板论文

温元凯谈投资十大热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热点论文,温元凯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内外资本市场

首先看创业板,创业板面向高科技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意义远大,尽管现在有点难产,但是今年可以出台。创业板一旦出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高成长企业,将进一步看到资本市场的巨大动力和它的杠杆作用,它的拓展空间。当然,创业板出来会产生一些问题,但随着问题的解决,创业板无疑会形成更加带有民间色彩的资本市场,为中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第二,海外上市的天地也将越来越开阔。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到海外上市,1999~2000年由于有关部门在审批问题上的迟疑,中国网络股至少损失了十亿美金。世界正在掀起创业板的热潮,以美国纳斯达克为首,欧洲、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等都在建立创业板,这为中国企业上市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第三,主板仍然是很活跃的领域,仍然会有很多的企业进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上市的1000多家企业,已经有1/3的企业出现了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正好成为资本市场资产重组的资产,这将是股市上一道永不衰落的风景线。通过资产重组,效益低下的企业就会被购并。

二、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高科技的研发能力是比较弱的,仅仅依靠国内的科技力量,远远不足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是中国在国外有几十万留学生,他们有的供职于著名的研究机构,有的任教于著名的大学,有的工作于著名的大公司,他们成为发展中国高科技的资源。归国热潮中,产生了中外接轨的高科技企业,其中有几个领域必须强调:一是网络经济、通讯,二是生物科技、制药、保健品、医疗机械,三是以纳米科技为代表的材料科技。

三、产业化的高新农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有过两次上台阶:第一次是大包干,第二次是发展乡镇企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3,解决了上亿农民的就业问题,现在面临着上第三个台阶,就是产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将提高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解决几千年小生产不能解决的资金和人才问题,也克服了大包干所特有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但是产业化所带来的集约化经营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得更加严峻。中央非常明确提出了小城镇战略,实际上就是城市化战略,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在这种大趋势中,中国不可避免地要拆篱笆,所有限制农民入城的政策都要改变,现在就是要鼓励农民入城,只有减少农民才是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的道路。在这个浪潮中,农业要和国际接轨,包括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资本运营的能力。

四、规模、薄利、新金融概念营销的住宅产业

房地产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推进力量,房地产又带动了建材、装修、钢铁、化工原料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住房的需求会变成巨大的消费力量。居住面积的不断扩大,装修质量的不断提高,又成为一个更新力量。尤其是新金融的概念,零投款低投款按揭买房,拉动居民到银行贷款,做房地产,甚至在国外很盛行的投资型房地产的投资理念,也被一些人所接受,这将大大提升所谓中产阶级的理财水平,反过来说将成为一种产业需求。

五、连锁经营、特许经营

连锁经营是全世界的潮流,是一个先进的经营理念。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家乐福,都是很成功的,这种形式是年轻创业者的最佳选择,也是解决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最好形式。办连锁经营,其实就是“克隆”,克隆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只需严谨地、一丝不苟地照着做就行。大的可以克隆,小的也可以克隆,而且有中央配送系统,有物流系统,物流可以产生中国的物流产业,改变中国运输产业的面貌和运作方法。

六、产业化趋势的文化媒体

随着中国的家庭从贫困、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四个阶段的发展,人们用于吃穿以外的消费比例在提高,文化的消费需求在提高,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比他们的上一代人要潇洒得多,在沿海发达地区休闲娱乐的消费更旺。美国的电影《泰坦尼克》的销售额,有19亿美元的票房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礼品、还有VCD,超过了中国10个大油田的产值,这给中国人一个很大的启示。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有众多的优秀作家,但限于小农式的做化,文化不可能成为一个产业。因此必须用大工业的方式去经营文化。要有大的报业集团,要有媒体大王。现在的媒体不再是单一的报纸概念,已拓展到天上的卫星、互联网。

七、旅游产业化和广义的服务业

2000年的五一假日经济和十一假日经济,使人们看到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前景,特别是出国旅游急剧上升,办护照都在排队,我们整天担心人们不消费,一旦出现消费,我们又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方便。我们还要发展广义的服务业,美国的广义服务产业已经占就业人口的82%,而中国要把人口70%以上放到服务行业,虽然很难想象,但肯定是方向,因为中国的空间很大,中国整天担心人往哪里安排,整天担心农民往哪里去,发展服务业是一个解决方案。可是目前还远远不够,一个小小的送花服务,都很不到位,更不用说理财服务。5000万人做股票,70%都亏损,为什么?缺少理财经理,缺少专业人士为他们服务。还有医疗、老人服务等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开拓的领域。

八、教育产业

目前,人们对提升自己教育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从全世界来讲,教育是一个终身概念,就连科学家都需要进修,总书记都要经常听课,听纳米技术,听基因工程,更不用说普通人了。这说明继续教育将成为一个产业。因为只有不断地受教育,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中国近几年办了几百所私立学校,但没有创出几个品牌。教育成为产业的障碍还很多,应该尽快把篱笆拆掉,教育应该产业化。

九、企业购并

国际上有过五次大的购并浪潮,但中国企业的发展还没有到理解购并的水平,我们过去解购并还很恐怖,“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购并就是破产,就是工人被赶上街头,谈虎色变,一旦讨论破产问题,就会遭到很多责难。但是,中国企业做大必须有购并,购并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整合资源水平的提升,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的最好手段。现在社会应该鼓励强者,而不是仅仅保护弱者,能者可以加快做大,无能者应该让出地盘。

十、走向世界,跨国经营

中国最需要呼唤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最近几年,中国已有几万家企业在海外开公司,开厂,设办事处,出去的也有几十万人,还有几家中国企业进入500强,但是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点看,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我们需要培养跨国公司,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企业,一罐饮料就能打遍全世界。现在中国已有像海尔这样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我们就是要鼓励企业走向世界,去闯荡,去发展,去发达国家,去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性资源,参与产品、资金、人才、技术、市场五大要素配置的国际化进程,五大要素配置国际化的程度越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就越高,成为真正500强的概率就越高。

标签:;  ;  

温元凯谈投资十大热点_创业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