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论文_李习虎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论文_李习虎

河南鑫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经营是理念,管理是手段,经营需要素质和境界,管理需要知识和手段。一个优质的项目管理离不开高效的经营管理,过程控制决定项目盈亏,精细管理决定项目成败。

关键词:施工项目;经营管理;目标成本

引言:本文站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角度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讨论如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事前控制注意投标阶段的经营思路和报价中的一些实际操作技巧,以及中标后项目管理团队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重视各类风险的预判和控制。事中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主要从分包队伍的选择、物资采购、特殊措施项目的制订、质量控制、安全预防、索赔等十个要点进行控制。事后控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也应重视,进行项目经营管理总结、分析可以为企业日后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包括为:体制方面、整体规划方面、预算制度和资金占用等方面。

1.1体制方面特点

建筑企业的体制是指工程在施工各个阶段所要实行的制度,在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下,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企业在科技上的投入和纪律管理都起到监督作用。由此可见,完善的体制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保障作用,还对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提供具有一定帮助。

1.2整体规划特点

建筑企业的整体规划要靠经营规划和进度规定的配合下完成,经营规划属于短期规划,注重的短期管理,而进度规划属于长期规划,它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监督作用,长期规划需要和短期规划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形成配合的工作模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进行。

1.3预算体制特点

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因其多元化的特性,为预算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需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另外,施工企业在对多个预算编制进行核算和报价是难免出现纰漏,这也为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通过加强预算编制的核算意识,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1.4资金占用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的特点,并且在工程初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施工工程中的收支方式进行管理,以此,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通过对施工工程中的资金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二)项目经营管理现状

(1)经管系统业务熟练人数偏少,工作效率偏低。(2)新形势下经管人员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增大。(3)业主管理程序更加繁琐,变更索赔难度加大。(4)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低价中标和施工成本倒挂矛盾凸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内控管理要求高、审计巡察力度大,经管工作任务重。

2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2.1项目策划

(1)组织结构策划。企业人事部门提名,董事会决定。(2)工程管理策划。分析项目工期、施工强度、施工方案、资源投入、重难点及风险应对措施、质量安全目标等。(3)资源配置策划。按照工程工期、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强度等要求,提前策划材料和设备型号、数量、进场时间,通过招标采购、内部调配或社会租赁等方式满足施工需要。(4)专业分包策划。根据施工专业特点及风险分布情况,有计划性的实施分包策划。(5)项目经营策划。根据合同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策划项目管理模式;分析合同价格水平,测算项目成本,确定经营目标;分析主要盈亏项目,制定扭亏措施;变更索赔、价款调整和风险管控等策划。(6)项目税务籌划。税收筹划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分别按营改增不同时期有针对性的税收筹划;综合考虑各税种之间税负平衡,确保整体税负合理化;重点做好进项税和销项税抵扣策划。

2.2目标成本管理

实施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明确项目经营目标;加强过程管控,适时采取纠偏控制措施,有效提高经营质量。

2.3计量结算管理

内外计量结算每月及时同步办理,并做好对应结算台账,便于财务收支和材料核销的及时准确。

2.4变更索赔管理

变更索赔是项目开源增收、经营创效的重要工作,必须做到立项依据充分、基础资料扎实、费用计算合理合法。

2.5设备物资管理

满足工程施工设备及物资供应的需要。

3新形势下精细化经营管理

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各大建筑企业均存在一定经营管理问题。该企业想要夺回发展的主动权,需要在企业经营中克服各种管理问题,抓住机遇,确定改革的方向,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并且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建立符合企业经营需要的对策。针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几点优化:

3.1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

要想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先制定较为完善的策略,对于该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需要通过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此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该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摒弃旧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引导企业向创新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市场情况,只有对现有的市场形势做到深入了解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方向及确定管理方案时,需要充分听取建筑领域专家的建议,并且在企业内部开展会议讨论,为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发展的方向正确选择可以为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作用,这也可以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3.2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作用是对一个企业各个部门有序运行的保障,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有序衔接提供支持。该企业属于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考量,将市场机制充分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3.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将企业经营管理和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科学的管理体制可以实现体制创新,实现不同层次的准确定位。该施工企业要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重点,把握层面、项目层面和劳务层面的定位。该公司的决策层为总部,管理层为经理部,业务层为施工队伍,各个层面之间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各个层面的管理主体、方法、手段不同,但是三者均属于该公司的经营管理范畴,可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我发展和约束。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实现对各个部门的管理。

结语

新形势下,形成质量效益型经营理念是时代主旋律。突出体现以效益质量为中心,同时强化风险管控,兼顾规模做大原则。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实现盈利,企业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的行为准则、严格的责任追究措施和奖罚兑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诚信的企业价值,就会有员工和市场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就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正所谓“栽得梧桐树,凤凰纷纷至”。企业有了人才、有了管理,有了目标明确、不断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的腾飞,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刘杰.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4):82.

[2]田志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18(6):179.

[3]贾玉芳.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及项目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5):57-57.

论文作者:李习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论文_李习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